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祖荣《交响音画
——大樟溪》的音乐学分析

2016-07-25

齐鲁艺苑 2016年2期

赵 如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郭祖荣《交响音画
——大樟溪》的音乐学分析

赵如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交响音画《大樟溪》是郭祖荣交响音乐的处女作,也是新中国交响音乐史上的早期作品,其明朗的音乐语言,简洁、清晰的织体,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音乐形象,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而自由的曲式结构、别具一格的节拍形态、民族化的和声语言,则是郭祖荣在民族音调与西方体裁结合上做出的最初探索。

关键词:郭祖荣;交响音画;大樟溪

郭祖荣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我国老一辈作曲家,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不仅创作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声乐器乐室内乐作品两百多首,而且还创作了交响曲二十八部、钢琴协奏曲九部、小提琴协奏曲五部,以及其它大型乐曲四十多部。在这些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中,无论是技术水平、结构形式和规模、乐队的把握,还是在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道路上,郭祖荣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交响音画——大樟溪》是郭祖荣创作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分析和研究郭祖荣早期交响音乐作品,以期了解郭祖荣的创作道路和音乐风格的形成,总结其创作特色和成功经验,为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照。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和影响,郭祖荣其它的大型交响乐曲很少获得演出,郭祖荣作品远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多方面研究和学习郭祖荣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是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音乐的表现及其特点

1954年7月,郭祖荣从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烟台一中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这之前,郭祖荣已经写下了百余首艺术歌曲和几十首钢琴曲。1954年的中秋节到了,接着就是国庆节,全校放假,在静悄悄的校园里,他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浩瀚而湛蓝的渤海,郭祖荣想起了家乡闽江,想起了1948年读高中二年级时,乘小木船在大樟溪逆水而上,远眺两岸青山相映,看大樟溪的纤夫与溪水搏斗的情景。这时,他对于动手创作交响音乐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了,仅仅四天时间,郭祖荣就完成了他的交响音乐处女作《交响音画——大樟溪》[1](P150)(后略写为《大樟溪》)。

《大樟溪》是郭祖荣少有的、具有鲜明的标题性、写实性音乐作品之一。该曲基本上因袭传统的表现手法,明朗的音乐语言,简洁、清晰的织体,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音乐形象,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2],但最使人感到惊奇的是,他的处女作在朴实无华的民族性与西方交响作品创作技法的结合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融合性和娴熟的表现手法,因此,《大樟溪》所体现的民族性,不是简朴的民间音乐的复制或罗列、编配,而是体现在音乐旋律发展、曲式结构、调式和声、和弦结构以及调性发展相互配合时,所产生的交响音乐戏剧化发展与极有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有机而富有创造性的结合上。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在《大樟溪》中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时代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一个民族坚忍不拔的伟大形象。

二、音乐艺术分析

《大樟溪》的曲式很自由,它由主导动机贯穿的、相对独立的五个部分加一个尾声组成,是三部曲式中渗入了奏鸣曲式结构原则的一个单乐章的自由、混合曲式:

ABA1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1-5758-116117—169自由小快板安静的行板B1A2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尾声170-255256-315316-328激情的快板安静的行板小快板

第一部分,快板,4/4拍,D宫调式,其结构类似于奏鸣曲呈示部的主部,只是相对传统的呈示部的主部更长大些,并有较大的展开。第一个段落(第1—57小节),乐曲的开篇既是从弦乐的最低音——倍大提琴开始,旋律从低到高、由远及近、由弱渐强、不断叠加、不断吟咏着的、象征着生生不息奔腾着的大樟溪。这个“激流动机”看似一个B羽调式的属、主进行,其实不然,该动机首先下行小三度后反向纯四度,然后再级进下行至D宫调式的下中音,连绵不绝。其线条简洁、流畅,极富动力。

例1“激流动机”

开篇9小节,不断叠加的弦乐组的九个声部以及后来陆续叠加的木管组的四个声部,将“激流动机”组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洪流,排山倒海,惊天动地。其横向叠加组成的和声结构已达到传统和声中的十三和弦,从而构成了具有现代创作技法意味的“音块”。

例2

“激流动机”的不断展开,不但具有“主导动机”的作用,而且还是其它动机的基础。通过对“激流动机”的压缩和递减,伴随威严的大锣、大镲,引出了不时穿插着的富于英雄气概的“号子动机”。

例3“号子动机”

“号子动机” 极具描绘和具象意义,在全曲的发展中举足轻重,其各种形式的变化出现,又有“核心动机”的意味。当纤夫们的喘息声、呼喊声与“号子动机”连成一片时,整个乐段一气呵成,生动地描绘了纤夫们勇穿险滩与激流搏斗的情景。

末尾,一阵和风吹过,由木管演奏出的“号子动机”转化为柔情的呼唤,竖琴华丽的琶音,带来了一丝的光亮,其为连接段。

第二部分(第58—116小节),4/4拍,快板,转E宫调式。由“号子动机”演化出的“纤夫动机”,其节奏来源于“激流动机”,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纤夫们劳作时的呼号声,此起彼伏。简洁的节奏,下行的音调结合半音变化的旋律,象征着纤夫们艰辛的步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例4“纤夫动机”

接着,在那一声声柔情的呼喊下,引出了一个婉转而又舒展的歌唱性的主题,一个对勇敢勤劳的劳动人民由衷赞美的主题。郭先生说:“这才是乐曲真正的主部主题。”

“号子动机”的闯入,打断了由衷的赞美,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由圆号独奏的、拉长了的“号子动机”回荡在山林之间,美仑美幻,把我们带到鸟鸣啾啾的大樟溪。单簧管与大管相互呼应的云南民歌《绣荷包》旋律片段,是那样的亲切,耐人寻味,此为连接段。

乐曲的第三部分(第117—169小节),3/4拍,慢板,B宫调式,似奏鸣曲呈示部的副部,与第一部分形成一定对比,旋律以七声音阶为主,细腻、柔情、甜美如歌。在小提琴拨弦和颤音的背景中,“副部”主题由双簧管在其柔美、朦胧的中音区开始演奏,由于五声调式中“偏音”的大量运用,导致该段落调性的频频变幻,尽情展现的是大樟溪的美丽色彩。

例5“赞美主题”

接着,“副部”主题含“五连音”的加花变奏,交由小提琴在其高音区上激情荡漾,而后,“副部”主题展开,转入长笛更为华丽、细腻的含“六连音”的变奏加花。频频转换的调性,令人应接不暇。当“副部”主题转入圆号声部的变奏出现时,已是第三部分的尾声,接踵而至的是乐曲的展开部。

第四部分(第170—255小节)3/4、4/4拍,快板,似奏鸣曲的展开部。富于英雄气概的“号子动机”再次响起,发出了“闯滩”的号召,好像在提醒我们:革命尚未成功!一阵阵由“三连音”组成的粗重的喘息音型与后十六音符节奏交织在一起,奋力划桨的呼喊声在钢管组和打击乐器的协奏中,英勇的纤夫豪情万丈。“激流动机”、“赞美主题”、喘息音型纵横交错,风声、水声、号子声此起彼伏,共同掀起了一个激荡人心的全曲最高潮——这完全是对人的精神、人的力量的赞美。高潮过后,疾风暴雨的音流急转直下,最后化成了涓涓细流。由长笛奏出的“号子动机”再次转化的柔情的呼唤,把我们带回再现部。

第五部分(第256—315小节),行板,3/4、4/4拍。有如奏鸣曲的再现部,回到主调D宫调式。在小提琴华美、细腻的音型衬映下,首先由单簧管再现了柔情似水、甜美如歌的“副部”主题。接着拉宽“副部”主题的节奏交由小提琴在高音区上纵情吟唱,旋律百转千回。“号子动机”再一次发出了深情的呼唤,音乐继而掀起了一个辉煌的、色彩斑斓的高潮。在一个充满向往之情的经过句后,再一次响起了云南民歌《绣荷包》旋律片段——是那样的亲切、温馨,情深意长。

最后是简短的尾声,快板,D宫调式,(第316—328小节)共13小节。在颤音大提琴的衬托下,织体与节奏渐渐淡化,“号子动机”渐渐远去,最后消逝在由弦乐和木管纵向构成的“号子动机”的音调中——让思念飘向天际,恰似一幅动人的交响音画,美不胜收。

三、音乐特色

郭祖荣交响音画《大樟溪》完成于1954年10月,其风格明朗、旋律优美、和声简单、结构清晰、通俗易懂的普遍特点,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大樟溪》中自由的曲式结构形式、别具一格的节拍形态、配器语言和结构的爆发力等共同创造的富有个性色彩的音乐形象,民族性的又具现代意识相结合的和声语言,则使郭祖荣对民族音调与西方创作技法的结合做出了最初的探索。

1.五声调式的拓展与富有离调色彩的偏音

在旋律进行上,郭祖荣重视西方传统调性音乐的创作手法与中国民族风格以及中国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强调民族五声性调式的运用并引用民歌旋律片段的同时,大量使用五声性调式的偏音,并常常使偏音的运用富有离调色彩,特别是同主音转调的运用更具民族特色。多变的调式以及浓郁的民族特色,显示出郭祖荣创作上的早熟。

2.民族风格的旋法与西方动机的展开手法

在旋律创作上,郭祖荣吸收传统音乐因素,有意识地用中国五声性音调的特点来创作音乐主题或动机,但是在节奏上则特别强调散文化特征,强调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在旋律发展手法上,郭祖荣以重新创作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音乐主题或动机发展音乐,并以此贯穿全曲,音乐简朴、结构清晰。由主导动机贯穿的、相对独立的五个部分,连绵不断,连环式的歌唱性旋律优美、流畅。西方主导动机的贯穿和承递与民族风格的旋律发展巧妙结合,使得旋律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作品的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3.五声调式和声与具有现代创作技法意味的“音块”

在《大樟溪》中,我们很少看到西欧传统和声的功能进行,取而代之的是以五声性调式和声为主。在传统语汇的基础上,郭祖荣大量加上了各种形式的同根音大、小三和弦的复合和弦和五声性变体和弦。特别是开篇九小节,不断叠加的弦乐组的九个声部,其横向叠加组成的十三和弦,已构成了具有现代创作技法意味的“音块”。而由“激流动机”第一乐节横向旋律构成的结束和弦,其纵向有别于西欧传统功能和声,而是具有与中国民族音调相吻合的风格和声。丰富的和弦色彩,浓郁的民族特色,显示出郭祖荣创作上独特的个性,其色彩斑斓,充满了诗情画意,大胆、粗狂的和声语言,在建国初期,不能不说是一个先驱。

结语

2000年11月20日晚, “郭祖荣交响作品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由我国著名指挥家卞祖善执棒、中国电影乐团演奏,演出了郭祖荣的交响音画《大樟溪——闽江支流纤夫曲》等交响作品。在“郭祖荣交响作品音乐会座谈会”上,著名作曲家王西麟认为,“《大樟溪》的结构、乐队的把握在当时已有很高的水平,是一部水彩画的作品。它的配器语言、结构和乐队的爆发力在当时也是很少见的。可以与马思聪1962年的《山林之歌》相媲美,我认为水平不在其下。如果1956年第一届艺术节上若演奏这样的作品,完全有可能获得第一,因为这些作品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准的作品。”[3]

交响音画《大樟溪》标志着郭祖荣早期交响音乐创作的高起点,也标志着新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林道侃,郑长林.音乐的徘徊[M].哈尔滨:黑龙江文化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

[2]赖登明.郭祖荣交响曲创作评述[J],三明学院学报.2010,(1).

[3]郑长玲.寂寞管弦殷勤弄 交响人生知音多──郭祖荣交响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纪要[J].人民音乐,2001,(6).

(责任编辑:郑铁民)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16.02.006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36(2016)02-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