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三连一阳民俗风情圈”的旅游开发应用探究
2016-07-30王建玲张鑫彭莉桦
王建玲+张鑫+彭莉桦
广东清远南连珠三角,北通湖南,历来有粤、湘、贵“三省通衢”之称,区位优势明显。清远市旅游资源丰度大,种类多,其中四个特级资源(连州地下河、南岗瑶寨、油岭老排、耍歌堂)都集中在“三连一阳”地区(连山、连南、连州、阳山)。本文通过对清远市“三连一阳”地区富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调研,在广清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提出了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整体旅游战略构想,旨在为发展本地区的旅游经济提供较为广阔的思路。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旅游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旅游消费需求正由“传统游览型”向“生态体验型”转变,消费者在旅游中更加追求特色化的异域风情和异调文化体验,民俗风情旅游凭借其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因此较偏远并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地区,正好契合了人们对边缘异族异质文化的渴求。
清远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其“三连一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其中连南排瑶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此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整体开发不力,文化内涵不足,旅游设施薄弱,产品开发落后,产业集聚不够,区域差异明显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三连一阳民俗风情区”的发展。
如何把本地区丰富的生态景观与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相结合,不仅符合当前民族风情旅游发展需要,也是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发展经济、文化,加强各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经济共同繁荣的客观需要,也是清远树立国际旅游形象的重要符号。
二、“三连一阳”地区的旅游开发状况调查
为更加详细了解“三连一阳”地区旅游市场构成及特征,我们通过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7份,有效率为77.7%的方式,从旅游宣传、旅游资源、接待服务、旅游商品、标志系统等5个指标对本地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旅游宣传
问卷采取“宣传口号易记易懂”和“宣传渠道多元”两个评价指标,游客从旅游宣传重要性和实际表现两方面打分。结果有71.1%的游客认为两个评价指标在旅游宣传方面很重要,只有19.4%的游客认为其表现良好。说明本地区在宣传口号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各区、县有的宣传口号不切实际、较混乱,有的直接没有宣传口号。需聘请著名营销专家来创作或向市民征集,口号应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二)旅游资源
问卷采取“资源丰富且有特色”、“旅游资源得到保护”、“民族风情淳朴浓郁”和“传统工艺得到传承”四个指标。游客从重要性和实际表现两方面打分,结果有91.3%的游客认为四个指标很重要,但只有25.2%的游客认为其表现良好。说明本地区有很多极具研究意义和体验价值的少数民族特色资源,但由于没有好好保护和开发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正在慢慢消失,应加大保护力度,积极申报国家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接待服务
问卷采取“交通设施便捷发达”、“住宿接待舒适干净”、“饮食接待卫生规范”和“接待人员服务专业”四个指标。游客从重要性和实际表现两方面打分,结果有87.9%的游客意识到四个指标很重要,只有22.5%的游客认为其表现良好。说明本地区在交通设施和人员服务方面存在较多不足。部分景区/点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便捷程度不够,影响游客旅游心情。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交通;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四)旅游商品
问卷采取“商品品质高口碑好”和“商品包装精致”两个指标,游客从重要性和实际表现两方面打分,结果有78.6%的游客认为这两个指标很重要,只有25.1%的游客认为其表现良好。说明本地区旅游商品品质存在较多问题:如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价格虚高,给本地区旅游游商品的名誉带来恶劣影响。应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五)标识系统
问卷采取“交通标志系统清晰”和“旅游景区识别清晰”两个指标,游客从重要性和实际表现两方面打分。结果有89.3%的游客认为两个指标很重要,只有21.8%的游客认为其表现良好。说明本地区在交通标识方面存在不足:一些景区的标识牌模糊和老化、标识牌管理混乱、景区信息没有及时更新。应加强景区标识牌的管理,及时更新景区信息、做好线路规划。
三、“三连一阳”地区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客源市场开发力度不足,游客消费水平低
根据调研,来清远旅游的游客多为26~45岁的省内游客,可以看出清远的旅游市场对中青年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对老年市场和省外市场的开发力度不够。而且游客的消费水平偏低,且远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没有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示范性作用,而开发民俗生态旅游正是填补老年市场空白的有力对策。
(二)游客停留时间短,缺乏高端的旅游支撑产品
清远被誉为“广州后花园”,山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主要的客源市场是珠三角地区。随着广清一体化的发展、自驾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一日游,加上清远缺乏高端的旅游支撑产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使得来到本地区的游客逗留时间短。
(三)景区标识系统不清晰,宣传力度不足
清远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本地区的千年瑶寨、连山风情瀑布小镇等景区的知名度还不高,景区的标识牌清晰度不高、模糊老化和管理混乱,这导致游客的旅游欲望不强。宣传方面则表现为没有直接的宣传口号或宣传口号混乱,直接影响旅游知名度。
(四)民俗风情区特色不足,缺乏文化体验内涵
三连一阳地区是清远市主要的民族风情聚居地,在开发利用中缺乏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区内地形复杂、可利用土地面积小,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旅游起步较晚,导致旅游配套设施不足、知名度低、客源少,加上汉化严重使得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渐渐消失。此外民俗风情区缺乏文化体验内涵,游客在参观游览时没能够融入到当地的特色文化中来。
(五)景区旅游设施薄弱,产品开发落后
三连一阳地区普遍存在旅游设施较为薄弱的状况,前期建设的宾馆酒店标准较低,部分景区周边的道路未完善,不能满足大型旅游大巴通行,公共服务设施卫生条件较差等。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游客要求日益提高的形势下,旅游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
(六)产业集聚不够,区域差异明显
清远的旅游总效率偏低,规模效应呈现递减的趋势,技术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属于旅游产业的“草根型”城市。三连一阳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受区位因素限制,在空间上离主城区较远,在旅游开发水平、游客接待量方面与城区差异较大。整个区域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程度低、分布不集中,区域内旅游资源联动少。现已发展较好的旅游项目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主,仅有少数如瑶寨、鹰扬关等人文资源被打造成旅游产品,尚有很多如学发公祠、韩愈、刘禹锡等历史价值高、文化积淀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未被开发,造成“重自然,轻人文”的局面。
(七)旅游人才缺乏
由于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晚,行政和行业组织机构不完善,行业管理压力大,市域经济环境较落后,难以吸引高素质旅游人才。现有的旅游从业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区域旅游形象和游客的满意度。
四、“三连一阳”地区的旅游开发策略
(一)集聚重点打造“三连一阳”民族风情旅游区
三连一阳是广东省瑶、壮等少数民族的最大聚居地,民族风情浓郁,特别是连南排瑶文化在我国独树一帜。针对清远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力、文化内涵不足、旅游特色不鲜明的现状,我们应依托本地区的核心文化资源,整合当地其他资源,完善旅游产业链,重点建设三连一阳民族风情旅游特色区。
1、以连州、湟川三峡为中心
湟川是连州的母亲河,承载着连州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打造独特的地域文化能够展示清远的人文景观和历史积淀。应深度挖掘湟川文化,利用两岸现有村落修建湟川三峡文化展览馆,展示相关音乐、戏曲等,修复部分纤夫古道、古山寨与古庙以展现湟川三峡以及连州的历史文化内涵。
2、打造“风情连南”
连南可依托秀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千年瑶寨、油岭老排、连南瑶文化博物馆等人文景观,辅以长鼓舞、耍歌堂、婚俗、篝火晚会等民俗风情节庆,打造风情连南。可以依托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南岗瑶寨和油岭老排,打造全国知名的“活着的古村落”,并导入现代旅游休闲业务,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古村落群。
3、打造“连山壮瑶风情区”
以连山县城旅游服务为中心,二广高速旅游公路为交通轴,发展北部壮瑶风情区,依托连山活生态壮瑶民俗村、古瑶瀑布小镇、大旭山瀑布群等资源优势,打造主题式瀑布景区,将民族风情融入山水,建设民族风情特色小镇。通过建立民族风情的体验区,保护少数民族原有的风俗风情以及文化内涵的同时,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宣传并弘扬。
4、打造阳山“六个一”
以韩愈文化为核心,中邦为旅游服务中心,依托广东第一峰、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北山古寺、石螺温泉、四驱越野等旅游资源,打造“一峰、一寺、一山、一水、一林、一赛”六个一产品,建设集地质探险、高山度假、河谷风光、户外活动等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园区。并与连州、连南、连山“三连地区”形成辐射效应。
(二)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关注
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对三连一阳地区的关注度,对重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加以保护。
1、保护壮瑶文化,建立民俗文化村
继承与发扬瑶族医药,弘扬瑶医文化;发掘和保护瑶族特有的建筑、服饰、语言、习俗等,维护复修瑶族古村落;发掘和保护壮族文化,建立壮族风情村,保护当地的梯田景观以及壮乡文化景观。对三连一阳地区的古民俗村寨进行原地保护性开发,举办壮瑶民族文化展演活动,或以影视等方式记录当地文化,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壮瑶文化,并参与到对壮瑶文化的保护中来。
2、成立相关保护机构,加强人才培养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各类渠道招商引资,吸引外来客商到当地进行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优秀民族风俗的保护。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对尚在的壮瑶族老艺人给予适当的补贴。
3、保护性开发
任何旅游在开发过程中都会对旅游资源造成或深或浅的破坏和影响。在对三连一阳地区开发时,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最大程度地保护原生性旅游资源,同时要注意生态与文化的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
(三)挖掘文化体验类产品内涵,提高游客参与度
如何让游客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类产品开发的关键,本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类型丰富,但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不深、营销手段滞后,鲜有“明星产品”。应围绕瑶族风情、福地朝圣、历史名人重点打造文化体验产品,辅以与公益教育相融合的公益科普旅游产品。将文化引入到旅游开发中,或在旅游景点以及各种博览会、交易会上将一些民俗文化向广大游客进行展示,或在旅游商品开发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以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性、纪念性、实用性,既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又实现了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双赢,这将大大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
(四)借鉴优秀旅游城市经验,提升发展水平
“三连”地区可借鉴丽江的旅游开发经验,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创新表现形式,如打造“印象三连”的舞台剧表演形式,开发多种文化产品,提高三连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一阳”可借鉴桂林的发展模式,因为两个城市都有喀斯特地貌景观,且阳山有“广东小桂林”之称。通过借鉴桂林市的旅游发展经验,提升阳山的生态旅游品牌。“三连一阳”地区应把握发展机会,学习优秀旅游城市的成功经验,完善基础“硬”设施,提升服务“软”实力,打造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圈。
(五)利用交通优势,抓住发展机遇
近年来,武广高铁、贵广高铁及二广高速、广乐高速的开通,高铁、高速沿线将会串起巨大的旅游市场,清远的旅游发展必将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三连一阳”地区应抓住这个契机,提高特色景区的知名度,稳定清远市和广州市这两个基础市场,以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区为核心市场并拓展泛珠三角及高铁、高速沿线、东亚等市场,汇集客源。
五、结语
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是应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清远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且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和省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级市。随着人们对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需求的增加,发展“三连一阳”民族风情旅游区,将自然山水与民俗文化有效融合,必将成为清远一个新的旅游热点,增加清远的城市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