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层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价值

2016-07-28王宝玲周连新

肝脏 2016年5期
关键词:局灶结节性低密度

王宝玲 周连新



64层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价值

王宝玲周连新

101100北京通州区新华医院放射科(王宝玲);东直门医院东区(周连新)

【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选取45例FNH患者及4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FNH和HCC的大小、分布情况、CT平扫及增强的扫描特征。结果位于肝包膜下的FNH的比例高于HCC(P<0.05);CT平扫显示,FNH密度略低,中心部表现为星芒状低密度区,HCC密度略低,内部呈现低密度囊变坏死和高密度出血。FNH及HCC均为快进快出强化,FNH在延迟期的中心星芒状瘢痕区域得到强化;FNH的中心瘢痕比例高于HCC(P<0.05),而门静脉癌栓和肝硬化的比例低于HCC(P<0.05)。结论64层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影像学特征,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64层螺旋CT;肝细胞癌;诊断价值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属于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较广,常见的创伤、性激素代谢及炎症等均与其有关[1]。组织病理学显示,FNH有明显的中心瘢痕特征,由胆管、血窦及纤维组织等组成,不具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而影像学能对FNH进行准确的定量和定位[2]。多层螺旋CT是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其时间、空间及密度分辨率均较高,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3]。本研究为探讨64层螺旋CT对FNH的诊断价值,与HCC的螺旋CT图像特征进行对比,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本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北京东直门医院东区收治的45例FNH患者及45例HCC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FNH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7~65岁,平均(46.0±17.0)岁。HCC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9~68岁,平均(48.5±19.5)岁。纳入标准:①均为单发病灶;②手术病理指征明确;③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④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并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具有放疗、化疗史;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急性炎症、恶病质患者;④心、肝、肾功能异常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所有患者在扫描前8 h禁食,6 h禁水,扫描前1 h口服3%的泛影葡胺,确保上述常规胃肠道准备无误,然后指导患者进行均匀呼吸,并训练其屏气。采用美国GE 64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先平扫,扫描需在吸气末屏气时进行,自膈顶扫描至肝脏下角。扫描参数:电压设定为120 kV;电流设定为380 mA;层厚设定为1.0 mm;螺距设定为1.375∶1;然后进行增强扫描,造影剂为碘造影剂,即90 mL碘海醇,扫描分3期进行,即动脉期(18 s)、静脉期(60 s)及延迟期(180 s)。将扫描数据传输至处理工作站,进行后数据分析,观察病灶的CT扫描特征。

三、观察指标

观察FNH和HCC的大小、分布情况及其CT扫描特征。

四、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FNH和HCC大小及分布情况的比较

FNH和HCC最大径线、左叶、右叶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NH位于肝包膜下的比例为53.3%,高于HCC组的2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FNH和HCC大小及分布情况的比较(±s, n %)

二、FNH和HCC的CT扫描特征的比较

CT平扫特征:FNH密度略低,中心部表现为星芒状低密度区,HCC密度略低,内部呈现高密度出血和低密度囊变坏死。

CT增强扫描特征:FNH特征为动脉期相对高密度,中心瘢痕低密度;门静脉期等密度或略低密度,中心瘢痕不变;延迟期病灶呈低密度,中心瘢痕变为高密度。HCC特征为动脉期相对高密度;门静脉期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延迟期呈相对低密度,总体为流出性强化特征。FNH的中心瘢痕比例高于HCC(P<0.05),伴有门静脉癌栓和肝硬化的比例低于HCC(P<0.05)。见表2。

讨论

FNH是肝脏的一种良性病变,发病率仅次于肝脏良性肿瘤。FNH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也不存在恶变可能性,预后情况良好,一般情况下不采用手术切除,但诊断不明确或表现出明显症状时需进行手术切除[4]。因此,明确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病理学上,FNH大部分位于肝脏包膜下,其质地坚硬、边界清晰,呈现浅棕色,病灶的主要成分是肝细胞,呈条索状排列,巨噬细胞、炎性细胞也是较为常见的组分[5]。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考虑采用影像学检查对FNH进行诊断。

B超、多层螺旋CT等均是较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多层螺旋CT具有诸多优点,如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能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比显著,并能进行多项后处理分析,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起到定性、定量及定位等多种作用,是目前肝脏占位性疾病的最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6]。正常的肝脏为软组织密度,不显示肝内胆管,门静脉及肝静脉呈现低密度。FNH与正常肝实质相比,其病灶呈相对低密度,该表现与病灶细胞的组成成分密不可分,肝细胞、增生的肝管细胞及库普弗细胞均是病灶的组成成分[7]。FNH的大部分病灶内具有更低密度的中心瘢痕,其内部成分包括增生的结缔组织水肿、胆管增生以及慢血流血窦等,这都是造成病灶更低密度的原因[8]。由于FNH与HCC均由肝动脉供血,二者的强化特征非常相似,可增加病灶与肝实质的密度差。故多层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的病灶呈现明显强化,特别与正常肝实质相比呈现为明显高密度;静脉期时,由于病灶内的造影剂快速廓清,而呈现出低密度[9];延迟期,由于病灶细胞结构以及供血的特征使得病灶呈现为相对低密度。在增强早期及中期,FNH中心的星芒状瘢痕无明显造影剂进入,呈现出相对低密度[10];延迟期,随着慢性血窦内的造影剂浓度升高,病灶呈现出高密度,为FNH的特异性表现FNH中心瘢痕呈延迟强化能够与肝血管瘤中心瘢痕及HCC区分,后两者基本无强化,各时期均呈现为低密度。本研究结果显示,CT平扫发现,FNH分布于肝脏包膜下的比例较高,HCC具有较高的门静脉癌栓及肝硬化比例。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显示,FNH病灶内星芒状中心瘢痕比例较高,而HCC假包膜比例相对高一些。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FNH的多种影像学特征。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肝脏FNH的影像学特征,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表2 FNH和HCC的CT扫描特征的比较(±s)

参考文献

[ 1 ]吴燕京,张月宁,李鹏等.19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中华消化杂志,2015,35:95-98.

[ 2 ]Coelho R, Rodriguez S, Rodrigues-Pinto E, et al. 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Complicated with Inferior Vena Cava Stenosis: a Clue for Etiopathogenesis. J Gastrointestin Liver Dis, 2015, 24:383-385.

[ 3 ]张鹏,杨小勇,李文美,等.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3例临床分析.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5, 35:204-206.

[ 4 ]Moreno Medinilla EE, Escobosa Sànchez O, García Hidalgo L, et al.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A diagnosis to consider in a hepatic mass. An Pediatr (Barc), 2015, 83:347-349.

[ 5 ]杨光,夏辉,王冰,等.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和治疗.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655-656,659.

[ 6 ]Francisco FA, Araújo AL, Oliveira Neto JA, et al. Hepatobiliary contrast agent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focal hepatic lesions, pitfalls and other indications.Radiol Bras,2014,47:301-309.

[ 7 ]侯明劲,李小军.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延迟强化12例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024-3025.

[ 8 ]Scialpi M, Pierotti L, Gravante S, et al. Split-bolus versus triphasic 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a case report. J Med Case Rep, 2014, 8:425.

[ 9 ]Kim MJ, Han SY, Baek YH, et al. A case of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with growth prog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Clin Mol Hepatol, 2014, 20: 392-397.

[10]Bhoil A, Gayana S, Sood A, et al. Hybrid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sulphur colloid scintigraphy in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World J Nucl Med, 2013, 12:124-125.

(本文编辑:赖荣陶)

(收稿日期:2015-12-18)

·临床与基础研究·

猜你喜欢

局灶结节性低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诊断表现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姜兆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巨大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报告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先进控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