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住生病的源头
2016-07-25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 郝万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遏制住生病的源头
文 郝万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郝万山
我经常感叹,从我父亲的爷爷开始,到我哥哥和我都是医生。这几代人不知道看了多少病人,可是病人却越来越多。怎么才能遏制住生病的源头,让大家都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呢?医院不是4S店,如果我们的汽车出了问题,4S店工作人员一定会把我们的汽车修好。但人不是汽车,人一旦得了病就得去医院。医院是什么地方,是“出生入死”的地方。什么叫“出生入死”?你在医院生孩子,生出来了,这叫“出生”。但是有的人真的生病住在医院,最终被送到太平间,这就叫“入死”。我做了这么多年医生,每当看到最后被送到太平间的人,我就感到难受。为什么不能健康地活着享受生活?
中医早就说过,生病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外来的风寒暑湿燥热和具有传染性的疫疠邪气,像病毒性感冒,像2003年的SARS,像禽流感,这都是外来的邪气,这是外因;第二个是各种情绪,怒、喜、思、忧、悲、苦、惊所导致的内生的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循环失常的紊乱;第三个是由于饮食不当、跌打损伤等,这叫外因。对于外因,我们可以很好地预防。唯独内因,情绪致病,却越来越严重。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百病生于气也”,当然这里的“气”,指的是气机紊乱,就是气的运动紊乱。但《内经》所举的导致气机紊乱的九条因素中,负向情绪就占了六条。所以我说“不生气就不生病”是有经典依据的。
负向情绪是什么?就是通俗说的“气”。包括自责、内疚、纠结、羞愧、嫉妒、怨恨、抱怨等等。你看现在有好多人到处都抱怨,看啥都不顺眼。国家怎么这个样子,社会怎么这个样子,单位怎么这个样子……回到家就抱怨,家里人怎么这个样子,抱怨就是一种负向情绪。着急、发怒、路怒症等都属于生气的范畴。人的情绪的不稳定和负向情绪的多发,和身体状况有关。如果你身体本身有些失调,脏腑功能有些紊乱,气血循环不大好,它就容易产生各种负向情绪。
当你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有的时候你意识不到。就是不能控制自己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害的首先是你自己。当然,这类疾病可以用中药来调理,通过和谐脏腑,疏通气血,促进代谢来达到平复情绪的效果。这就叫心平了,气就和了,情绪就好了。
所以说,人的情绪是本能,人能控制情绪是本领。人人都要认识本能,更要不断提高控制情绪的本领。
相关链接
郝万山教授送给中老年人的五句话
“不生气就不生病”,这句话不是妄言,是郝万山教授50年从医经验的总结。出身中医世家的郝万山先生,已七十有余,仍然精神饱满,说话慢条斯理,和蔼可亲。面对他,脾气再大的人也会心平气和。
亲眼看到很多人因为心理情绪不好引致一身疾病。今天,郝万山教授有五句话送给我们中老年人,很有指导意义。后,将原本应当是进入肝脏的门静脉和腹部大动脉直接相通,心脏就立刻胀大而静脉血淤积,动物很快就死亡了,可见肝对血循环量的调节作用是多么重要。情绪不爽、生气郁闷的时候,也会影响肝的疏泄,而出现肝和肝经气滞血结的情况。
4.不生气,就不生病。
情绪是人的本能,但在竞争激烈的生活环境下,人的精神压力自然会增大,于是各种负面情绪会经常影响到人的健康。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嘿!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5.心要静,身要动。
养心、静心、修心、调控意识情绪,本身就是一个养生常识,可惜不被大家重视,所以才会出现“治不好的胃病”、“伴随一生的咽炎”。心静则身安,身安则体健,心安体健则百病少生。动能生阳,阳气旺盛而通达,则气血流畅,肌肉丰满,筋骨强健。心要静,身要动,营养均衡不过剩,这是历代各个门派的养生家提倡的三大法宝。
1.病都是自己作的,不作就不会病。
俗话说:50岁以前人找病,50岁以后病找人。生命的开始就是衰老的启动,养生抗衰老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长期的昼夜颠倒、饮食无节制、运动少,都会引发疾病,这都是对自己身体的摧残,都是在“作病”。现在大家就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养心”,也许是很难做到,但至少是在脑子里有这根弦,能时刻提醒自己也是好的。
2.真正高明的医生并不在医院,在你身体中。
人渴了要找水喝,饿了要找饭吃,这都是人体的自调机能在发挥作用。这不仅是中医的思想,也是现代医学的观点。现代医学之父,2500年前的希波克拉底说:“疾病的痊愈是要通过自身的自愈力,医师只是在旁协助而已。”所以说,真正高明的医生不在医院,而在你的身体之内;最珍贵的灵丹妙药不在药店,而在你的身体之中,就看你会不会利用。
3.情绪不爽,会导致肝病。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把动物的肝脏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