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在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发展实践中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

2016-07-30王少峰

前线 2016年7期
关键词:理念建设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深刻把握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形势新变化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对于西城区而言,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并结合区域实际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担负起历史重任,做好核心区的工作,取得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成绩。

强化看齐意识,切实提高对五大发展理念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坚持把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是区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在首都发展的环境、基础、条件、任务及要求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重视通过强化看齐意识,用五大发展理念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政治自觉,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勇立潮头地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更好地建设与发展,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同心同向,步调一致。

做到思想上看齐,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开拓发展新境界的根本思想保证。“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是党中央把握时代脉搏、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要抓住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就要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环境、条件和任务。为了应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新矛盾新挑战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需要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发展行动,为发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能够有效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为引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全局,维护、用好和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我国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做到政治上看齐,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论、增强战略定力的坚强政治保障。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论的再深化和新飞跃。党的理论一直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并善于总结发展实践中的客观规律和经验教训,及时创新理论,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过程中,持续推动了各方面理念特别是发展理念的突破和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发展大势,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有利于引领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做到行动上看齐,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重要实践遵循。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第一要务。对于当代中国来说,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怎样发展,如何找到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以科学的发展理念作先导,才能破解发展难题、补上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从而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发展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在破解发展难题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了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

抓好十大工程,努力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工作实践中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

《北京市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实现区域发展转型和管理转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进程中走在前列,在更高水平上共同创造城市美好生活”的目标任务。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需要实施十大工程。

抓好科技创新工程。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立足优势资源,打造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特色科技服务品牌。深入推进科技金融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以科技创新带动速度换挡、引领动力切换,释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活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推动科技与民生保障服务相融合,为地区群众提供优质多元化服务,与非首都功能疏解相融合,优化城市服务功能。

抓好系统治理工程。坚持管理属地化、空间网格化、标准体系化、运行智慧化、主体多元化,加强城市治理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创新,逐步构建起符合区域定位要求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积极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职能下沉,明确综合管理、专业管理、作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的不同主体责任;统筹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力量,明晰区、街、社区网格的管理服务定位,提升全响应网格化平台功能;扎实做好国家级城市环境分类分级标准化建设,以分类分级管理标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智慧城市,推进“互联网+”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城市交通等行业的广泛应用,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社会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安三网融合;规范执法程序,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机制。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构建“共治”格局,强化“善治”思维,发挥基层“自治”功能,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全面营造社会共建“德治”环境,切实理顺社会各元素关系,区、街、社区、网格四级协调机制,为各方面参与和发挥作用搭好平台,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实现为群众服务全方位、高品质。

抓好基础提升工程。把补短板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出发点。以解决人均住房面积偏低、人均绿地面积较少、养老床位不足等短板为目标开展棚户区改造、绿色公园城区建设和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以首都核心功能优化和民生的服务保障能力提升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落脚点。全面落实“道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成系统完善、级配合理、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道路网络系统,打通“断头路”,消除“瓶颈路”,建设微循环道路。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构建光网城区、移动互联无线城区,全面提升数据安全水平,提升网络速度。加强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升薄弱街道、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抓好协同发展工程。加大力度解决区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比如南北区域城市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不协调、生态文明与百姓需求不匹配等,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效能。加强与兄弟区协调联动。在保障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主动加强与兄弟区的协调配合,实现互利共赢。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助力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与津冀地区在金融、科技、文化、商业、旅游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多渠道帮助市场主体向天津、河北等地疏解。支持企业积极推进永清、固安等园区规划建设工作。继续做好边疆和南水北调相关地区的对口支援。推进友城工作由感情友好型向务实合作型转变,实现互利共赢。

抓好生态建设工程。加快规划绿地建设,完善城市绿色生态体系,通过疏解腾退建绿、拆违还绿、拆墙见绿、沿道布绿等手段,拓展绿色空间。调整优化公园布局,推进大型公园、中小型公园、微型公园建设,重点建设改造一批水域公园、下沉式绿地公园、文化主题公园、历史街区公园。改善水环境质量,继续实施水体治理工程,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保证水体清洁。着力建设海绵城市,科学规划建设排水系统。打好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切实解决好大气、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

抓好名城保护工程。以“文道”建设为统领,推进“名城、名业、名人、名景”四位一体的名城保护工作体系建设,彰显北京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恢复提升中轴线、阜景街风貌,重点开展文物腾退修缮、沿线环境整治与业态调整,建设有老北京特色、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走廊。挖掘融合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城市要素,打造设施齐全、服务便利、记得住乡愁的宜居街区。保持胡同的传统肌理、尺度和风貌,整治、美化胡同的公共空间,展现胡同特有的亲和宜人环境。深化文物保护“三解”,采取多种方式对文物历史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展示和传承,实现文物的合理使用。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历史文脉梳理,对首都文化、京味文化的内涵进行发掘和利用。

抓好国际交往工程。完善外事服务设施,健全外事服务体系,优化国际化服务环境,全面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大力提升对国家外交和首都外事、重大国际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服务好国际组织和国际性智库。继续做好金融街论坛、国际民间友好论坛等高端金融、商贸论坛,搭建国际性、高层次的对话交流平台。继续打造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和白塔寺展区。突出区域优势,增进国际文化交流,营造国际一流的旅游环境,打造中外历史文化交流窗口。深化国际合作和友好城市交流,持续推进“西城文化友城行”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更高级别、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和服务水平。

抓好市场诚信工程。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监督,不断完善企业征信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发挥市场监管联席会议作用,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无证无照“七小”全部清零。促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实施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加强便民网店建设,大力发展居民和家庭、健康、养老、旅游、健身休闲、住宿餐饮等精品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高发展层次和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抓好民生改善工程。针对各类群体的不同需求,对服务的力量和功能进行优化组合,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面对困难群众,做好兜底民生,把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保护伞”,坚持长效帮扶,把扶贫和本地化就业、医疗保障等工作相衔接,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购买公益岗位等政策,按照市场规律实现救助资源的优化配置,让群众日常生活有着落、有奔头。按照人人享有的要求,做好普惠工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学段贯通式培养,全面提升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构建适应居民健康需求、生命周期的全人群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健康服务水平。

抓好依法治区工程。发挥法治的引领、推动和促进作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努力实现“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工作目标。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协商、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各项制度,完善行政机关内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绩效评估机制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夯实法治建设的基层基础,深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基层实践。加强法制机构队伍建设,完善法律服务队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

完善保障机制,确保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

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全盘对表、全面服务、全力保障,加快推进有利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机制创新,确保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实现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

完善多元参与机制。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着力完善多元参与机制,引导和促进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各负其责、有效合作,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执行、绩效考核和监督等行政过程的制度,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回应群众所想,增强工作实效,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推进参与式社区民主协商制度,形成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参与模式,使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完善驻区单位参与社会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成合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社会氛围。

建立衔接融入机制。坚持把西城工作放在首都发展的大局中去定位、去思考,在城市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举措等各方面都与首都发展战略进行全面对接,增强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在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进程中走在前列。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与津冀地区长效合作机制,使协同发展成为贯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主动与市相关部门对接重要活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各项工作,做好工作衔接,形成上下运行、步调一致、协调联动、运转流畅、执行有力的工作系统和工作体系。着力完善各部门之间协作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工作链条,促进各部门责任落实到位,尤其是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

改革人才发展机制。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五大发展理念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形成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专业方法,以符合客观规律的方式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从服务发展大局出发,树立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培养和引进高质量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发现、培养、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健全激励容错机制。树立和践行发展新理念,深度推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完善激励机制,通过改革创新,努力探索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方法新途径,鼓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营造容错氛围,在一定范围内,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改,对探索中的失误,只要是出于公心,视情予以宽容,营造宽松、宽容、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明确问责标准,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容错”并不是对乱作为的宽容,纪律和法律仍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坚持有错必纠,敢于承认和纠正过错,如果已发现决策失误,就应重新履行科学论证、征求民意等法定程序,及时纠正,更好地推动发展。

强化组织保障机制。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完善主体责任落细落实工作机制,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以严的精神改进作风,以实的干劲落实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深入践行“红墙”意识,坚持首善标准,不折不扣地执行好中央的大政方针,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素养和能力,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追责问责机制,建立有效机制集中治理“为官不为”,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结合“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共产党员”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好地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实现西城区“十三五”良好开局、在首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作者:王少峰,中共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责任编辑:魏晔玲

猜你喜欢

理念建设发展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用心处事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