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有幸福感的老年人

2016-07-25宋志颖美国颐家养老集团董事长幸福中国香港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老干部之家(健康) 2016年4期
关键词:马丁大妈幸福感

文 宋志颖 美国颐家养老集团董事长、幸福中国(香港)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做个有幸福感的老年人

文 宋志颖 美国颐家养老集团董事长、幸福中国(香港)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什么是幸福

幸福,在中国已经是一个热词。那么对“幸福”是怎样理解的呢?幸福,从狭义讲,是人们心理层面的某种需求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觉。从广义上来说,幸福是人的生命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开发,生命品质得到很好保障之后,所获得的自豪、自信,以及内心安宁、精神愉悦的生命状态。所以,幸福不光是一种情感品质的标准,更是人的生命品质的标准。

美国幸福学之父、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对幸福的定义是:一是要有积极的情绪,如快乐、愉悦、满足感;二是要投入,即能专注于某件事,去为之努力,并乐于奉献;三是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人们的尊敬;四是要有意义,即自己所做的事有益于社会,能感到自身的生命有意义;五是要有成就感,即个人的潜力得到开发,优势得到发挥,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并增值。

中美老年人幸福感对比

我是因为父母的健康及养老问题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幸福。父母年纪大了之后,健康状况出了问题,而我们兄妹当时都在国外,没法在父母身边照顾,于是,想找个相关的机构代劳,却发现国内在养老服务领域并不完善。这些让我开始关注中国老人的养老问题,我还想把养老提高到“幸福养老”的层次。老人晚年幸福,才是善终;帮助父母幸福了,才是子女真正的孝敬。

美国老人相对来说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对于他们来说,退休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他们以新的方式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赢得大家的尊重。如当志愿者,参加慈善活动,给年轻人做导师等。对于子女给予的帮助,他们会表示感谢。

中国老人受“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所禁锢,他们往往对子女有很强的依赖,习惯对子女提要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抱怨。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充满哀怨、焦虑、愤懑的老人。所以,中国的老人要想拥有幸福,首先应该从心理、思想观念上改变。

在当今中国,尤其是随着“4-2-1”家庭结构的出现,老人要把自己的幸福压在子女身上已不太现实。子女想尽孝往往是力不从心,老人要体谅子女的不容易,学会更加独立、自主,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丰富。“幸福养老”其实更是一种心态,老人要从自身做起,树立“我的幸福我做主”的养老理念,积极主动地应用幸福养老的知识和技巧来帮助自己养老。

我的幸福我做主

我在美国当心理医生时,曾经负责美国马里兰州几家养老院老人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在那里,我遇到过一些特别的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位叫马丁的85岁老人,是大家公认的老顽童,常常穿梭在养老院里的每一个房间,陪这个下棋,跟那个一起唱歌,遇到腿脚好的老人,有时还来段英格兰舞蹈。他不仅是老年俱乐部的积极分子,也是医生护士们的好帮手。他常说,看到大家开心是让他最开心的事。马丁是我在美国遇到的一位幸福老人。

在我们中国杭州有位整天乐呵呵、热心助人的83岁鲍大妈。她在小区里还设了个“鲍大妈聊天工作室”,社区里夫妻吵架,老人不开心,邻里矛盾,大家都爱找鲍大妈聊聊,是她打开了亲人之间、邻里之间紧闭的心锁。鲍大妈退休后上过三个大学,还拿到了英语的大专文凭。她是我在中国遇到的幸福老人。

从马丁到鲍大妈的故事,我们可以总结出符合幸福养老需求的行为元素:首先是要保持健康,注意适当的养生和运动,有高质量的睡眠;其次是思想上,不要放弃对生命的追求,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巧,愿意接受新事物,那种退休了享清福的思想可能会让老年人走到幸福的反面;三是人际交往积极,有和谐的家庭生活,同时保持足够的社交活动,多结交朋友。另外,就是让自己成为“有用”之人,比如多帮助别人,参与慈善义工活动,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体会到乐趣。做到了这几个方面,老人就比较容易幸福。

幸福养老是门科学。据研究,直接与幸福养老有关的元素至少包括四大板块:政府、社会、家庭、老人自身,只有这四方面有机配合,幸福养老才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说,幸福养老是个系统工程。中国要想彻底解决养老危机,“幸福养老工程”可能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互相搭台,共同建设中国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才能使老人真正实现人生第二春。

责任编辑:徐小妞

猜你喜欢

马丁大妈幸福感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大妈
神笔马丁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大妈一枝花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妈?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维马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