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南丝竹中的琵琶演奏艺术
2016-07-30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南京225300
林 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南京 225300)
浅谈江南丝竹中的琵琶演奏艺术
林 妍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南京 225300)
【摘要】江南丝竹是我国传统器乐丝竹的一种,在太湖周边较为盛行。琵琶演奏是江南丝竹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琵琶演奏对江南丝竹的重要意义、琵琶演奏的艺术手法出发,研究琵琶演奏艺术的表现力。
【关键词】江南丝竹;琵琶演奏;艺术手法
引言
我国的琵琶演奏艺术自隋唐时期随燕乐繁盛,到明代之后发展更为成熟,成为上流社会与民间艺人共同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上流社会中,主要指宫廷教坊乐部、文人雅士曲社群体等对琵琶演奏技艺的传承;民间艺人指的是城乡民间的戏曲说唱班社、走乡串镇艺人群体等对琵琶演奏技艺的传承,在环太湖地区流传甚广。正是由于琵琶演奏艺术与社会环境的联系,造成了江南丝竹琵琶演奏传承的独树一帜,其对琵琶演奏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江南丝竹中琵琶演奏的重要性与意义
江南丝竹的琵琶演奏,秉承了昆曲对腔格处理的传统,演奏时多有即兴发挥,每一段演奏都有新意,琵琶多作为拨奏乐器。江南丝竹在琵琶演奏时,对加花、减花、衬音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与昆曲器乐伴奏手法类似,都讲究“托、裹、衬、垫”,借由琵琶清脆、明亮的点状音色,与笛箫等主奏乐器柔美的线状音色相和,构成了江南丝竹特有的风格特点。
二、江南丝竹中的琵琶拖腔演奏艺术
(一)加花
“加花”在江南丝竹琵琶演奏中极为常用,又有“演奏花谱”“套子”等俗称,是指通过添加调式内、曲调外的装饰音,再通过其他高低音变奏配合,对旋律的空隙处形成衬垫,帮助乐曲更加丰富饱满。常用“加花”手法主要包括“原板加花”与“填眼加花”两种,“原板加花”手法不会引起结构和板式上的变化,音符又能与前后音节、旋律相衔接,常为江南丝竹琵琶演奏所采用。“原板加花”的演奏手法,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变换节奏型、细分、添加音符。
1)变换节奏型,不改变小节内原有的音高和时值,只对主旋律节奏进行变奏的演奏手法。2)细分,多用于昆曲伴奏,在强拍、弱拍上都能够进行演奏,在原有时值内,丰富简单音符,使琵琶音色的颗粒性与其他主奏乐器竹笛、二胡等线状音色更加相和,构成独特的艺术特色。3)添加音符,不改变小节内时值,在主杆音基础上添加经过音或调式助音,增加旋律的灵动性。
(二)减花
江南丝竹琵琶演奏的“减花”手法,主要是通过减少主旋律音符,只演奏主干音,指的是节奏形的简单化。“减花”能通过突出主旋律中的逻辑重音,强化节奏内涵,同时渲染江南丝竹的艺术气氛,帮助乐曲更加欢快雀跃、富有节奏。速度较快的旋律,通过“减花”避免因为与主旋律声部随腔启奏造成整个音调的呆板、累赘。“减花”托腔,可以使节奏上更加疏密有致,通过与主旋律的分合,突出旋律的节奏美,使得声部更加和谐自然。例如,在《扑街》这一小节中,有部分十二个音在演奏时变成了六个音:
(三)衬音
“衬音”在江南丝竹琵琶演奏中是一种常用的润饰手法,也经常用于传统扬琴的演奏。通过将曲调中某个音分解为两个音,再将第二个音用低八度的方式演奏出来。江南丝竹琵琶衬音演奏,可弹可挑,多用左手泛音,也有右手直接空弹演奏的。“衬音”的适当使用,可以有效地丰富音色和音量变化,使曲调更加丰满流畅,尤其对抒情旋律歌唱性和欢快情绪的表现更为强烈。另外,江南丝竹琵琶演奏时,也会在乐句、乐段或全曲尾音上加入“衬音”,多用“弹”来演奏,增加旋律的连贯性,为后面的乐句或乐段增加速度和情绪变化上的暗示,在尾音上加入低音“衬音”则更增强了旋律的意味深长之感。例如,《行街》中,对“”的处理就是“衬音”。
三、结语
江南丝竹琵琶演奏中“加花”“减花”“衬音”等艺术手法的使用,帮助琵琶演奏的音色与其他声部的结合更加统一、协调、疏简和谐。演奏时左手的“揉”“绰”“吟”“推”“注”“挽”“泛音”“压揉”等润腔技巧,右手的“半轮”“轮指”“双弹”“双分”“夹弹”技法,交相辉映,一种谱奏出江南丝竹琵琶演奏的独特声色。再加上演奏者的即兴发挥,与其他乐器的相互配合,将江南丝竹的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江南丝竹琵琶演奏的艺术手法,并不是程式化的,每种演奏技巧、表现方式都需要演奏者根据演奏内容、氛围环境、配合的主奏乐器进行把握和协调,这也赋予了琵琶演奏独特的个性,每次江南丝竹的琵琶演奏都是一次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龚瑛.和而不同,不同而和——从琵琶演奏看江南丝竹的“中和之美”[J].音乐创作,2014(1).
[2]龚瑛.江南丝竹织体中的琵琶演奏[J].北方音乐,2014(4).
[3]李莉.江南丝竹中的琵琶演奏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