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颠覆传统感官、开辟新诗境界

2016-08-01杨姗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兰波艺术手法诗论

杨姗

摘 要:《醉舟》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代表作。“通灵”诗人以其颠覆性的思维借助“醉舟”来寻找新的世界。本诗独特的叙事结构,兰波特有的词汇修辞以及充满幻象的神秘主题展现了世人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神秘世界,堪称灵感诗的先锋佳作。

关键词:兰波; 《醉舟》; 通灵者; 诗论;艺术手法

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被视作象征派的一座丰碑,在他短暂的37年生涯中,仅有六七年的文学创作旅程,其诗论及诗歌创作都引发了诗坛的震动,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学思想为其后的几乎所有诗歌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1]兰波的诗作《醉舟》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迷醉的意境、鲜明的语言特色成为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醉舟》大致写于1871年夏,当时作者只有十七岁。之前的1871年春季,堪称兰波最疯狂的时节,他宣称自己要成为通灵者:“我认为诗人应该是一个通灵者,使自己成为一个通灵人。”[2]236雨果在《静观集》中指出:“诗人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成为通灵人。”[3]而兰波则明确地表示:“必须通过长期地、广泛地、理智地打乱一切感官感受的方式,经过各种形式的情爱、痛苦和疯狂,诗人才能够成为通灵人。”[2]243《醉舟》一诗便是这种写法的尝试。此诗可以视作灵感诗的先锋作品。本文拟以《醉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诗歌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写作主题等各方面的分析,以达到对本诗及兰波诗论更全面、具体的认识。

一、“醉舟”的历程体现诗歌的层次结构

《醉舟》全诗共有25节,100行。整体上是一只舟在叙述它的冒险奇遇。诗中讲述了舟不同阶段的活动。前五节讲述的是舟启程以及它所遇到的第一次波折。在第五节,发生了决定舟的命运方向的事件:丢失了锚和舵,舟也因此开启了其自由漂流的旅程。

第二个活动,包括十二节,获得自由的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海上漂流路线,这条路线是诗意的。它在漂流的过程感受到了天与海朦胧相容、浑然一体、巨大无比的感觉。这次航行也带上了象征的色彩:这是对一个重塑的、前人未知的、新的世界的探索,而探索是靠着幻象与幻觉达成。对于诗人来说,这次航行同时也是一种新的诗文写作的展开:“至此我浸入了诗的海面”。[4]128

第三次活动是这次探索的总结。诗人用五节诗回忆了奇妙旅程中的美景以及那些令人激动的发现。而过于大胆的冒险总不能持续太久,而且似乎注定要失败。诗的最后三节通过描写“醉舟”的松弛、精疲力竭以及无力表明了它的失败。旅程中的发现,在8-10节中,诗人以一种狂热的方式予以阐明。每节中都有具体的标志表明这次探险活动的各个阶段:“我知道”(节8)“我看见”(节9)“我梦见”(节10)[4]128-129。最后三节表明“醉舟”又回到了起点欧洲,是探索后的回归,并以此标志着诗人的这次尝试向传统诗歌的回归。

二、创新的词句与修辞表达诗的新境界

诗歌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语言问题。兰波对诗歌语言的功能性也提出质疑。兰波提出:“要发明一种语言。”[2]246认为要通过新语言来描述那个从未出现过的新世界,通过新语言来达到对读者心灵的震撼。程抱一教授也指出:“过去, 人用语言去解说宇宙及生命的奥秘。现在,人从自己创造的语言中去探测自身的奥秘。”[5]

通过兰波所描绘的世界画面可以看出,他的语言是丰富多变的。

兰波也创造了新的句法。例如?aux neiges éblouies?. 定语éblouies的使用出人意料,因为一般来说此处应使用形容词éblouissante来形容雪。而éblouies给人的感觉是由雪引起的眩晕感转移到了雪本身,使雪也同样具有了眩晕感。这种修辞手法称作“置换”。

三、“醉舟”的航行蕴含诗歌主题及“通灵”诗人的创作历程

(一)诗的创作步骤

兰波的写作是通过记录幻觉和感觉的错乱实现的。其最终目的是发现新世界。兰波认为,我们对事物的习惯性感知使我们看到、感到一个恒定的世界,而通过失眠、禁食和吸毒打乱的感觉(视觉、听觉),可以获得他在《地狱一季》所称为的幻觉:“我习惯于单纯的幻觉:我真切地看见一座清真寺出现在工厂的位置上,一支由天使组成的击鼓队伍,行驶在天路上的一辆辆马车,一间湖底的客厅。”[4]191普通人认为是幻觉的东西,诗人却认为是真实的:“我见过人们幻象中的一切!”。[4]128

对世界崭新的感知、聆听自己的内心、聆听无意识发出的声音使得兰波能够观察到看不见的事物,听到闻所未闻的声音,发现一个未知的世界。

(二)新世界的特点:颜色和运动

一首主要描写视觉影像的诗歌运用大量的色彩是很自然的。在《醉舟》中,颜色是最主要的视觉影像的支撑。这些颜色具有象征性。例如第8节是白色的交响乐,由“清晨、白鸽”[4]128引起一个纯洁和希望的世界。在“映红紫色的凝血” [4]129,中,兰波用紫色来与一种神秘的经历相联系。此处,作者观看了一次日落,这次日落似乎是专门为一个神秘祭祀的人员所准备的。诗中还有具有生气的颜色,是力度的象征:“绿色的夜晚”,“磷光在橙黄与碧蓝中苏醒”。[4]129一些强烈光线的影像如“电光”,“眩晕的雪”[4]129同时伴随着这些景象。相反,最后三节诗表达出的通灵的失败是由颜色的缺失表现的,诗人也指出颜色的缺失就是黑色。

兰波的诗里还包括运动的概念,运动也是生命的表达。诗中出现了具有活力的上升运动:“黎明腾空而起,如鸽群飞扬” [4]128、从深处出现的水 “缓缓升腾,亲吻大海的眼睛” [4]129。这种上升的动作与诗人想要从社会和文化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的心思相适应,其目的是要进入真正的生活,诗人追求的真正的生活具有最基本的力量及深度的冲动。而让兰波魂牵梦萦的新世界的到来需要通过强力才能实现: “我了解电光劈裂的云天,了解骇浪、湍流与龙卷风” [4]128。相反,预见的失败是通过诗末安静的氛围来表现的:“若是我渴慕欧洲之水,它只是一片阴冷的碧潭。” [4]132

(三)醉舟的失败,即通灵的失败

通灵者的冒险实际上是脆弱、短暂的行动。诗人只见到过几次大自然之秘密的绚丽画卷。为了看到一次“腾空升起的黎明” [4]128,有过多少个凄楚的黎明。兴奋转变成了失落:“尽是残忍的冷月,苦涩的阳光” [4]132。爱仅仅是虚幻的醉酒状态:“辛酸的爱情充斥着我的沉醉、麻木。”[4]132感觉的错乱导致体力和精神的枯竭。“醉舟”只是向往虚无:“噢,让我通体迸裂,散入海洋!” [4]132或者一个平静的港湾,在这个港湾,它终结了其脆弱的存在:“脆弱犹如五月蝴蝶的轻舟。” [4]132

如果说继续探险已是不可能的,而回归正常生活也已不再可行。因为其探险而精疲力竭的“醉舟”恢复后已不再适合经行商业航行:“噢,波浪,在你的疲惫之中起伏跌宕,我已无力去强占运棉者的航道。” [4]132也不再适合参加战争:“无力再经受火焰与旗帜的荣光。” [4]132甚至不能靠近岸边航行“也不想再穿过那怒目而视的趸船” [4]132即停靠在港口的陈旧船只,这些船的状态对于醉船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四、结语

《醉舟》是运用第一人称写作,“醉舟”即“我”。诗人通过“醉舟”的航程表达了自己诗思的历程,通过震撼人心的词汇和修辞向读者展示了绚烂又不乏危险的新世界,使读者体会到了诗人的狂喜和痛苦。然而,《醉舟》的艺术价值远不止使读者体会到奇特的意境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诗人主观上并不邀请读者参与他的诗歌再创作,他的写作目的不是要与人分享感情,而是要探索未知。”[6]更重要的是,堪称叛逆者和革命者的诗人兰波对传统诗歌的颠覆引领后人开拓了诗学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Claude Jeancolas. Anthologie de textes de Proust à Jim Morrison[M]. Paris : les édition textuel,2004 : 5.

[2] Rimbaud,Oeuvres complètes[M]. Paris : la Pochothèque,1999.

[3] 郑克鲁. 法国诗歌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14.

[4] 兰波. 兰波作品全集[M].王以培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5] 程抱一.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M]. 涂卫群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 李建英.“我是另一个”——论兰波的通灵说[J].外国文学评论,2013(1) :148.

猜你喜欢

兰波艺术手法诗论
为什么我们今天仍需要兰波?
我的世界只有你
戏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以艺术手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运用与思考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
徐志摩的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