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六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2016-07-31田红艳
田红艳
分析六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田红艳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糖类抗原等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10—2015-10收治的108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6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测定,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肺癌组6种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组、鳞癌组及腺癌组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91.7%,均高于单项检测,特异性为87.5%,均低于单项检测。结论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肺癌;临床诊断;肿瘤标志物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男性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一位[1]。由于肺癌起病比较隐匿,多数病例确诊时已发展至晚期,对疾病的治疗及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加强肺癌疾病的早期诊断,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肿瘤标志物检测因方法简单、创伤小、重复性好等优势而被医师和患者认可。对此,为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以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10—2015-10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共108例,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男性64例,女性44例;年龄30~85岁,平均(57.5±6.2)岁;鳞癌42例,腺癌38例,小细胞肺癌28例;TNM分期:Ⅰ~Ⅱ期68例,Ⅲ~Ⅳ期40例;采集血清标本时,患者均未进行手术、化放疗等肿瘤治疗。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6~88岁,平均(56.8±8.5)岁。全部入组患者均排除其他肿瘤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各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3~4 mL,2 000 r/min离心,5 min后分离血清,取300 μL对CEA(癌胚抗原)、SCC(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A(糖类抗原)125、CA19-9 6种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采用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雅培公司生产),经化学发光法对SCC水平进行检测;采用E17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罗氏公司生产),经电化学发光法对CEA、CYFRA21-1、NSE、CA125、CA19-9水平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1.3 判定标准肿瘤标志物检测值>临界值即为阳性[2],其中NSE>15.2 μg/L、CEA>5.0 μg/L、SCC>1.5 μg/L、CYFRA21-1>3.3 μg/L、CA125>35 u/mL、CA19-9>37 u/mL均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χ2检验;统计软件SPSS 17.0处理数据,P<0.05说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比较(表1)肺癌组患者CEA、NSE、SCC、CYFRA21-1、CA125及CA19-9 6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比较(±s)
指标对照组(n=40)肺癌组(n=108)tP CEA(μg/L)3.3±1.27.2±1.617.076 5<0.05 NSE(μg/L)10.6±2.417.6±3.813.411 6<0.05 SCC(μg/L)1.0±0.21.6±0.85.973 8<0.05 CYFRA21-1(μg/L)2.4±0.53.8±1.19.735 1<0.05 CA125(u/mL)22.8±8.541.3±6.416.297 7<0.05 CA19-9(u/mL)28.6±6.441.6±5.414.350 2<0.05
2.2 各组6项指标阳性率的比较(表2)小细胞癌组、鳞癌组及腺癌组各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腺癌组CA125、CEA阳性率高于小细胞癌组(χ2=9.056 8、4.313 2,P<0.05)和鳞癌组(χ2=3.859 7、9.824 6,P<0.05),鳞癌组SCC阳性率高于小细胞癌组(χ2=4.375 0,P<0.05)和腺癌组(χ2=10.442 5,P<0.05),小细胞癌组NSE阳性率高于鳞癌组(χ2=7.692 7,P<0.05)和腺癌组(χ2=4.687 7,P<0.05)。
表2 各组6项指标阳性率的比较[n(%)]
2.3 单项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表3)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和87.5%,其中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均高于其他单项检测,而特异性均低于其他单项检测。
表3 单项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 讨论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的一类物质,可以对肿瘤的存在和生长情况进行反映,其主要包括同工酶、激素、癌基因产物及蛋白质。临床在肺癌疾病的诊治中,多借助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肿瘤进行分类和评估,从而为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实施提供了科学指导[3]。然而,单一指标检测的阳性率低、特异性差,因此需要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才能提高肺癌疾病的诊断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组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肺癌患者6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提升,而利用6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进行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择的6种肿瘤标志物中,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是早期诊断肺癌的标志物之一;血清中CEA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肺癌的发生,而肿瘤病理类型不同,其敏感性也会存在差异。本结果显示,肿瘤不同病理类型的血清CEA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CEA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57.4%,与相关报道基本相似[4]。CA19-9是低聚糖类肿瘤相关抗原,其水平升高提示恶性肿瘤发生。本结果中,小细胞癌组、鳞癌组和腺癌组CA19-9阳性率均不足30.0%,但有关报道指出[5]CA19-9可以对肺癌有无远处转移的情况进行有效判断。CA125是糖类抗原,主要用于子宫内膜癌和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CA125属于广谱肿瘤标志物,其血清水平增高,肺腺癌发生率也会明显增加,同时CA125水平的升高与肺癌组织病理分期呈正相关[6]。本结果显示小细胞癌组、鳞癌组和腺癌组CA125阳性率高于对照组。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的片段,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十分敏感。CYFRA21-1在非小细胞性肺癌中的表达较高,鳞癌、肺腺癌均有蛋白-19片段的表达,小细胞癌的表达则主要与蛋白-18片段有关[7]。本结果显示CYFRA21-1在鳞癌组的阳性率最高。SCC位于鳞状上皮细胞,鳞癌患者的SCC水平升高明显;SCC是诊断鳞癌的重要指标。本结果显示鳞癌组SCC阳性率高于小细胞癌组和腺癌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肺鳞癌中SCC的阳性率较高,但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20.4%,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检测才有助于肺癌诊断敏感性的提高。NSE是糖酵解酶,是诊断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的重要指标;血清NSE水平的检测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均有较高价值[8]。本结果显示肺小细胞癌组NSE阳性率为78.6%,其可作为预测小细胞肺癌复发后生存期的独立因子。
综上所述,肺癌诊断中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明显促使诊断敏感性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1]马芳芳,王厚照,刘青,等.联合检测七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3):1686-1687.
[2]林称意.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4):712-714.
[3]李林,王迪进,万轲,等.CEA、CA125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5,22(12):1789-1792.
[4]段昕,贾春芳,段敏,等.CA199、NSE、CYFRA21-1、TPS和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2):231-234.
[5]吴晓燕,朱自力,张金业,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检验医学,2014,16(5):578-580.
[6]周五铁,吴思仿,吴峰,等.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21(7):177-178.
[7]秦勇,李峰.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33(10):1677-1680.
[8]魏枫华,齐川,李满元,等.肿瘤M2-PK、CEA、SCC、NSE和CYFRA21-1在人肺癌诊断中的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4,18(14):33-34.
2016-02-08)
1005-619X(2016)06-0626-03
10.13517/j.cnki.ccm.2016.06.028
112700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