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的防治

2016-07-25俞为荣

科学生活 2016年7期
关键词:神经病糖尿病足伤口

俞为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供应充足,体力消耗减少,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升高,相应的“糖尿病足”也日趋多见。搞好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有利于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足。

《科学生活》:什么是糖尿病足?

俞医师: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足部血管神经病变,进一步诱发皮肤及深部软组织和骨骼等损伤、坏死或感染的病变。如有感染,可能危及生命。最好的预防措施是规律饮食及科学合理用药,控制好血糖。

《科学生活》:糖尿病人下肢血管病变有什么表现?如果血管发生病变该怎么办?

俞医师:多年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容易发生下肢血管(多为动脉)狭窄或堵塞,造成下肢血液供应不足。轻者长时间走路后会发生小腿或足部肌肉疼痛,严重者身体不动也会疼痛。如果是末端的小血管堵塞,可能引起足趾发黑、坏死、干瘪,坏死范围可能逐渐扩大。如果是肌肉疼痛,应先请血管外科医师诊治,检查血管,必要时手术再通血管,术后严格按医嘱服药,否则容易再堵。

如果足趾发黑坏死了,是干瘪的,边缘皮肤没有红肿,没有渗液,不一定需要手术。但应保持清洁,避免用水浸泡,消毒剂使用的频率也不宜过高,以免导致皮肤“过敏”。如果边缘皮肤红肿,有渗液,提示有感染,则需早去医院就诊,以免感染扩散;并需抬高足部,以免加重肿胀及感染。

《科学生活》:糖尿病人的足部神经病变有何表现?如果发生了神经病变该怎么办?

俞医师:足部的神经分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植物神经。运动神经病变可使肌肉萎缩、韧带挛缩,而使足变形,部分骨头突出,容易磨损皮肤,挤伤软组织。感觉神经病变后,皮肤等出现损伤也感觉不到痛,不会因伤而休息,从而使得伤势加重,诱发感染。植物神经病变了,可使足部出现发汗及分泌皮脂障碍,容易使皮肤干裂损伤;此外,神经有调节伤口愈合的作用,病变了伤口愈合也会发生困难。

对于有神经病变或感觉障碍的患者来说,应每天检查足部,以便及时发现微小破损,及时处理;避免使用暖手宝等长时间取暖,以免烫伤。如有足畸形,则应穿宽松的鞋子,在骨头突出的部位垫上软垫子,避免磨损;行走时间不能太长。如果皮肤干裂,则应常涂抹润滑油(如婴儿润肤油等)。

《科学生活》:糖尿病足感染有什么特点?

俞医师:糖尿病足感染后,往往可以看到的皮肤伤口小,红肿范围大,皮下病变的范围大;感染进展迅速,伴有恶臭;毒素吸收多,全身症状重;精神差、胃口不好;化验结果常显示心脏损害指标高、白蛋白低、血白分高、电解质紊乱等。由于皮下组织病变严重且界限不清,多需多次手术切开清创引流,再植皮或皮瓣修复伤口。严重者需截肢。由于该类患者常合并血管病变,小腿肌肉缺血,愈合困难,多适合在大腿截肢,故需住院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合并心肺肾等脏器的严重并发症,可能难以耐受麻醉而失去手术机会。

猜你喜欢

神经病糖尿病足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越测越开心
伤口“小管家”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