APP下载

氨甲基叶酸联合抗孕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2016-07-31姜金希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孕酮叶酸

姜金希

氨甲基叶酸联合抗孕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姜金希

目的探讨氨甲基叶酸联合抗孕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9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抗孕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8.9%,对照组治愈率64.4%,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停止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包块体积小于对照组,血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有1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14/45),对照组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11/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基叶酸联合抗孕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优于单纯抗孕酮治疗。

氨甲基叶酸;抗孕酮;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是导致腹腔出血及妊娠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依据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及宫颈妊娠等。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1%[1],对女性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异位妊娠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现对氨甲基叶酸联合抗孕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①停经史、腹痛、阴道流血,附件区可扪及包块。②血β-HCG值升高。③超声检查:宫内未见孕囊、宫旁出现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血管搏动。④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⑤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见蜕膜未见绒毛。

1.2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者。②凝血机制异常者。③氨甲基叶酸及抗孕酮药物禁忌者。④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⑤β-HCG阴性者。

1.3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年龄25~41岁,平均27.6岁;未产妇21例,经产妇24例;包块(3.1±1.1)cm;血β-HCG(2 055.6±625.1)IU/L。对照组年龄26~45岁,平均28.3岁;未产妇26例,经产妇19例;包块(3.0±1.2)cm;血β-HCG(2 070.2±637.8)IU/L;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

1.4 方法观察组:采用氨甲基叶酸联合抗孕酮的治疗方案。氨甲基叶酸静脉剂量为1 mg/(kg·d),24 h后用亚叶酸钙解救,剂量为氨甲基叶酸1/10,每次氨甲基叶酸静注时间控制在4 h内。氨甲基叶酸给药第4天开始,晨起空腹口服抗孕酮50 mg,2 h后进食,夜晚21:00口服抗孕酮50 mg,2 h进食,连续治疗4 d。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孕酮治疗,用药方法同观察组。

1.5 效果判定治愈:β-HCG值恢复到50 U/L以下,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消失,B超检查示盆腔内包块缩小≥30%;失败:治疗过程中出现输卵管破裂,需要行急性内出血急诊手术,β-HCG值未见下降;B超检查示盆腔内包块未见缩小甚至增大。失败三项中,有一项出现即视为失败。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情况对比(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不良反应比较(表3)观察组有1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14/45),对照组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11/45),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 讨论

目前药物是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方式,多数患者为了保留生育功能或害怕手术均会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用药,局部用药虽然治疗成功率高,副反应少,但是由于对医疗设备以及诊疗技术要求较高,很难在基层医院推广,而全身用药简单、方便,成功率与局部用药大致相同,因此,目前药物治疗倾向于全身用药[2]。

氨甲基叶酸是临床常用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药物,是抗性代谢药物,为叶酸拮抗剂,是四氢叶酸的合成障碍,通过结合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其转化为四氢叶酸,阻断其生物活性为胚胎提供滋养,干扰细胞NDA的合成,滋养细胞对其高度敏感,进一步阻断嘌呤和嘧啶合成,阻断蛋白质合成,胚胎细胞缺乏营养而无法发育时,致胚胎死亡并逐渐被吸收[3-4]。氨甲基叶酸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肝功能损害等一些副反应,一般停止用药后会逐渐恢复,必要时可给予对症处理,可减轻症状。抗孕酮为孕酮受体拮抗剂,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可以拮抗孕酮,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的可竞争性结合,损伤胚胎绒毛组织,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受到破坏,降低患者血β-HCG值,内源性前列腺素得到释放,致黄体萎缩,促使孕囊坏死[5]。

氨甲基叶酸联合抗孕酮治疗异位妊娠,起到双重作用,加快了胚胎快速死亡,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治愈率88.9%,对照组治愈率64.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联合用药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文中,观察组腹痛停止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包块体积小于对照组,血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显著。这说明联合用药杀胚作用更强,可促进胚囊坏死、吸收、使β-HCG值降至正常的时间缩短,治疗后对输卵管通畅度影响非常小,且不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氨甲基叶酸与抗孕酮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可通过阻断胚胎滋养细胞的供应,降低血β-HCG水平,萎缩黄体,提高了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张有干.异位妊娠经腹超声诊断方法及结果研究[J].医药,2015(10):229.

[2]罗丹,钟玲,赵腾飞.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2):184-187.

[3]周秀芬,徐运川.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5(4):591-592.

[4]郭久柏,张琦.子宫动脉栓塞与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比较研究[J].天津医药,2010,38(5):429-430.

[5]付克力.米非司酮的药理分析研究及临床应用分析[J].医药,2015(16):247.

2015-09-28)

1005-619X(2016)04-0416-02

10.13517/j.cnki.ccm.2016.04.042

133001延边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孕酮叶酸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怀孕了你还在频繁测孕酮吗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