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种精神 做一个“匠人”
——《17个村共圆一个梦》采访手记
2016-07-29严飞飞
◇ 严飞飞
守一种精神做一个“匠人”
——《17个村共圆一个梦》采访手记
◇ 严飞飞
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又火了,并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工匠精神”,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更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和一份责任。《17个村共圆一个梦》,“沁河突围”团队,也就是这17个村的“村官”正是守住了这种精神,实现着他们的幸福河谷梦!我们对他们的采访也践行着新闻职业特有的“工匠精神”,做新闻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这种精神。
17个村当家人身上的“工匠精神”从哪里来?我们先从采访的同期声中来感受一下。
一、“无论是成功失败,对子孙后代有好处的事情,一定要干下去,绝不后悔……”
这是在“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上,“沁河突围”团队中带头人——嘉峰村党总支书记刘沁峰抹着眼泪说的话。山西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张敬民作为活动终评评委,被一个男人泣不成声的讲述深深打动了,这种情怀和责任正是时代呼唤的“工匠精神”。
这17个村曾经靠煤吃饭,是躺在煤堆上数钱。到了2008年煤炭资源整合后,村民们的生活一下子就没了着落。因煤而兴、因煤而困,“沁河突围”团队中的带头人刘沁峰看中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古村、古堡,17个村抱团发展旅游。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刘沁峰拿着做好的规划图走村串户去讲发展思路,自掏腰包带领各有关村子的村干部到全国开拓视野。三年多的时间,从原来的上门找,到现在有村子主动找上门要抱团发展。也正是三年多的坚持,发展文化旅游已经不再是一个设想,而是绘就于蓝图上的项目逐渐变为现实。
从去年到今年,我省经济遭遇断崖式下滑,而在大山深处的这些山村中,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生机。17个当家人不等不靠、主动抱团谋发展,展示出了基层村官的担当和勇气。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我们的社会和各行各业正需要这种执着、担当、坚守的“工匠精神”振奋人心,这个新闻选题具有现实的典型性和指导性。
二、“好的资源就是一块非常好的布料,我们一定要找一个好的裁缝过来,把这块好的布料做一件最漂亮的旗袍。”
半峪村的当家人——胡小海,他把17个村的旅游资源比作一块布料,好布料一定要做出最漂亮的旗袍。有了好资源,再对资源进行精雕细琢;有了好点子,并肯花时间去努力实现;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就是“工匠精神”,而这17个村官就是最好的“匠人”。有了好“匠人”,沁河沿岸的古村、古堡,一定会打造出全国知名的“河谷文化”。
三、“一个也不能少。沁河,加油!”
这是在“感动山西”的颁奖现场,17个“村官”正装出席,齐声高呼出的一句话。按照组委会要求,领奖的是三名代表,而“倔强”的17个人都来了,一个都没有少。他们说少一个村、少一个人,抱团发展旅游的决心、功能布局都会受影响。在这17个人身上,再次散发出了一种“匠人”的情怀与温度,我想这种情怀就是脚踏实地做事,一心一意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
什么是“工匠精神”?用财经学者吴晓波的话来讲,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工匠精神”没有明确的学术定义,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匠心独运”就是它的本质。这种精神各行各业都需要,做电视也不例外。一个好的新闻节目,无论是选题、采访、编辑,还是讲好故事、传递好声音,都需要做到精益求精。
为了做出有温度的新闻,我们把握住与被采访者的第一次见面,真实记录、原汁原味地反映17个村圆一个梦的故事;为了讲好故事,我们不放弃每一个细节,甚至凌晨六点多钟就起床补充采访方案,并把采访内容一条条梳理出来;为了能多去几个村子看看,我们采访时,虽然正值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但是每天早上不到八点就出发了,天黑才回到驻地,除了每天中午吃饭的时间,其余都奔波在村与村之间,走村串户“泡”在现场,这就是新闻职业的“工匠精神”。只有这样,社会中的时代脉动、生活里的鲜活人物和生动故事才会展示在报道当中。
正像胡小海说的那样,有好的布料才能做出好的旗袍。新闻职业的“工匠精神”还表现在讲好故事的思路和能力上,就如同时装大师手中那把得心应手的剪刀。作为记者如何讲出有灵魂的故事?人物是关键,人物立住了,故事就成功了一大半。17个“村官”创业的故事,哪些人在这件事情当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需要重点表现呢?整个片子大致确定了两条主线,一条线索用有亮点的景点带出来人和村,一条线索以人和村串故事。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围绕着主线选取了发展旅游的领头人——嘉峰村党总支书记刘沁峰;17个村当中,有着旅游龙头品牌的湘峪村村委会主任韩君;一个要用好布料做出好旗袍的半峪村村委会主任——胡小海。三年前,他们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开发河谷文化的——幸福河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讲好故事,这个担当转型创新的“铁三角”就是故事的灵魂。
电视作为一种视觉、听觉的综合艺术,更需要镜头语言来表达。从“挖煤”到“挖文化”,17个村转型做旅游,资源和代表景点又有哪些?这种美要不折不扣地展现出来。窦庄村除了有明清时期的古堡古建筑外,它还享有“小北京”之称;湘峪村的湘峪古堡气势恢宏,也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好的明代高层民居建筑;尉迟村的旅游资源也是响当当,它是“现代文学”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的家乡;郭北村有着中国现存最早的古戏台;嘉峰村,单从“见大宾”、“忠恕”这一块块门头牌匾,就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用航拍镜头来展现气势恢宏的湘峪古堡,全貌一览无余。用大量的特写镜头来展现各种门牌匾上的传统文化,处处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精致细腻。在编辑过程中,用了40秒的镜头集中展示17个村的旅游资源,再配上始于夏商时期、晋城一带的民间吹打乐《上党梆子》,让人感受到17个村发展文化旅游真的是当之无愧!
走基层采访,首先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人到、心到、情感就到了。17个村转型发展旅游,身后17000多人的态度更为关键。村民们主动投身到古堡古建筑的修缮恢复中,就是一种积极认可的态度,他们说开发旅游不仅保护了古建筑,还能有钱挣,这正是一种共同致富的门路。而湘峪古堡的开发,已经让当地村民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甜头。用镜头语言来倾听老百姓的声音,也是片子的亮点。画面中的老太太们依着门栏、抖着笸箩,这种让人一看就再也忘不了的场景,就是因为它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惬意。老宅子上各式各样的门环,在光影的照射下,不仅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更像是17个当家人,正在为6400多户人家开启幸福之门。镜头捕捉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出村官们的“工匠精神”。
“感动山西”的开头与结尾也是片子的独到之处,用颁奖仪式的“沁河、加油”结尾,用终评会小片中刘沁峰泣不成声的现场开篇。首尾呼应,印证了他开篇所说的: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再难也一定要坚持下去。
这次采访,让我重温了“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无论天资禀赋如何,“工匠精神”就是必胜法宝和制胜关键。17个当家人守住这种精神,为的是6406户,17080人的幸福生活。新闻人守住这种精神,每篇报道必是精品,将会传播更多好声音和正能量。今天,就让我们守住这种精神,做一个“匠人”,也是为了更有品质的生活,更有价值的生命。
(山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