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困境及策略
2016-07-26张哲,曾彬
张 哲, 曾 彬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困境及策略
张哲, 曾彬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初任教师专业成长困境的研究现状,结合幼儿教师实际情况设计访谈问卷,对40名幼儿园初任教师进行专业成长困境的调查,将初任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困境分为教学活动、班级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困境和教育科研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为若干个子项目。调查发现,幼儿园新教师普遍存在专业成长困境,为帮助幼儿园初任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困境;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幼儿园陆续建立,新任幼儿教师的数目也在增加。幼儿园初任教师是指刚刚进入幼儿园参加工作尚未完全适应幼儿园教学、生活的新教师。初任教师入职的最初几年是他们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期。这一阶段不仅决定着他们今后的职业倾向,而且影响着他们今后的专业发展。[1]因此,重视初任幼儿教师面临的专业成长困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迫在眉睫。本研究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教学活动、班级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困境和教育科研等五个主要方面分析初任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困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策略,有效促进幼儿园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保证幼儿园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调查了来自四川省南充市幼儿园初任教师40名。其中女教师37名,男教师3名;本科学历30名,专科8名,中专或高中学历2名;在公办幼儿园任职的8名,在私立幼儿园任职的32名;有教师资格证的共12人;在托班工作的教师3名,在小班工作的教师10名,在中班工作的教师16名,在大班工作的教师11名;其中38名新教师表示其所在幼儿园有针对新教师的培训。
本研究设计访谈问卷调查40名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困境,访谈分为教学活动、班级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困境和教育科研五个方面,每个大的项目之下又分为若干个子项目。通过以上各方面调查分析了初任教师各方面的困难程度。研究说明幼儿园初任教师普遍存在专业成长困境。
二、研究结果分析
1.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2]本研究将教学活动划分为了课程设计、教学环境、课程实施和活动评价四个部分,探讨初任教师在教学活动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
(1)课程设计。由表1可知,在课程设计方面,65%的初任教师认为课程设计是比较容易的,他们普遍认为幼儿园课程设置有固定的模式,只需根据孩子的兴趣或者是季节环境的变化稍加改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本研究认为虽然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我们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提倡的是弹性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有所创新而不是一成不变,更不能只按照固定模式,这是初任教师值得思考的重要一点。10%的新教师认为课程设计比较困难,他们普遍认为课程设计的难点在于创新,也有教师更加擅长艺术类课程的设计。同时,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对于这些初任教师而言,了解幼儿学习发展的特点以及个别差异,并按照这种特点和差异来设计方案是存在困难的。
表1 教学活动困难程度表
(2)环境创设。有40%的新教师认为环境创设是比较容易的,25%的新教师认为困难程度一般,30%的新教师认为环境创设有一定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个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大多主题相近,缺乏新意,很难推陈出新。第二,环境创设要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相一致,新教师对于幼儿的发展特点会比较陌生,这一点把握起来有些困难。第三,对于同样的环境创设不同的幼儿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认知和理解,幼儿也不可能准确理解教师环境创设的意义。
(3)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教学活动各部分中令所有初任教师感觉困难程度最大的。90%的教师认为课程实施很困难,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新教师自身经验不足,无法很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加上突发状况多,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而且各个教学环节层次不明,不能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二是孩子年龄偏小,注意力很难集中,新教师明显感觉到一个班级的幼儿理解和表达能力差异很大,无法确定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消化课堂内容,对于这样的差异一直不能有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三是新教师上课经验少,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衔接语言生涩,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教师说道:“我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应该重视孩子的自主性和天性的发展,不能是枯燥地一味守秩序讲规范,我一开始会尽量想办法让课程变得有趣,比如出示一些能抓住孩子兴趣的东西,设置一些活泼的活动环节,让他们自己动手等。可是到真正的实施起来才发现这样的方式让课堂的秩序变得更加混乱。”
(4)活动评价。45%的初任教师认为难易程度一般,25%的教师认为比较困难,具体表现在教师在自我评价方面有自己的思维定式,当局者迷,不知道应该从何改进,而对于他人的评价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切合他人的思维模式和目标期望。
2.班级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本研究中班级管理主要从教学管理、区域活动管理、户外活动管理和饮食午休管理四个方面阐述。刚刚进入幼儿园任职的教师都希望能够获得幼儿的喜爱,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建立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也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幼儿一日常规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实施。初任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样的矛盾,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表2 班级管理困难程度表
由表2可知,初任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困难程度最大,67.5%的初任教师认为教学管理比较困难,25%的初任教师认为教学管理相当困难,本研究认为教学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教学管理应该遵循教学活动化和活动游戏化的原则,从健康、科学、语言、艺术和社会五大领域着手,杜绝生搬硬套,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等现象。许多初任教师不能很好理解上述教学管理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所偏差,造成困扰。(2)在幼儿园教学中不仅要面向全体幼儿,还要关注到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不同兴趣特长的幼儿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提供不一样的平台才能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新教师由于还不熟悉幼儿特点,加之一个班级幼儿人数众多,在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方面往往会有所欠缺,这对教学管理的顺利实施也存在一定影响。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余的一项重要活动形式。区域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兴趣性,也能使幼儿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在研究中发现,40%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有些幼儿园由于经济条件导致资源不足,影响了区域活动的开展,使得活动内容单一,许多材料和玩教具需要教师自己制作,无形中给新教师增加了负担。还有教师反映很重要的一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懂得分享,总是对别人的东西感兴趣,争抢玩教具,不能按秩序进行活动常常造成不愉快的情绪。这也是幼儿园中同伴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中幼儿园班级管理还包括户外活动、饮食午休等日常生活方面的管理活动。研究中调查的初任教师普遍认为在以上这些管理方面困难不大,只要幼儿熟悉并掌握了班级一日常规中的环节,根据教师的口令就能使日常活动顺利规范的进行。但是有教师反应每个班都有情况特殊的幼儿需要另当别论,进行个别的照顾。每一个幼儿教师,尤其是尚未完全熟悉工作的新教师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保证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是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
3.人际关系
对于幼儿园新教师而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保持身心愉快,获得自信,建立良好的沟通,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促进幼儿园健康有序的发展。幼儿园初任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初任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初任教师与老教师的关系、初任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关系。
表3 人际关系困难程度表
由表3可知,以上三方面中困难程度最高的是初任教师与老教师的人际关系。40%的初任教师认为和老教师相处起来比较困难,17.5%的初任教师认为与老教师的关系相当困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老教师会让新教师干许多琐碎的事情,新教师本来就不熟悉环境,做起这些事情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二是新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会有老教师提出“干涉意见”,使得原本计划好的工作安排被打乱,从而产生矛盾。有教师说:“有一次我上同样的两节课,第一节课时没有老教师在场,我按照自己设计的课程模式上完一节课,感觉效果不错,课堂气氛也很好,孩子们都很喜欢。第二节课时我们的教研主任来给我配课,她之前上过这节课有一些自己的方法,她会一直提醒我下面该做什么、用什么教具,我的思路完全被打乱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结果一堂课上得特别混乱。课后我们都很不愉快,她觉得我没有认真备课,态度不端正才把课上成这样,我也没办法解释,最后我还受了处分,感觉很委屈。”其实老教师的“干涉意见”并非是毫无作用,这些建议很多都是从他们工作多年的经验中反馈得到的,他们的建议也是希望新教师能尽快适应工作,而新教师也有自己的工作计划,他们也需要在摸索中积累经验、获得成长,这两者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在本研究的访谈中类似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些或多或少总会影响新教师的发展。
初任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关系也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点。本次研究发现有25%的新教师认为和幼儿家长的交流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家长对新教师会有矛盾的看法,一方面他们很喜欢年轻教师的新鲜和活力,希望孩子也能受到感染,另一方面又对新教师的信任度不够,怀疑新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有教师反映个别家长总是希望教师的注意力都在自己孩子身上,不理解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幼儿,这让教师很为难。还有些家长过于细致,会抓住一些像剪指甲、饮水量不足之类的小事不放,这给本来就不熟悉工作的新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4.心理困境
国内外诸多研究都显示初任教师普遍存在一些如角色定位、心理落差、职业倦怠等心理困境。“角色”是指一个人的身份,也可以说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占据该地位后派生出来的相应的行为模式。
新入职的初任教师大多刚刚走向社会,心理上不能很快地接受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无法建立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本研究显示75%的初任教师感觉不能很好地进行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主要原因是突然出现了一个较大的角色转变却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复杂而且琐碎,幼儿的问题又很难处理,新教师很难迅速适应角色。
本研究对初任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也进行调查。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的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惫,精力衰竭的症状。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会出现身体和情绪上的不良反应,由于压力过大无法进行正常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本研究发现40%的初任教师感觉有轻微的职业倦怠现象,主要是由于压力过大和现实落差引起的。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都希望在工作中能够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自我满足,然而复杂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压力使他们无法得到“回馈”,他们会出现强烈的心理落差感和自卑的情绪,对教学工作感到失望甚至是放弃自己的专业。有教师说:“之前我对幼儿园的工作抱有很大的期望,后来逐渐发现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幼儿园工作的责任重大,需要花费太多精力,还需要占用私人时间,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不能应付正常开销,现在常常会觉得很茫然,该不该选择幼儿教师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
5.教育科研
幼儿园的教育科研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课题研究不仅能使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高,也能使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本研究将幼儿园教育科研的调查分为制定教研计划课题、同事间业务交流、公开观摩课评课和教研工作总结四个方面。
表5 教育科研困难程度表
由表5可知,50%的初任教师认为制定教研计划课题比较容易,调查显示本科学前教育的新教师比其他学历的新教师在这方面能力更强,与其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量不无关系,他们能够更好地因地制宜设计教学计划,进行课题研究。同时,新教师也能给幼儿园带来新的想法和创意。60%的初任教师认为同伴间的业务交流也是比较顺利的,特别是新同事之间都愿意交流和分享工作经验,也有教师反映和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在沟通上或被动或尴尬,他们似乎害怕被超越总是不愿意给新教师传授经验,新教师向她们请教时也似乎是有所保留。
观摩课评课是很多幼儿园实行的考核教师的方式。65%的初任教师表示准备幼儿园观摩课评课是比较困难的,17.5%的新教师认为公开观摩课相当困难。现在许多的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幼儿园对教师实行淘汰制,定期会举办技能大赛或者公开课比赛,成绩靠后的教师会被扣工资,严重的甚至会被淘汰,这对于新教师来说实在是不小的压力。一位教师这样说:“在我们幼儿园每个月都会有观摩课比赛,所有的教师都会参加并且对我们的成绩进行排名,我们和老教师在一起会显得一点优势也没有,观摩课的时候总会很紧张害怕落后。”在说课的过程中还会掺杂着对幼儿教师技能方面的考验,如钢琴舞蹈等,这也是许多初任教师感觉困难的地方。研究发现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的专业技能都是本科或者专科期间学习的,学科技能明显薄弱,不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
最后在教研工作总结方面绝大部分的教师表示没有太大困难。教研方面新教师能及时从课堂氛围、幼儿感兴趣程度和老教师建议中及时得到反馈,总结自身不足,进行改良和创新,新教师也能在教学设计方面能融入自己的想法,为幼儿园带来新鲜活力。
三、结论与应对策略
1.结论
本研究发现在对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困境的调查中,新教师的教学活动、班级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困境和教育科研五个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
调查显示教学活动的四个子项目中课程实施的困难程度最大,主要由于课堂突发状况频繁、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新教师缺乏授课经验等原因导致不能很好完成教学目标;班级管理方面课堂管理的困难程度最大,主要表现为新教师不能熟练地组织好课堂活动;人际关系方面调查研究显示与老教师关系处理起来最为困难,主要矛盾为老教师的“干涉意见”;在心理困境的两个方面中初任教师明显感觉角色定位不准确,还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状况;教育科研方面新教师普遍认为公开观摩评课困难程度最大,主要由于新教师缺乏自信以及经验不够。
在综合分析比较了教学活动、班级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困境和教育科研这五个大项目后发现,其中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的困难程度最高,在这两个项目之下课程实施和教学管理困难程度最大。在课程实施方面新教师应做足准备工作,切合实际调整和选择课程,发挥教师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幼儿的自主性,应为每位幼儿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新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反思,完善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维护好课堂秩序,总结经验努力提升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新教师要结合幼儿园的园本文化和保教结合的原则,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渗透到各个领域,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应对策略
(1)高校应为初任教师入职提供准备工作。我国师范教育的体制依然沿用着传统的培养模式,集中体现在缺少让学生与实际的教育教学环境相衔接的重要环节。特别关注使师范生获得大量的学科知识,而忽视足够的教育教学技巧以及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获得。[3]除了毕业实习,一般都是去见习,这样的学习往往都是走马观花,并不能真正对幼儿园有所了解。因此,改革高校的实习活动显得十分必要,实习应该真正成为学生课业的一部分,将实习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大实习的强度,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首先,高校除了正常授课和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授课之外,应由专人负责组织管理学生的实习活动,将学生的实习落到实处。定期组织不同内容形式的实习工作,让学生感受幼儿园工作的各个环节,真正地参与其中。实习后针对学生和幼儿园回馈的主要问题进行整理探讨,设置出适合学生的应对策略并进行个别指导培训。其次,高校应与幼儿园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渠道,并且能够跟用人单位及时沟通,了解社会需求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以缩短初任教师入职后的适应期,让他们能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2)幼儿园应支持新教师工作。幼儿园在新教师入职之前通常会以培训的形式向其介绍幼儿园的文化环境、教学理念以及工作制度等,让初任教师对自己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做好入职前的心理准备。除此之外,幼儿园应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帮助初任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第一,幼儿园应给每一位初任教师配备一个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技术性指导,也需要对新教师有情感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关心和支持,让新教师建立信心,尽快融入工作环境。指导教师指导的意义不是让新教师学会一味的模仿,而是要从老教师的经验中取长补短进行创新,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经验的老教师和初任教师之间的指导关系必须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参与的双方都能从中受益[4]。初任教师能够学习到老教师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经验,老教师也可以从新教师身上获得启发。
第二,幼儿园方面应在初任教师入职初期根据教师自身特点为其设定一个短期目标,目标应该由易到难逐步将幼儿园各项工作融入其中,让初任教师根据目标内容逐步适应各项工作。在此期间幼儿园应尽量减少初任教师的工作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观摩学习,总结反思。同时,让初任教师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会议决策和活动中来,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工作中,培养其责任心,树立集体观念。幼儿园老教师和领导应该多关心初任教师,给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创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
(3)初任教师应实现自我成长。初任教师要克服自身困难,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仅靠学校的努力和幼儿园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专业成长困境,离不开初任教师自身的努力。首先,幼儿园初任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带着对幼儿的热爱积极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坚定信念,相信自己,不懈怠,不气馁。其次,要不断学习,把探索实践经验放在学习的第一位。多听课,听不同老教师的课,备课时分析每个人身上的特点,学会取长补短,总结经验为自己所用。多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多问问题,虚心求教。在工作之余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勤奋严谨的态度来要求自己。
初任教师实现自我成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反思。反思意味着初任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判,在不断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反思自己原有的经验与认知,尤其是面对挫折与批评时,更要摆正心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5]。初任教师应该认真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每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并征询指导教师的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初任教师在工作中要与同事领导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保持身心愉快,避免将不良情绪掺杂到工作当中影响工作效率。
电子档案袋是良好的工具媒介。初任教师电子档案袋是采用多种媒体形式来收集自己在专业成长的各个方面的相关资料,用来记录和反应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6]。电子档案袋不仅仅是初任教师的成长记录,也是促进教师自我的反思,建立教师同行交流的平台。每个教师都有个体差异,所以对一个具体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电子档案袋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教师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从而取长补短,思考自身的不足。电子档案袋还能对初任教师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教师对收获的整理、对困惑的追问、对感悟的书面表达无不是初任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主动审视。[7]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初任教师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好习惯,还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给每位幼儿教师尤其是初任教师建立电子档案袋,记录自身成长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路晨,赖祥伟.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1).
[2]曾令格,禹明,陈坚.中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3]潘妤妤,杨明宏.初任教师专业成长之心理困境[J].教学与管理,2011,(7).
[4]李学书.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障碍和解决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8).
[5]任学印,孙启林.教学指导: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国教育研究,2004,(8).
[6]路晨.幼儿园初任教师的工作困扰及其对策[J].教育导刊,2013,(9):54-57.
[7]李莉.电子档案袋—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教师教育,2011,(12).
责任编辑:郑诗锋
收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5SB0092)
作者简介:张哲(1990-),男,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5-0098-06
On Professional Dilemma and Coping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Beginning Teacher
ZHANG Zhe, ZENG Bin
(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Nanchong 637009,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research on dilemma of beginning tea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conducts a survey on the dilemma of forty beginning teachers combin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This survey categorizes the professional dilemma of beginning teachers into five aspects: teaching activities, class managem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sychological predicament and education research, in which every aspect has several sub-projects of its own. The survey finds out the common professional difficulties facing beginning preschool teachers, thus providing relevant solutions to help kindergarten teachers achie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beginning teachers in the kindergarte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lemma; solution
曾彬(1970-),女,四川隆昌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