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竞赛与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耦合关系研究

2016-07-25陈鹭洁厦门华厦学院厦门361012

电大理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陈鹭洁厦门华厦学院 (厦门 361012)



职业技能竞赛与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耦合关系研究

陈鹭洁
厦门华厦学院 (厦门 361012)

摘 要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既能保证职业院校在职业技能竞赛上屡次获得奖项,取得成绩,又能实现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职业技能竞赛与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耦合关系进行探析,证明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技能竞赛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耦合关系

1 问题的提出

职业技能竞赛举办的目的,是通过竞赛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在实践中,许多院校的做法却与职业技能竞赛举办的初衷相违背。具备表现为:第一,只追求竞赛成绩、重视奖牌,忽视正常教学过程。第二,突出“精英教育”,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培养。

如何才能使职业技能竞赛基于全体,达到常态呢?本文将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职业技能竞赛与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耦合关系进行探析,从而证明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职业技能竞赛的有效性。

2 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业务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总学时量,确定每一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毕业的最低总学分。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如下:

2.1 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是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其核心是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能力则具备实践应用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变化。

2.2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应迥异于传统“三段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纵向体系,而应是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为中心的横向体系——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设置为公共基础课、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5大模块。公共基础课及任意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科基础科、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专业素养及专业技能;实践类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3 考核方式

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方式具有灵活性。具体表现为:第一,改变以期末考试笔试的传统方式,可采用口试、实际操作、实习基地现场考核,也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考核方式;第二,实行学分替代的方式,如学生取得了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或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证书等,都可获得相关的替代学分,通过累计获得毕业的资格;还有就是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如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奖项也可视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替代学分。第三,实施奖励学分,如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第四,引入德育行为学分,将学习纪律、德育活动纳入学分考核体系。

2.4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是指教育者使培养对象参与到一系列的认知和时间活动的载体。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途径最大的特点是自主选课和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兼顾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的差异性进行自主选课,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学分制也是弹性学制,学生和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或者顶岗实践企业的具体需求对学习时间和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

3 职业技能竞赛概况

3.1 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

国务2005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职业院校要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2008年教育部发起并联合其他部委在天津举办了首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截止

2015年大赛已经成功举办8届。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是我国目前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赛事,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的局面。

3.2 职业技能竞赛赛项内容及考察职业能力分析

以2015年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内容为例(见表1所示),分为理论知识测试、仪容仪表展示、中餐主题宴会设计、现场互评、插花、英语口语测试六个部分。职业技能竞赛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分析职业技能竞赛赛项内容,可以归纳各赛项所折射出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职业标准和技能要求,而这些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表1 2015年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内容及对应职业能力

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标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是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熟练规范的技能操作,及其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4 职业技能竞赛与学分制培养模式耦合关系探析

4.1 学分制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技能竞赛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以旅游管理为例,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岗位需求、技能熟练、理论扎实、职业态度良好且具备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高低。在学分制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赢得成绩的可能性较高。

4.2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符合技能竞赛赛项内容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颠覆了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将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为公共基础课、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5大模块,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职业技能竞赛的赛项内容,对职业技能竞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设置《酒店管理概论》这类的学科基础科,《餐饮服务与管理》专业课,使得学生获得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能够通过理论知识测试的考察;设置《餐饮服务实训》、《酒店工学交替》等实践类课程,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操作能力,能够通过实操部分的考察;设置了大量的选修课,如《宴会设计》、《插花技艺》《酒水服务与管理》等课程,使得学生拥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还有《大学英语》、《商务沟通与礼仪》等大量的公共基础课,使得学生提高基本业务素质水平;最后,还有大量的选修课,例如《美学基础》《饮食文化》等,而这些使得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在学分制课程体系的培养下,学生在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时,就不会再出现那样的境况,各单项技能娴熟且能够较好地完成,但由于缺乏基本业务素质训练,综合素质水平不高而表现出的慌张和不自信。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将竞赛赛项内容融入到常规教学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4.3 职业技能竞赛是学分制人才培养评价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的积极性每况愈下。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技能竞赛的奖励没有和相对应的配套激励措施予以挂钩;其二,由于技能竞赛的赛前培训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而传统的学生在参加比赛前要经过一番历练,但是技能竞赛的奖励并没有和相对的配套激励措施予以挂钩,导致选手的参赛积极性不高。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考核方式具有灵活性,并且学分可替代,学生在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后,可以予以一定的替代学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职业技能竞赛也就真正地起到了检查院校教学成果的作用,成为衡量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4.4 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保障职业技能竞赛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将校企合作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也会与企业接触,用实际职业标准引领职业技能竞赛,从而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这样将职业技能竞赛与日常职业教育相衔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与此。

5 结语

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技能竞赛影响作用很大。既保证了院校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奖项,赢得成绩,又能实现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厦门华厦学院旅游管理自2012年考试采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后,在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奖项不计其数,成绩都是有目共睹。与此同时,同学们越来越积极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中去,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企业的用人评价也在不断提高,而这些都反映了学分制在实现职业技能竞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上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霞露.酒店职业技能大赛之价值探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49-51.

2]何仁芳,卢丽宁.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专业建设时间创新——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0):39-42.

[3]祝晔.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72-75.

[4]钟小鹏,刘葆.从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看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巢湖学院学报,2015(1):157-160.

[5]杨柳春.学分制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效性应用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41-44.

[6]安乐.基于学分制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2(5):125-126.

[7]王艳艳.职业技能竞赛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2(6):118-119.

(责任编辑:兴安)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319(2016)02-00028-03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
高职教育协同创新下的职业技能竞赛研究
职业技能竞赛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职业技能竞赛对两岸高职教育的影响
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
基于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指导的高职院校教师
职业技能竞赛对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导向下《影视后期制作》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职业技能竞赛对专业教学的促进
创新职业技能竞赛管理 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