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负责制,无法绕开健全保障体系的话题”
2016-07-29
建筑师如何做到有条件、有能力全面管控项目质量品质?或者说作为主负责人,层层对主要专业设计、各专项设计链以及建造相关环节负责,这需要健全的保障体系,包括招投标与决策机制、合理的设计费与时间周期、权益保障、职业风险防范机制等;另一方面建筑师群体需要知识更新和技能扩展,改变执业范围相对狭窄和设计企业业务承接模式较为单一的根本问题。
有些成熟的开发商能洞见症结,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良性运作机制,比如我们gad公司设计绿城集团的各类项目,设计总监或设计经理从项目前期定位和策划就介入,在建设过程中对建造、材料、设备等都有确定权,并延伸到运维物管,各环节都有评审和审查制度,使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具有高完成度和品质的保证。gad也与开发企业经过长期的积累,共同制定了主要建筑类型的设计和营建标准体系,尽管这些保障要素还未全面涵盖,但也体现出支持体系的重要作用。
建筑师负责制的有效实施,是要依托“执业生态环境”的逐步完善,如良性市场和规范化的甲方、健全的保障机制和法规、执业范围的延伸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权力行使和公信监督等,也由此建筑师回归项目责任主体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制度设置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分阶段、多层面逐一完善”
诚然,建筑师负责制是个发展方向,也是良好的愿景,但目前实施的条件仍不成熟。我们院十年前就在和记黄埔、嘉里建设等香港业主的项目中进行了工程管理的有益尝试,但此类工作并未在其他项目得到延续,乃需求与政策所限。
建筑师负责制一是建筑师对建筑工程全过程将具有把控的权力;二是落实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前者问题集中在建筑师的知识储备及人才培养上,相信可以逐步解决;而后者引出的责、权、利的问题才是实施的最大障碍。而两方面的矛盾在行业机制与工程建设的现状中有集中体现。
落实责任主体,五方责任制不得不提。在现存的机制下,让建筑师在权力缺失的前提下承担本由企业为主体的质量责任,这种自上而下推行的制度让注册建筑师倍感困惑与无奈。同样,实施建筑师负责制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合理落地不容易。
建筑师负责制需要所依托的从业环境与机制完善,责、权、利对等。当下的建筑工程建设情况千差万别,制度设置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分阶段、多层面逐一完善,逐步推行。当然,这将涉及到建筑教育、行业准则、企业改革、社会认可等方面的行动。
在建筑师负责制的推进过程中,主管部门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让社会、行业、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筑师、各级学会与行业协会若能得到更多的话语权,能参与到政策、法规、机制的制定之中,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找出切实可行的分步方案,将大大有助于建筑师负责制的合理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