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资讯

2016-07-25

老干部之家(健康) 2016年4期
关键词:医闹菌菇玉米须

健康资讯

健闻

食药监总局:四方面处理好疫苗事件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谈及“山东疫苗事件”时称,党中央、国务院对疫苗监管高度重视,我国有相应的疫苗流通和接种的管理条例。

吴浈指出,山东疫苗的问题暴露出在流通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漏洞。现在食药监总局正会同公安部、卫计委密切配合把山东疫苗的事从以下四个方面认真处理好:一是彻查案件,一定把这个案件彻底查清。据悉,食药监总局在网上已经挂出参与疫苗上游107人和下游193人,接下来对于上下游相关人员的情况要彻查;二是要严厉处罚在疫苗经营过程当中的一些违法违规以及犯罪分子;三是信息公开;四是要补漏洞,疫苗生产流通过程总体规范,疏于制度补制度,疏于监管补监管。

20项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

人社部、国家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要求各地在今年6月30日前将新增的20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各地原已纳入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继续保留。

人社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此次所增加的项目由我国康复医疗、医保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评审确定,涉及肢体残疾康复、精神残疾康复、言语残疾康复、听力残疾康复等多个康复领域,体现了“三个兼顾”的特点。一是兼顾了评定性项目和治疗性项目;二是兼顾了各类康复领域。如肢体残疾的手功能评定、截肢肢体综合训练、精神残疾的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言语残疾的言语能力筛查、听力残疾的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等;三是兼顾了各类人群康复需求。纳入了适用于儿童的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测评、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适用于精神病人的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等。

健谈

事件背景:前段时间,陕西省榆林市一县城发生令人痛惜的一幕:一名怀孕8个多月的孕妇在马路交通防护栏边双腿跪地晕倒,导致脖子卡入护栏身亡。据知情人透露,这名女子头部卡在交通防护栏中间,双手下垂,跪在地面上,身体没有挣扎等肢体反应。事后,警方确认孕妇系当场死亡,并排除他杀。

健谈君:作为城市街道上普遍存在的公共设施,当交通防护栏与命案“相连”,您是不是也惊出一身冷汗?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对街道护栏缝隙进行规范,当前的街道护栏制作标准多是按业内约定俗成的做法,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护栏杀人”事件再次出现——此前,南京、北京也发生过类似悲剧。

过去讲到城市公共管理的安全性与人性化,很多人都觉得过于宏大,但其实所谓的安全性和人性化,都体现在细节当中。粗放的城市管理模式下,我们面对的不光是路面的无常坍塌、井盖缺失、公共厕所难寻,还有可能是不经意间“吞噬”生命的护栏。这些细节平时看似都无足轻重,可是一旦“出事”,却可能造成人们的恐慌,让我们的社会付出无可挽回的代价。

事件背景:国家卫计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司法部等四部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医疗秩序工作的通知》,明确医疗纠纷责任未认定前,医疗机构不得赔钱息事;对多次到医疗机构无理纠缠或扬言报复医务人员的患者及家属群体,列清单重点关注;严格落实实名制预约挂号制度,维护公平就医秩序。

健谈君:很明显,《通知》针对的是频繁发生的医闹事件。

对于医闹,几乎年年都有新举措,但成效似乎并不大。健谈君以为,医闹之所以会愈演愈烈,一方面因为看病难导致患者投入成本过高,一旦效果与期望出现差距,患者就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目前第三方医疗事故仲裁机制的社会公信力尚有缺憾。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医闹频发的根源在于医患之间的缓冲地带没有建立,而一味以“堵”的方式来应对患者的不满和诉求,很容易产生弹簧效应:压得越紧反弹越厉害。

健知

食品谣言们“长”这样

关于食品的谣言越来越多,真真假假的说法也的确常常令人难以分辨。最近,相关研究团队专门针对食品谣言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食品谣言的特征是这样的——

渲染食物恶劣的生产环境和原料肮脏。比如令人作呕的加工环境、带病的牲畜源、寄生虫、添加剂等,引发公众的恐惧情绪。

强调不当的食用习惯将引发严重疾病。“食物相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夸大某些食品的保健养生效果。把普通食物包装成具有强大保健功效的食品,如近几年风靡一时的黑枸杞。

在标题打上“死亡”“疾病”等致命关键词进行恐惧传播。如《天啊!最常吃的水果竟然比砒霜还要毒!》。

以成功人士为目标群体定向传播。如××富翁俱乐部发布的《近期的猪肉还是不要吃了》。

野生菌菇未必好

春天是适合吃菌菇的季节。很多人认为相较于人工栽培的菌菇,野生的菌菇营养价值更高,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会。事实上,野生菌菇和人工栽培的菌菇,除了口感风味不同,在营养价值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而且,如果野生菌菇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表以下含有磷铜等有毒矿物,有时候会严重损害健康。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栽培的菌菇反倒更让人放心。比如说,人工栽培菌菇在产品质量上容易控制:规格大小比较统一,成熟度也更好。另外,人工栽培的菌菇更干净。洗洗就可以吃了,而野山菌里面则有很多沙子,在烹调前一定要洗净。可以将菌柄朝下置于水中,切忌搅动,过半个多小时,沙子自然会沉到水里。

玉米须熬水 能润肤

我们都知道玉米须熬水喝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长期喝可降“三高”。其实,玉米须水不仅可以内服,外用涂抹在肌肤上,也有很好的保湿作用。韩国的科研人员先用玉米须水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发现玉米须水无细胞毒性且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然后,以35名干性皮肤的成年男女为试验对象,工作人员让他们在小臂内侧每天涂抹2次乳液,4周后测定水分蒸发量。结果发现,使用添加1%的玉米须水提取物的乳液,可降低皮肤中水分的蒸发量,使皮肤的保湿能力大大增强。老年人普遍皮肤干燥,可以在洗脸时尝试加入10毫升玉米须熬的水,能起到给皮肤保湿的效果。

猜你喜欢

医闹菌菇玉米须
董帅:大棚里的菌菇王
韦禾菌菇飘香 健康美味护航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Crying Foul
蘑菇点点
玉米须
医闹正式入刑
医闹频发,何“法”来管?
玉米须总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
巧用玉米须治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