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语音教学中电影片段和语音教材效果比较研究

2016-07-23黄丽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音素语调节奏

黄丽娜 刘 莹

(1.韩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东 潮州 521041;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州 510420)



英语语音教学中电影片段和语音教材效果比较研究

黄丽娜1刘莹2

(1.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东潮州521041;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州510420)

摘要:以高校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对比研究,用以考察电影片段和语音教材两类练习材料对学习者英语语音技能习得的影响。一个学期的实验结果表明:(1)电影片段能够提高学生的音素、节奏和语调意识,更有助于他们提高节奏和语调的水平;(2)语音教材练习能够提高学生音素、语调意识,却不能够提高他们的节奏意识;(3)两种材料对培养学生语音语调听辨和音素发音能力方面没有差异。此发现为如何根据语音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材料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电影片段; 语音教材; 英语语音教学; 音素; 节奏; 语调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作为一项核心基础技能,英语语音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习者语音的探究大量涌现(翟红华,等,2015;周卫京,等,2015;毕冉,等,2013; 裴正薇, 2014)。在中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下,元音和辅音等音段层面一直是语音教学的重点,而语流、节奏和语调等超音段层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语音能力不理想。有研究表明,主要原因是缺乏恰当的教学材料和方法(庄木齐,等,2011; 赵欣,等,2012)。近几年涌现出一批使用英文电影进行语音教学的研究,例如,李英杰(2010)发现,利用影视素材进行语音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王瀚霆(2011)发现,英文电影有助于高中生英语超音段的学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英文电影和语音教材练习对语音教学作用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在大学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中,利用英文电影和语音教材练习作为训练材料对学生语音习得所产生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利用电影进行语音教学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在各种旨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中,人们发现利用英文电影辅助英语教学非常有效,能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Ryan, 1998),能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有助于高质量的语言产出 (Weyers,1999),能提高英语口语的流利度(Donley, 2000),还能增强跨文化意识(张新元,2008)。另外,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原版电影中地道的英语口音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能唤醒主动模仿的欲望。电影不仅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的文化环境,而且能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在娱乐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最后,英文电影中包含大量可利用的教学材料,映射丰富的语音知识和技能,方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验英语音素的发音,语句中重读、弱化和连读的现象,以及语调与人物性格、情感的微妙关系,从而准确地进行语音语调模仿。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语音教学,与使用语音教材中练习材料的传统做法相比,它们的效果究竟如何?两种材料是否起相同的作用?为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分别利用电影和语音教材练习进行训练的实验研究方法,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学习者在音段和超音段等方面的语音技能习得上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设计

(一)受试

受试是广东省某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大一新生。根据他们的语音课程学前测试成绩和高考听说成绩进行筛选。学前测试包括听辨和朗读,朗读内容为英语单词和句子;高考英语听说部分包含英语朗读和口语表达,总分15分,只选取10-13分区间的学生。按照这种方法挑选前60名学生配对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各30名。

(二)实验过程

实验组和控制组均接受为期14周的语音训练,每周2个学时,90分钟。两个组的语音课程安排在同一语言实验室,相似的时间段(分别是周二、周三上午3-4节),都由笔者担任教学工作。实验组采用的教学材料是从《成为简》、《功夫熊猫I》和《假结婚》三部原版英文电影中剪切的20个片段,控制组采用王桂珍编著的《英语语音教程》第二版及其网络版。两个组实施相同的教学内容,并以相同的顺序进行:1)英语音素:元音—辅音—音素的结合;2)英语节奏:句子重音—弱化现象—连读;3)英语语调:语调模式—语调结构—语调功能及运用。根据以上顺序,语音教材中个别章节的内容作了适当调整。

两组采用相同的教学流程,都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在课前准备阶段,实验组学生了解电影片段的内容及片段人物的情感变化,熟悉台词;对照组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课堂教学环节中,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课堂活动如下:(a)提问:学生可以针对预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提出问题请老师解答,例如,实验组学生可以在台词的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的捕捉等方面设疑;控制组可以对所预习的章节中无法理解的理论问题及没把握的练习提问。(b)讲解:由老师根据教学进度系统地讲解语音理论;(c)练习:学生聆听练习材料的内容并跟读;学生对练习材料的内容进行集体模仿、分角色模仿(实验组)或小组模仿(控制组)两种形式;教师对学生模仿的情况和抽查结果给出反馈意见。在课后巩固阶段,实验组学生的任务为背诵台词、脱稿配音,再从同一部电影中自选片段进行操练;控制组的任务是针对自身薄弱之处利用语音课程网络版进行操练,模仿课本的短文、对话,并进行角色表演。学生课后巩固的内容均在下一次课的前10分钟内接受检查。

(三)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经过一学期的语音训练之后,期末进行语音能力测试。测试内容参照《英语语音教程》(第二版)(王桂珍,2005:198-205)中的期末考 “笔试”和“口头测试”试卷。笔试为语音语调听辨,包括单词辨音30题、句子辨音20题、句子理解10题和语调标注10题。语调标注题要求学生标注调核音节和语调模式,体现学习者调群划分、调核定位和调型选择三个方面的语调能力(Wells, 2006:15-205)。

口头测试包括“短文朗读”和“自由谈话”两部分。“短文朗读”要求学生以正确的语音、恰当的节奏和语调朗读一篇长达265个单词、具有较典型的重音、停顿和语调特征的演讲稿,其中的生词(“朗文英语口语3000高频词”以外的词)标注了音标,以便受试能够顺利朗读。短文朗读任务中音素、节奏、语调各占20分,共计60分。自由谈话任务的评分,因为容易受谈话内容影响,没有按照各项语音细分技能进行评分,由评分员分别作评分记录,对发现的语音语调问题进行归类和总结,所以仅以语音语调总体水平作为衡量参考,计40分。

本研究共收集语音听辨试卷、口头测试录音和调查问卷各60份。听辨试卷和调查问卷由一位专职语音老师批阅、统计,另一位语音老师复查。口试录音由笔者和英国外教各自批阅后取平均值(两位评分者的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为97%)。

评分结果(见附录1-4)输入SPSS 17.0进行双尾T检验,检测实验组和控制组各部分的成绩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显著水平设定在0.05,自由度为29,临界值为2.045。

三、实验结果

下面从听辨、朗读和问卷调查几方面呈现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

(一)听辨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平均分分别为60.5和62.1。统计分析结果为:均值-1.6333,标准差12.6450,均值的标准误2.3086,t值为0.243,小于临界值,所以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语音语调听辨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单词听辨、句子听辨、句子理解和语调标注四个分技能的成绩单独进行T检验,t值分别是-0.752,-0.422,-0.276和-0.408,都远远小于临界值2.045,说明这四个分技能的成绩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在一学期的语音训练中,电影片段和语音教材练习对受试语音语调听辨的作用基本相同。

(二)朗读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短文朗读的成绩进行T检验,发现两组没有显著差异(t=0.025)。那么朗读任务中各个语音分技能的成绩是否有区别呢?自由谈话任务中评分员是否发现不同呢?

对音素部分进行检验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音素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660,小于临界值2.045)。另外,在对谈话任务进行评分后,两位评分者一致认为,两组学习者都存在一些发音问题,表现无明显差异。

对节奏部分进行检验,发现两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t=2.594,大于临界值;检验结果见表1)。另外,两位评分者一致认为,在自由谈话中,实验组的大部分学生在句子重音定位方面比控制组的学生好一些,但在单词弱读上两个组都比较欠缺。

对语调成绩进行检验,也发现存在明显的差异(t=3.407,大于2.045;检验结果见表1)。此结果与谈话部分的总体评价相一致。两位评分者均认为两个组在语调方面都有欠缺,都无法用语调比较恰当地表达个人情感及态度,但是实验组学生的音高变化丰富一些,尤其在意群间的音高变化上,实验组的学生处理得更恰当、自然些。

表1 节奏和语调检验结果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电影片段和语音教材练习作训练材料在教学效果方面有差异,具体体现在节奏和语调习得方面。那么,这些差异多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训练材料的不同,而不是学习者自身语音技能的差异?因为前测朗读任务中并没有各个语音分技能的分数,所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进行确认。

(三)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者对英语语音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对训练材料的评估。采用一份态度量表,分别调查学习者如何评价音素、节奏和语调的意识培养、知识技能运用、学习进步幅度,以及训练材料的作用,共有12个题项。问卷选项包括“特别(强烈)”、“比较(强烈)”、“一般(强烈)”和“不(强烈)”四个态度类型。鉴于学生的反馈以积极的选项(“特别”和“比较”(强烈))为主,下面集中对比两组学习者积极反馈情况,累计频数统计表和Z值分析见表2。

表2 两组学习者对音素、节奏和语调学习积极评价的频数统计表和Z值分析

首先,对两组态度进行总体比例概率分析,结果发现:(1)在音素方面,电影和教材的比例之差是-0.058,Z值是-0.918,P值是0.3586(小于临界值0.3628),所以否定零假设,即两组学习者对音素学习的自我评价存在差异。(2)在节奏方面,电影片段的比例比语音教材高出0.125, Z=1.956,P=0.0505(小于临界值0.0512),所以否定零假设,即两组学习者对节奏学习的自我评价存在差异。(3)在语调方面,两者的比例之差是0.042,Z值是0.679,P值是0.4971(低于临界值0.5092)所以否定零假设,即两组学习者对语调学习的自我评价存在差异。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大多数受试(人数在2/3左右,即20人)都认为:音素意识得到了培养,但是感觉不到音素学习上的进步,也不会主动运用音素技能;语调意识也得到了培养,但是也不会主动运用语调技能。另外,只有实验组明显感觉到语调学习上有进步,节奏意识得到了培养,但是节奏学习却没有进步,也不能主动运用节奏技能。由此可见,学习者的态度调查结果与前面测试结果一致,即实验组对语调和节奏的认识更深入一些。

为了调查上一节中的结论与语音训练材料的关系,要求学生对训练材料做出评价。实验组认为电影片段对节奏和语调的习得常有帮助(各97%,控制组各约80%);控制组认为语音教材对音素习得非常有帮助(占90%,高于实验组)。可见,学习者对训练材料的作用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

那么他们是否认为各自使用的训练材料就是最好的选择呢?实验组只有13.3%认为最好的语音练习材料是英文电影片段,86.7%认为是语音教材兼电影片段,控制组有20%认为是语音教材,76.7%也认为是教材兼电影片段。可见,大部分学习者主张同时利用英文电影和语音教材进行语音教学。

四、讨论

实验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使用英文电影和语音教材练习两种不同训练材料的确有不同的语音教学效果,对语音分技能的习得有不同的影响。

首先,英文电影和语音教材练习对语音听辨能力和音素技能培养的影响都不大,此结果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一致。这符合二语语音习得的一般规律:音素听辨和发音能力受母语语音特点和外语学习经历影响(桂灿昆,1985:89-90),学生将近十年的语音听辨和发音习惯已经固化(Ellis,1994:353-355),并非短期内只要意识到就能快速改变的。另外,音素与词汇、语法的关联并不密切(田朝霞,等,2015),而王桂珍编著的语音教材和英文电影都侧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境中训练音素的使用,并非纯粹孤立地从形式上训练音素的发音和听辨。也就是说,这两种训练材料对音素发音教学的影响没有原则上的差异。

其次,在节奏和语调的使用上英文电影训练更有优势。节奏和语调等超音段特征在句子、语篇,尤其是真实语境的话语中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由年龄、性格、说话习惯不同的人说出来,可以有不同的节奏模式;以不同的调型和调幅、语气说出来能够体现说话者不一样的态度、目的、意图和情感。能够完整地提供这些信息的材料非电影莫属。而语音教材主要针对节奏和语调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解释、说明和例证,使学习者能够全面理解它们的特征及功能。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之后,还必须在电影片段中更深层地理解和体验,才能更好地在朗读和交际中运用,这才是语音教学的最终目的(王桂珍,1996:XVI)。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英文电影对语音学习的作用,本研究还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访谈。一李姓同学说:“开始接触语音这门课,我觉得很无聊、没兴趣。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我意识到自己的发音与英语本族语者发音的差异。在配音过程中,努力消除这些差异,并且学会了琢磨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并通过语调和肢体语言把情感恰当地表达出来。这让我觉得很爽!想感谢老师,让我对语音充满热情和信心。”一刘姓同学谈到,“刚开始有点不能理解和接受电影配音,总觉得模仿电影片段中的对白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所以把它当成负担。经过一学期配音练习之后,发现自己在‘发现问题—努力操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纠正了拉长单词尾音的坏习惯,克服了上台配音时的紧张心理,语音得到真正的提高”。

可见,利用英文电影操练语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语音的兴趣、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热情,还能够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发音问题,这种意识是语音学习的前提(Ellis,1994:349),并通过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因此,在语音课堂上,教师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发音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发音问题,引导他们充分关注地道英语的特征,最终提高语音教学效果。

另外,电影片段对学习者语音习得的积极影响也能够促进他们的外语学习。学习者在“意识到语音问题—努力操练—解决问题—提高语音水平”的过程中打造积极的语音自我概念(王初明,2004a)。语音的好坏直接决定他们的语音自我概念,而语音自我概念制约着外语整体自我概念,从而影响他们外语学习的好坏。学习者在语音上取得进步,在配音过程中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正是这些积极的情感因素起作用,促进外语的学习(王初明,2004b)。这与张鸽(2008)研究创新型的语音教学模式的部分结论相似。

研究结果对中国英语语音教学有直接的启示:(1)在音素教学中,英语语音教材练习内容覆盖最小对立对单词(例如bed-bad)、句子、对话和短文等形式,学生容易认同其系统性;而电影片段为学习者提供音素组合发音训练的语篇和真实语境。从教学效果上看,两种材料虽然没有很大区别,但是认可度高的语音教材更容易被学生接受;(2)英语节奏和语调教学都需要训练学生运用重读和弱读的技巧,根据实验结果,使用语音教材练习对提高英语节奏意识和水平的效果比较弱,而英文电影在语调培养方面非常有优势,因此,在语调教学中使用电影片段的方法更有效;(3)英语弱读技能仅仅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见效不明显,如果学生需要达到很高的英语语流水平,例如满足专业的口译、外交或演讲、辩论等工作需求,还要增加更长时间的语音训练。

本研究用实证的方法说明英文电影与传统英语语音教材在教学效果上的差异。虽然实验组和控制组短文朗读的总成绩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语音分技能的表现上有所不同,而且调查问卷证实这些差异与一个学期的语音训练有关系。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在接受语音训练之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习者在语音分技能上已经存在差异(因为在前测中,只注重他们的总成绩而没有关注他们的语音分技能是否不同):在节奏和语调学习上,实验组学生比控制组更容易受益。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个语音教师一直苦恼的问题,即语音水平高的学生对语音课的基础训练通常没有热情,反倒是水平低的学生更愿意接受训练。为此,需要设计非常严谨的实验进行验证,包括对不同语音基础的学生进行考察,根据各个语音分技能的进步幅度来确定语音教学对语音习得的影响,以及不同教学方法、手段、目标对语音学习产生的影响。这些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目标。最后,还需要提到一点,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分别为:实验组93.4%,控制组96.8%,排除了实验对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

五、结语

通过实验调查发现,两种不同的教学材料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语音教材更容易让学习者认同它在音素技能培养中的作用;英文电影更容易让学习者认同它在节奏和语调技能培养中的作用,更有利于学习者训练超音段技能,特别是让学习者亲身体验语调与情感、态度的密切关系。

本研究为语音教学提供两点建议:(1)要让学习者牢固地掌握好英语音标(音素),全面地学习英语语音知识体系或比较深入地了解某一语音现象,可以选用语音教材,因为它具备实用性、系统性、条理性和针对性;(2)要让学习者真正学好英语节奏和语调,让枯燥的语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应该选择英文电影,因为它是原汁原味的“真英语”,具有声情并茂的画面及引人入胜的情节,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英语节奏和语调的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学习”。

参考文献:

毕冉,陈桦.2013.中国英语学习者音调模式的纵深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1):50-54.

桂灿昆.1985.美国英语应用语音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英杰.2010.将影视素材融入语音教学的案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裴正薇.2014.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理论、选择与思考[J].外语界(3): 88-96.

田朝霞,金檀.2015.英语语音评估与测试实证研究——世界发展趋势及对中国教学的启示[J].中国外语(3):80-86.

王初明.2004a.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J].外语教学与研究,36(1):56-63.

王初明.2004b.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与实际英语语音水平[J].外语界(5):63-67.

王桂珍.1996.英语语音语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桂珍.2005.英语语音教程[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瀚霆.2011.使用影视素材提高高中生超音段音位英语语音面貌的实证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翟红华, 赵吉玲. 2015.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研究述评[J].外语界(1):88-95.

张鸽.2008.创新性英语音素教学模式——多媒体人机互动式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与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124): 52-60.

张新元.2008.论英语电影欣赏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10-111.

赵欣,姬京彤,王斯琴,宿桂梅.2012.交际英语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17-122.

周卫京,宋会萍.2015.中国大学生产出性英语语音素质管窥[J].外语与外语教学(3):2-7.

庄木齐,卜友红.2011.Better Accent Tutor与超音段音位可视化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138):31-39.

DONLEY K M. 2000. Film for Fluency[J]. English Teaching, 38(2): 101-104.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YAN S. 1998. Using Films to Develop Learner Motivation[J].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4(11):20-23.

WELLS J C. 2006. English Intonation, an Introduc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YERS J R. 1999. The Effect of Authentic Video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83(3): 339-349.

[责任编辑:许莲华]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Using Film Clips and Pronunciation Textbook Exercises in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

HUANG Lina1LIU Ying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tudies,HarshanNormal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2.SchoolofEnglishLanguageandCultuce,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 510420,China)

Abstract:The use of English film clips as a source of training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pronunciation textbooks in the teaching of pronunciation skills to first-year college English majors is studied. After fourteen weeks of training,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a) using English film clips helps learners develop awareness of English phonemes, rhythm and intonation, and improve their English rhythm and intonation skills. (b) Using pronunciation textbooks enhances learners’ awareness of English phonemes and intonation, but not that of rhythm. (c) English film clips show similar effect 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phonemes and intonat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phoneme skills to that of pronunciation textbooks. Th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choice of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practice materia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aching and learning purposes.

Key words:English film clips; pronunciation textbook;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 phoneme; rhythm; intonation

收稿日期:2015-11-19

作者简介:黄丽娜(1972-),女,硕士,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音学、语音教学。刘莹(1973-),女,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6)02-0126-06

猜你喜欢

音素语调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依托绘本课程,培养学生英语音素意识
小学英语课堂中音素意识与自然拼读整合训练的探索
在拼读阅读课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
零基础速记48个音标音素
YOUNG·节奏
谈谈诗歌的语调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现代哈萨克语命令语气单句语调对比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