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探究
2016-07-27黄莹
黄莹
【摘 要】分析在翻转课堂中应用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选取南宁市卫生学校助产专业两个班共150人进行传统授课模式和翻转课堂模式的授课实验,探索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57-02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中职毕业人才,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各专业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课程改革。2008年美国高级数学教师戴维·彭罗斯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并成功地将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中,此后,微课逐渐被应用到许多课程改革中。
微课区别于我们平时所上的一节课,它是提炼出一个或者两个知识点,制作成几分钟的教学视频,特点是内容精练、时间较短、视频容量小、学习目标明确等。微课可以满足学生按需学习、移动学习的需求,能在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强化、课后巩固的自主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计算机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原有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动手操作能力弱,注意力不易集中,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要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专业术语多、操作性强的课程实属不易。
传统的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模式是,课堂上教师用操作演示法讲授新课,然后学生再上机操作练习,教师答疑点评总结。笔者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多年,经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教师根据经验或者课本占用大量的时间来授课,师生互动欠佳,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造成基础好的学生缺乏动力,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效果不好。由此可见,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二、微课在翻转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
信息化时代,许多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覆盖,而且收费低,中职生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并安装QQ、微信、微博等网络应用,具备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微课翻转课堂的基本条件。教师可以将精简的知识点制作成容量小的微课视频,上传至学生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也可以上传至学校网站或相关信息平台,使学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手机从网上下载观看,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观看或反复观看,使传统课堂得到延伸和扩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有利于调整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放在课下,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安排执行知识的学习、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其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更有效。翻转课堂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外完成知识的学习,“信息传递”过程由学生在课前借助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完成,“吸收内化”过程则由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完成。课堂上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拓展知识,很好地解决了中职业学生的层次问题,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实践
笔者对所任教2015级助产专业两个班共150人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翻转课堂的实验,其中2015级助产1班是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15级助产2班是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表1是两个班级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
从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将“信息传递”环节从课堂中移到课堂前。笔者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任务3.3收发电子邮件”这一内容为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如下:
(一)课堂前,知识传递
1.教师分析教材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微课视频,导学学案。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申请邮箱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发送电子邮件,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电子邮箱地址的组成。因此笔者制作的微课视频包含“申请电子邮箱”和“收发电子邮件”两个内容。导学学案为word文档,内容有常用的电子邮箱网址、邮箱地址分析,邮箱申请步骤,邮箱发送步骤。教师把微课视频和导学学案上传至班级QQ群和班级教室电脑供学生自学,并布置相关任务,认识电子邮箱地址的组成,记录常用的邮箱网站,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在课堂上给教师发一封电子邮件。由于每个学生都有QQ号,但不是所有学生都使用过QQ邮箱,因而教师特别提示学生激活自己的邮箱,获取自己的邮箱地址。
2.学生在课堂前的课余时间自学教师发布的微课视频,有疑难的问题可以相互探讨也可以借助网络工具学习。
(二)课堂中,吸收内化
教师经过开学前的调查问卷和学生几次课练习结果,按层次把学生分成7个组,每组11人,由一名较强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在完成自己任务的情况下监督组内同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协助教师指导本组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
课堂教学环节一(15分钟):教师导入,让学生体会电子邮件比传统邮件更快捷方便,布置任务1:学生申请邮箱或使用自己已有的邮箱给组内同学互发邮件,回复邮件,邮件的主题是“同学,很高兴认识你”,邮件的内容是你想对她说的话。在这个过程中操作不熟悉的学生可以再次观看教师存储在电脑中的微课视频和导学学案,也可以与同学、教师交流。组长协助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教师重点帮助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
课堂教学环节二(15分钟):小组协作竞赛。任务2:每位同学运用上一次课“获取网络信息”中学到的知识,在学校网站中到学校校徽的图片,把图片作为附件添加到电子邮件中,并发送到教师邮箱中,邮件主题为“小组号+姓名”,邮件的内容是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小组内每位同学都完成的组按时间完成排名依次获得不同分数的加分。小组竞赛的方式实现了师生、学生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环节三(5分钟):教师展示收到的邮件,表扬完成情况好的小组。总结点评,总结同学们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地址不正确、主题不明确、附件过大的问题,并提醒不能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
课堂教学环节四(5分钟):学生获取课外作业。教师给每位同学发一封邮件,课外作业就在邮件的附件中,学生需要下载并打开附件才能获知课外作业的内容。课外作业为:请你给你敬爱的其他老师发一封电子贺卡。
这堂课两个班级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任务的情况对比如表2所示。
对照班的课程安排是教师讲授新知15分钟,学生一个任务15分钟(任务是给教师发送带有学校校徽作为附件的邮件),教师点评总结5分钟,用邮件布置作业5分钟。在整个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多,学生反映接受不完所有内容,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基础好的同学很快可以完成任务,而基础差的同学需要时间消化新知识,再应用教师教授的技能完成任务,虽然在第二个课时的时间也能完成任务,可是明显课堂效率不高。从表2的统计表也可以看出两个教学模式之间的教学效果差异显著,实验班的任务完成率高于对照班十几个百分点,对照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占用大量时间指导基础差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缺乏沟通,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后没事做,基础差的学生完成得很慢甚至没有完成。实验班中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学习主动性高,有更多的动手时间,基本都能完成任务,课堂气氛活跃。
经过一段时间翻转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实践证明,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中实施翻转课堂是可行的。
四、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教学启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少部分缺少主动学习能力的学生没有按要求观看微课视频,导致在课堂上的练习比较被动,这需要教师的监督以及制作更简单有趣的微课视频吸引学生的主动学习。二是学生在翻转课堂上的操作时间增加,基础好的学生较快完成后出现没事干的现象,教师应该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和未来职业岗位要求设计更合理的任务练习,按照学生层次制定练习内容,照顾所有层次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制作微课的教学辅助资源。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同时包括与这段教学视频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内容,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但这些好的教学辅助资源并不是一个教师信手拈来的事情,虽然网上也有些已经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但并不完全适用于每个课程,因此建议学校承担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合作制作一系列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微课教学资源,大家相互协作,各取所长,集思广益,一定能制作出完整的能给学生带来良好学习效果的微课教学资源,让中职计算机课堂更精彩,让学生获益更多。
【参考文献】
[1]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2]罗佳令.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7)
【作者简介】黄 莹(1983— ),女,崇左市大新人,南宁市卫生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及医学信息技术教学。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