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护理干预对行综合治脊疗法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16-07-25黄瑛黄培炯武英张晓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糖尿病影响

黄瑛 黄培炯 武英 张晓洁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进行综合治脊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运动护理干预,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增快,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综合治脊治疗的总有效率,增强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关键词] 运动护理干预;综合治脊治疗;糖尿病;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09-12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ype-2 diabetes with comprehensive thiropractice treatment. Methods 100 type-2 diabetics combined with peripheral neuropathy from January 2013 to Octo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0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while 50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xercise nursing intervention,after 8 weeks treatment,th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sensory and motor nerv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70.00%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After treatment,in the two groups,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Exercis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uld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mprehensive thiropractice treatment on diabetics with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enhance th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motor nerve and sensory nerve.

[Key words] Exercise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rehensive thiropractice treatment;Diabetes;Effect

糖尿病是人类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确诊糖尿病后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严重时需要使用胰岛素降糖[1]。血糖控制不良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等[2]。DPN发作迁延反复,西药治疗局限,效果一般,有研究表明中医在治疗DPN方面有一定效果,并且逐渐被临床医生认可[3]。本研究通过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00例,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均给予综合

治脊疗法治疗,分两组后给予不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综合治脊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并且运动护理干预在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更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00例,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标准[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符合下列一项即可:(1)肢体四肢感觉障碍,比如麻木、疼痛、蚁行感等;(2)四肢肌腱反射异常,比如无反射或反射消失;(3)如果肌电图检查显示运动神经(MNCV)或感觉神经(SNCV)的传导速度异常,减慢或消失。对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合并有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疾患患者、合并有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坏疽、心肺功能异常者、不配合患者不予入组。按照数字法将入选10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5~69岁,平均(48.3±5.1)岁,病程5~14年,平均(6.5±2.9)年;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3~71岁,平均(49.4±4.9)岁,病程6~13年,平均(6.3±2.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血糖水平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入组患者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原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均给予综合治脊疗法,具体方法如下:(1)腰背部正骨推拿 患者坐立位情况下采用滚法、揉法推拿,使肌肉放松,点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天宗等穴位,每次8~10min;对颈部肌群、斜方肌、肩胛提肌等肌肉进行点按、弹拨手法,每次5min;(2)TDP照射:让患者采用俯卧位,猜中TDP对颈椎、腰椎、四肢关节进行照射,每次30min。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药物指导、作息指导等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与患者进行沟通,说明运动在治疗中的意义及作用,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教育、性格、运动爱好等,对不同患者给予适合个体的运动措施,运动项目需要多样化,尽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步行、交谊舞、打网球、太极拳、爬山等。运动时间安排在上午,建议餐后1h开始运动,频率为5~7次/周为宜,每次运动不少于30min。运动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自我评估,可以通过主观运动强度联合个体自我感觉法进行,具体评估方法如下:运动后,患者轻度的肌肉酸痛,休息后可恢复,次日精神、食欲尚可,则运动量适宜;若大汗淋漓、心慌、喘气,脉率在运动后20min未恢复,次日精神、食欲不振,则运动量过大;若身体未感发热,无汗,脉率无变化或3min内恢复正常,则运动量不足。患者每次运动前作好运动准备活动,结束时做舒缓整理动作;运动时穿舒适鞋袜和衣服每次运动前需要做好准备活动,随身携带糖尿病记录卡、血糖仪及糖果,出现低血糖时立即进食糖果。治疗8周后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记录,包括检查膝反射、跟腱反射、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病询问记录患者主诉症状。

1.3 疗效判断[5]

患者主诉症状明显好转,四肢肌腱反射好转或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视为显效;患者主诉症状稍有好转,四肢肌腱反射稍有好转,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加快视为有效;患者主诉症状无减轻,四肢肌腱反射无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变化则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例数为17例,有效例数为30例,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显效例数为12例,有效例数为23,总有效率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7.93,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增快更为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常常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蚁行感等,目前其具体病变机制尚未阐明,多种因素可能参与这一过程,包括氧自由基损伤、代谢、自身免疫、血管、炎症反应、神经因子、遗传等[5-7]。目前临床对于该病变尚未确切治疗方法。西医主要是以控制血糖为主,合并营养神经、疏通血管等治疗,疗效不确切[8-9]。

糖尿病在中医学方面属于“消渴”范畴,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学中尚无明确定义,但是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可将其归于“血痹”“痹证”“痿证”的范畴[10]。研究发现,综合治脊疗法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尤其对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不适症状[11-13]。张学斌等[14]研究发现综合治脊与量子血疗法联合应用有利于纠正或改善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脑循环功能障碍。

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收集100例糖尿病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脊疗法,结果显示综合治脊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但是常规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低于运动护理干预组94.00%,这说明虽然综合治脊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有效,但有效率不高,如果配合运动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会更佳。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运动护理干预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增快速度明显较常规护理组增强,这说明运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运动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肌肉收缩能力加强,糖耐量和糖代谢得到良好改善有关[15],同时运动可以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另外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及自身免疫力,以上这些因素结合到一起起到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尚未确切治疗手段,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有着特殊作用,综合治脊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疗效,如果在综合治脊疗法的基础上予以运动护理护理干预会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严秀群,邓淑玲,郑娟霞.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199-201.

[2] 蚁淳,陈佩仪,金真.改良桂蜡热敷穴位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5,29(10):3576-3578.

[3] 苏敏.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4):96.

[4] 丁晓虹,王潇,廖军锋,等.治脊疗法结合中频电治疗糖尿病性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2,40(4):34-35.

[5] 陈玉霞.护理干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4,20(3):49-51.

[6] 袁晓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8):184-185.

[7] 罗卓章,刘红霞,吴沛锵,等.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疗效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4,10(4):53-55.

[8] 周亚敏,邓飞,石勇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264-265.

[9] 施君,张文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0(10):50-52.

[10] 王国凤,徐宁,尹冬,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61-1663.

[11] 方萍,黄佳佳,侯瑞芳,等.严格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31-35.

[12] 施丽丽,任明山,吴元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氧化应激研究现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94-96.

[13] 陈柚杕.针刺、整脊疗法配合阿米替林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3):24-25.

[14] 张学斌,陈静,单旭坤.综合治脊与量子血疗并用对糖尿病后脑卒中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30):4167.

[15] 韩东岳,齐伟,张娇娇.2型糖尿病中医外治法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69-70.

(收稿日期:2016-02-19)

猜你喜欢

糖尿病影响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Ending teen smoking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