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平地瑶芦笙挞鼓舞的传承与思考
2016-07-30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刘 晓(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恭城平地瑶芦笙挞鼓舞的传承与思考
刘 晓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芦笙挞鼓舞”是流行于平地瑶地区的一种带有祭祀性的集体歌舞。芦笙挞鼓舞的传承人出现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从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看,芦笙挞鼓舞虽然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传承现状不容乐观、迫在眉睫。学校教育对芦笙挞鼓舞的传承能够起到最有力的帮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将芦笙挞鼓舞进行“再包装”推上艺术舞台,也是传承的一条新道路。
【关键词】平地瑶;芦笙挞鼓舞;教育传承
“芦笙挞鼓舞”来源于平地瑶数以千年璀璨的民族文化,是平地瑶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带有祭祀性的集体歌舞,使用芦笙、大长鼓、小长鼓、小锣等打击乐器,由师公带领,配合音乐、号子一起舞蹈。“芦笙挞鼓舞”是平地瑶在祭典仪式上不可缺少的活动,是瑶人祭奠祖先、演绎创业过程的舞蹈。舞蹈动作虽简单,但意义深刻,它不但反映出整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民族迁徙过程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其社会经济状况,也代表了平地瑶所坚持的民族特征。
一、芦笙挞鼓舞传承的现状
(一)传承人与表演艺人老龄化严重
2015年11月24日,笔者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举行的盘王节采风时了解到,请来的芦笙挞鼓舞表演艺人们均来自观音乡水滨村,在与芦笙挞鼓舞表演艺人访谈时发现,参加祭祀仪式的传承人与表演艺人老龄化结构明显。从附一的表格中可明显看出,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遗产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蒋礼发老人,已有74岁高龄,表演艺人陈桂兰、周三妹、杨戊娇都已年过半百。芦笙挞鼓舞的传承方式以言传身教、口传心授为主,这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与表演艺人掌握着太多绝世精湛的技艺和璀璨的民族文化,却因技艺后继乏人,导致人亡艺绝的严重问题,无疑使得吹笙挞鼓舞的传承问题雪上加霜。
(附一)
(二)学校教育对芦笙挞鼓舞的传承情况
参加本次盘王节的谢朝登先生,1942年生人,原黄坪中学教师。他告诉笔者,为了更好地传承瑶族文化,他在学校任教期间,成立“瑶裔文艺小队”,利用学生假期时间,组织学生们学习羊角舞、芦笙挞鼓舞、瑶歌等。参加“瑶裔文艺小队”的学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形象好、气质佳的同学。他还自编了31个带有瑶族民俗特色的原创节目,经常带领学生在外演出,传承瑶族文化。后来由于部分同学忙于家中农活或是毕业,参加的同学已经不多。
周廷厚先生是水滨小学数学教师,1956年生人。在与周先生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大概7、8年前,广西恭城瑶族协会会长莫纪德老师为传承瑶族文化,提出在水滨小学开设一门课外课程——芦笙挞鼓舞课程,每周六组织十几位学生学习一天,由蒋礼发老人教授,参加的学生经过筛选,选择条件较好的,以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居多,最小的13岁。学习期间使用的芦笙、长鼓都是由蒋礼发老人亲自制作。学生们学习时比较感兴趣,也曾出去演出、比赛,在社会上获得一致好评。芦笙挞鼓舞课程共开设3-4年,后因为政府拨款不够,没有足够资金购买乐器服装、没有足够传承人授课等原因,导致水滨小学的芦笙挞鼓舞特色课程没能持久办下去。由此可看出,国家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忽视了保护传承人这一关键性的问题。
二、从舞台艺术的角度对芦笙挞鼓舞传承的思考
笔者此次深入恭城瑶族盘王节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发现,年轻人对瑶族芦笙挞鼓舞并不是很了解,喜爱芦笙挞鼓舞的都是老年人。他们受传统的瑶族文化影响较深,芦笙挞鼓舞不仅反映出瑶人的民族信仰、祖先崇拜,也与他们的经济模式息息相关。芦笙挞鼓舞用简单的舞步、简捷的肢体语言,一拜一起一旋转,舞者的步伐与节拍默契配合,表达出深刻的含义和民族特征,这些都符合老年人的审美,是他们喜欢的艺术形式。胡贤荣是这次盘王节芦笙挞鼓舞表演艺人队伍中较年轻的挞鼓艺人,1979年生人,水滨村村委会妇女主任。她告诉笔者,其实自己并没有特别喜欢芦笙挞鼓舞,因为村委会要求村中干部必须学习,所以2008年开始随蒋礼发老人学习。村中年轻人多在外打工,接触了大城市的时尚后,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已不感兴趣,觉得瑶歌、芦笙挞鼓舞很土,不愿意接触。虽有些年轻人在学习,但并不是因为喜欢、传承民族文化,而是2008年3月,芦笙挞鼓舞被列入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有些年轻人为赚取“外快”学习长鼓舞,通过跳舞获取一定的报酬。
芦笙挞鼓舞最初是为与神灵沟通、愉悦神灵,平地瑶人坚信,“挞鼓”是请盘王出现,“吹笙”是与盘王诉说。芦笙挞鼓舞是将祖先功力和神灵威力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在刀耕火种的年代成为瑶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而现在,芦笙挞鼓舞的功能不仅仅是娱神,逐渐开始向娱人转化。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传统的芦笙挞鼓舞加入时尚的元素与舞台艺术是不是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从艺术的多元化角度考虑,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加入现代的时尚元素,不仅可以引起年轻人的关注,也不会失去老一辈的观众。
在现代化芦笙挞鼓舞的创新问题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在保留传统芦笙挞鼓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布景、灯光、伴奏音乐、服装使芦笙挞鼓舞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祭祀、娱神,并且增添了娱人的功能。这种创新在保留原有社会性、通俗性、交融性、育人性、宗教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娱乐性与艺术性,使芦笙挞鼓舞成为具有综合性的有机艺术整体,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双重冲击,带来美的享受,这更有利于芦笙挞鼓舞的传承。
2)一个地区民俗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发展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瑶族文化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历史上,瑶族曾有自己的文字,据清乾隆年间《贵州通志》记载:贵定县瑶族“有书名榜簿,皆圆印篆文,其义不解,珍为秘藏”。瑶族的师公、道公都有一套瑶经,这些瑶经用汉文记载,并加有一些土俗字,这充分说明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融合。将汉族的舞蹈艺术与瑶族芦笙挞鼓舞融合,使新的舞蹈既有汉族舞步的柔美,也不失传统舞蹈的民族性与神圣性。同一族群的人们身着相同的代表瑶族特色的服装,踏着同一舞步,伴着音乐起舞,不仅彰显出民族凝聚力,也显示出血缘关系的亲密无间。举手投足间肢体动作的一致性,更显示出民族团结的力量与默契。民族社会学指出,民族文化的主要功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笔者认为,通过整齐划一的肢体语言,再加上汉文化这一新元素的注入,会使不少瑶族年轻人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逐渐开始关注芦笙挞鼓舞,为芦笙挞鼓舞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对芦笙长鼓舞传承的思考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呈现出多层次的现状:
1)在交通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民俗保留较为完整;
2)人们已经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通过国家、社会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热点;
3)文化变迁使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大融合的繁荣,给传统文化以沉重的打击,冲击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民族性、传统性、完整性、连续性。有些虽已收集整理,但在田野中已不存在,给年轻学者的研究增加了困难。在这种严峻的事态下,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传承能够起到强大的推进作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文化传承人们虽已发现学校这一文化传承的有利场所,但没有真正地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为芦笙挞鼓舞的传承提供有力帮助。
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最有利的方式。当代父母对学校教育“盲目崇拜”,认为在学校中所获得的是最“权威”、最“资深”的知识。从理论上分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但如果只依靠学校或个别文化传承人单方面的重视和枯燥乏味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凝聚民族力量,采用特色教学方法,并寻求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利用学校这一有利平台,加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设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课程和民族特色实践课,让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尽早接触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民族认同感,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学校可定期举行一些小型活动,如根据瑶族历史举行民族知识问答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历史;以芦笙长鼓为道具,加入自己的想象,编排舞蹈;以瑶族的神话传说为背景,编成话剧演出等等。比赛可设定一定的奖项,给获奖同学颁发奖状及小奖品。这些小方法都可以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芦笙挞鼓舞的传承,进一步培养学生文化认知度和文化自信,让他们以拥有如此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自觉地珍惜。
学校可通过瑶族文化这一特色,推出“特色教学品牌”,向政府申请资金补助,在学校设立瑶族文化展厅,将瑶族特色书籍、服饰、乐器、图画等置于展厅中,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瑶族文化。还可以在学校内设立专门的芦笙挞鼓舞教室,请相关传承人为学生授课,保证每周学生都可以上一节芦笙挞鼓舞课程。
学校教育不仅仅有利于芦笙挞鼓舞的传承,同时也促进了芦笙挞鼓舞的创新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总之,平地瑶人无论在祭祀先祖、神灵,还是婚丧嫁娶,都跳芦笙挞鼓舞以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反映出芦笙挞鼓舞在瑶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芦笙挞鼓舞承载了平地瑶的文化历史、宗教、经济模式、生活习俗,是平地瑶数千年文明文化的有力证据。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芦笙挞鼓舞虽形式上是歌舞,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学术价值。这也充分体现出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艺术与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手段。芦笙挞鼓舞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迁、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在传承中嬗变,在嬗变中传承。芦笙挞鼓舞必然要传承下去,他不仅是平地瑶人的一种民间祭祀工具,更是千百年来文化沉淀的结晶。我们只有把握好时代的脉搏,保护其与生俱来的民族性、原生态性和真实性,依靠学校的平台拓宽其传承、创新环境,才能向后人展示瑶族民族之美,才能向世界阐述瑶族这一古老的民族内涵。
参考文献
[1]杨民康.瑶族传统仪式音乐论文集[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2]梁超然.恭城模式[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3]张天慧,李巧伟.瑶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探究[J].音乐时空,2015 (08).
[4]吴宁华.瑶族音乐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04(02).
[5]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R].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