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当·斯密之“看不见的手”的隐喻认知流变
2016-07-23郭安琪
郭安琪
(浙江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杭州 310002)
论亚当·斯密之“看不见的手”的隐喻认知流变
郭安琪
(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杭州310002)
摘要:变化万千的社会因素深刻地影响着个人经验,而经验又影响个人对于隐喻意义的理解。“看不见的手”的隐喻认知流变也折射出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不同发展进程。在西方,这个源于圣经的词被亚当·斯密写入《国富论》之后,通过政治家和经济家们的引导,由古老而神秘的“上帝之手”逐渐演变成市场经济的代名词。在中国,由19世纪严复的不译,到成为今天的经济学术语,后来又被一些媒体书商随意引用。这些现象在某些程度上说明一个隐喻意义的固定是相对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个意义会随着社会状况的改变而改变,由于个人经验决定意义判断,在缺乏特定经验认知的情况下还会发生误用的现象。
关键词:“看不见的手”; 《圣经》; 亚当·斯密; 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
一、引言
关联理论和概念隐喻的学者都认为:个人经验对于意义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联理论中佛多的认知模型假设认为我们理解一个词汇的过程是一个编码(encoding)的过程(Sperber, et al.,1986:83)。当一个意义模糊的词被接收到后,人脑会根据记忆将它与对应的概念(concept)关联起来。每个“概念”在记忆中都有对应的地址“address”,这个地址能够通过三种路径(entry)被找到。这三种路径分别是词汇(lexical)路径、逻辑(logical)路径和百科知识(encyclopedic)路径 (Clark, 2013: 244-245)。词汇路径指词的词性和发音;逻辑路径指的是词的属性和归类;百科知识路径指的是由个人经历和背景知识得出的对客体(objects)、事件(events)或特性(properties)的概念。一般来讲,人们在前两个路径上较易达成共识,在第三个路径上较难达成共识。
概念隐喻的哲学理论基础为经验主义,该理论认为个体的经验体会对构建概念域起着重要作用(刘正光,2003)。从19世纪80年代起,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就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思想,隐喻的认知价值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吴恩锋,2010:17)。概念域和隐喻映射(metaphorical projection)是其中的两个主要观点。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隐喻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人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隐喻映射来源于个人的身体经验:一个隐喻映射一旦建立起来并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就会反过来将自身的结构强加于真实生活之上,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实现(蓝纯,2005:112)。
虽然概念隐喻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但是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已经取得了十分突出的研究成果。国外的研究当以Lakoff和Johnson为代表,国内目前针对于概念隐喻的研究多偏重于定义探讨和语料库研究,而针对单个词语尤其是经济学词语的论文并不多见,针对于经济学隐喻的探讨也相对不多,比较系统性的研究有吴恩锋(2009)所著的《经济认知域的隐喻思维》。该书把经济学中的隐喻现象做了全面详实地概括,并且将经济认知域做了分类。不过这本著作偏重的是语料库研究,对于单个经济隐喻并没有继续深挖,因为单个隐喻并不是他关心的重点。但是若细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小小的隐喻其实包罗万象。
书中将“手”相关的概念为始源域的经济隐喻单独分为一类。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篇名精确检索可以发现十多篇与“手”相关的隐喻研究文献。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采用的是文学体裁的例子,如:司建国(2008)对《日出》中的“手”的隐喻投射进行了分析,对于“手”的单个隐喻分析的论文并不多也不深刻,关于“看不见的手”的隐喻研究更是很少。“看不见的手”(an invisible hand)是西方经济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最常见的认知是将它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市场经济具有自我调控的功能,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然而这个词原先的意思跟市场经济并无关联。翻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笔者得出的结论是“看不见的手”在西方进行了至少三次的概念构建。而在中国,“看不见的手”的概念构建则显示出了另一种特色。
二、“看不见的手”在西方的概念构建
(一)“看不见的手”在西方的第一次概念构建——宗教
有许多人认为“看不见的手”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源于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 其实,“看不见的手”的意义最初与经济学根本不沾边,那么这个词究竟源自何处呢?
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看不见的手”的说法最早起源于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在美国密歇根大学馆藏的拉丁文版《宗教仪式选编》(拉丁文原名:Liturgiarum Orientalium Collectio)里记录了为一所2世纪的基督教堂(Alexandrian Church)所用的宗教仪式规范。该书里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Renaudot,1847:147):
【例1】原文(拉丁语):
Invisibilem dexteram tuam plenam benedictionum
译文(英文):
Invisible right hand which is full of blessing
译文(中文):
充满福祉的看不见的右手
在例1中,看不见的手就是上帝之手(单指右手)。在《圣经》的语句中还可以推断出“上帝之手”的宗教地位非常高,代表着神的力量和至高无上的地位 (Smith, 1963:415;Loader, 1978:199)。这里试举两例:
【例2】原文:
My han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earth, and my right hand spread out the heavens.
译文:
我的一只手开辟了土地,我的右手展开了天堂。
【例3】原文:
Who has gone into heaven and is at the right hand of God, with angels, authorities, and powers having been subjected to him.
译文:
到达了天堂的人站在上帝的右手边,天使和权力都臣服于他。
“看不见的手”在《圣经》中还代表着正义的战斗力量。在圣经的《出埃及记》 (拉丁名:Exdous)中有这样的语句:
【例4】原文(拉丁语):
Intellige ex hoc evidentius, qui debeat intelligi Amalec, quem ‘manu occulta’, hoc est invisibili.
译文(英文):
Plainly understand from this that the Amalec should be regarded as having been defeated by a “hidden hand” (this is, invisible).
译文(中文):
可以这样认为,亚玛力人被一只隐藏的(即看不见的)手打败了”。在《圣经》中亚玛力人是以色列人的宿敌,是趁火打劫的小人,基督教把以色列人战胜亚玛力人一事归结为上帝之手的帮助,足可见“看不见的手”威力巨大。
“看不见的手”还具有治愈疾病的神力(Harrison, 2011:2)。拉丁基督教神学家和哲学家奥杜斯丁(Augustine of Hippo)有过这样的言论:
【例5】原文(拉丁语):
Occulta dei manu medicante sanabuntur
译文(英文):
The hidden hand of God which heals and makes whole.
译文(中文):
治愈疾病的隐藏的上帝之手。
总之,在中世纪和中世纪之前,“看不见的手”虽然出现频率不高,但大多指的是上帝之手,代表超自然的神力,为人类带来福祉。
中世纪过后,尤其是17世纪到18世纪,有关“看不见的手”的引用逐渐增多,多见于宗教仪式和宗教著作。当时较为大众的理解除了以上提及的意义之外,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上帝用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影响着人类的一举一动,主宰着人类的历史进程,最终让人类达到上帝设定的终点(就是《圣经》中说的“the ends”);人类之所以能够达到既定终点并非出于自身的本意和认知,而是在冥冥之中被无形的力量所驱使。这一论断基本上是当时(以及现在)所有基督信徒的共识 (Harrison, 2011)。
(二) “看不见的手”在西方的第二次概念构建——《国富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生活的时期为 1723-1790年。要判断他是否受到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可以从他的家庭背景中得知一二。斯密的父亲对于基督教非常热衷,是苏格兰长老教会的成员,但却英年早逝。父亲去世约半年后(1723年6月),小斯密出生并接受基督教洗礼(Ross, 1995:1)。可见,斯密早年受基督教的影响是极大的。
要弄清楚亚当·斯密究竟用“看不见的手”说了什么,还需要回到原文中。该词 “an invisible hand” 在《国富论》全书中只出现过一次。它的位置在1991 年出版的 《国富论》原版 (英文书名:The Wealth of Nation)的第400页第26行,词条所处的章节是卷四第二章“限制进口本国也能生产的外国货物”(原名:Of Restrains upon the Importation from Foreign Countries of such Goods as can be Produced at Home)。
【例6】原文:
Every individual necessarily labours to render the annual revenue of the society as great as he can. He generally, indeed, neither intends to promote the public interest, nor knows how much he is promoting it.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gain, and he is in this case, as in many other case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 ... By pursuing his own interest he frequently promotes that of the society more effectually than when he really intends to promote it.
译文:
商人们都尽力将其资本投在国内产业上。商人们的初衷,的确不是增加公共利益。所以,就连他自己在客观上增加了公共利益,他也不知道。…他在自身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不分场合地为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而努力着。…虽然商人的本意是追求自身利益,但他咋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却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利益。
该章节的主要论点是限制进口可以保护并且刺激国内相关产业。因为限制进口可以让国内相关生产商在本国获得相对的垄断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国内相关产品的生产商,这里主要体现的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想。贸易保护主义鼓励政府设置贸易壁垒,调高关税,以达到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目的。斯密认为在国家限制进口的情况下,每个国内生产商会受到激励,进而努力为自己所掌控的资源寻找最优的用途,而最佳的选择是把资源集中在国内进行投资,在这过程中他所关心的只能是自己的利益,而当其资本发挥最优用途的时候也是对社会最有利的时候,所以他会不自觉的为自己的资本挑选有利社会整体的用途。由于该章节提倡的是与市场经济完全相悖的思想,这也成了后人攻击《国富论》的一个方面。但不管怎样,从修辞的角度来讲,“看不见的手(an invisible hand)” 在该段中是一个隐喻,是为了突显“不知不觉”的这个过程。“看不见的手”所发挥的力量与之前提到的“上帝的看不见的手”的力量有极大的相似之处:第一,这只手都在个人的意图之外的冥冥之中发挥作用;第二,它最终都能使得人类达到完满。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断,“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经济并非亚当斯密本意。
(三)“看不见的手”在西方的第三次概念构建——经济制度
事实上,“看不见的手”在《国富论》中到底指什么,西方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各抒己见。到今天它至少有九种经济学的解释(Grampp, 2000)。“看不见的手”代表市场经济只是其中的一种,但却是在西方最为普遍的一种解释。至于,这个解释为何被普遍认同,是因为当时西方国家主张的经济制度是自由经济。在制度的推行初期,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们需要借助一个最具权威声音来推广他们的主张。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与上帝之手恰是一个完美的结合。把这市场经济的运作形容成“看不见的手”比用单纯的经济学术语效果要好的多,“看不见的手”在经济学家和政策推行者的宣传下,在民众的认知构建中形成了双映射,一个目标域映射为基督教里的“上帝之手”,另一个目标域映射为神圣具有威力的自由经济体制。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但是把“看不见的手”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的政治家和经济家有:“哈恩难题”的提出者—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佛兰克·哈恩(Frank Hahn),对加拿大银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加拿大著名经济学家斯科特·戈登(Gordon Scott),主要研究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的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瑟芬·克洛普西(Joseph Cropsey),还有众多市场经济的推崇者(Grampp, 2000)。
时至今日,“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了经济教科书的常用概念。比如英国公开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制作的《一分钟看懂经济学》(原名:60 seconds adventures in Economics)系列教学视频里,第一集第一课的题目就是 “The invisible hand (看不见的手)”。该视频在短短的一分钟里介绍说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自行决定价格的过程犹如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应该鼓励自由买卖和自由竞争。
至此,“看不见的手”在西方经济改革的进程顺利地完成了概念域的构建,由古老而神秘的“上帝之手”逐渐演变成市场经济的代名词。
三、“看不见的手”在中国的概念构建
(一)“看不见的手”与大众认知
在《现代经济词典》中“看不见的手”的定义是:又称“无形之手”。经济学中的一个隐喻,用于说明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成员出于个人利己目的的经济行为,通过对买卖双方都有利益的市场交换以及互动过程,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机制。中国影响力较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百科上对于“看不见的手”是这样解释的:“看不见的手”(经济学术语)是一个隐喻,亚当·斯密用来描述这样一个原理:于个人行为的非故意的结果,一种能产生善果的社会秩序出现了。虽然斯密在他的著作中只有三次表达了“看不见的手”——一次是在《道德情操论》论中,一次是他谈到早起宗教思想时,一次是在《国富论》中,但这个隐喻所表达的思想是渗透在他的全部社会和道德理论中的。”
可见,在中国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看不见的手”代表的主要是经济学意义。但光凭借这点还远没有解决问题,正如百度百科所说“看不见的手”在《国富论》中仅仅被提到一次,而该书原版厚达500多页,要把在一本巨著中仅出现一次的词条说成是作者“全部社会和道德理论”的反映未免牵强。而且百度百科的这段话并没有把“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意义解释出来,语句也非常不通顺, 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那么在我国,又是谁把“看不见的手”归结为经济学术语的呢?这要从《国富论》的中文译本说起。
(二) “看不见的手”与严复
在中国第一个翻译《国富论》的是严复,当时的书名被译为《原富》,是文言文翻译。人们往往会误认为严复是第一个将“看不见的手”介绍给中国的人。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表格1提供了 为“an invisible hand”在原书中的中英翻译对照。
表1 “An invisible hand” 上下文中文翻译对照
从句段(5)可以看出,这位秉承“信、达、雅”的翻译大家直接将“看不见的手”略过了,句段(9)也没有被翻译出来。事实上,严复对于原文所做出的增删非常多,在很多地方托译言志,表格中加括号的语句就是严复自行添加的。有的经济学者指出严复选择不译的原因是没有读懂原文,有的则说严复不认同这个经济思想(赖建诚,2002:110-111)。那么,严复先生到底有没有看懂斯密这段话呢?严译(5)的意思大致是:“民众各自都只考虑自己的私利,而国家什么都没有做就能够享受到很多好处。”可见, 严复是做了意译,而并非是没读懂或者不认同。关于严复为何不译出“看不见的手”,推测一:从语法角度来看,(5)并无太大的难度。以严复的语言水准应该是能够看懂的,英国的留学经历使得他对基督教也应该有所了解,所以他应该能够猜到“an invisible hand”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看不见的手”那么简单,而是圣经中的“上帝之手”。严复所设定的读者群体是当权者(封建皇室)、朝廷重臣及有志于救国救民的士大夫们。如果把这个充满着西方宗教色彩的词条翻译出来,在当时唯天子独尊的中国会显得不合时宜。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天”即为皇帝。民众的命运由天子主宰,怎么可能交由“看不见的手”呢?推测二:基督教在西方普及但在中国并不盛行,严复深知当时的中国对基督教和上帝之手的认知是有缺失的,如果将原文如实译出,会对读者的理解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他也需要在案语里添加更多的注解。更何况严复翻译此书的目的是富强国家的经济,很可能不愿意在这个隐喻上做太多纠缠。在读者的接受程度和对原文的忠实程度之间权衡,他显然认为前者更重要。所以即使他读懂了原著的意思,也不可能花精力将“看不见的手”介绍出来的。
(三)“看不见的手”与国家领导人
在19世纪30年代白话文版的《国富论》(译者:郭大力、王亚南)就已经出版了,也就是说“看不见的手”在19世纪30年代已经通过西方政治经济学介绍到了中国。然而,“看不见的手”在国内的流行其实是在2000年后。
据媒体新闻的记录,在2000年后中国历任领导人都在不同场合提到过“看不见的手”。在2002年4月前任主席胡锦涛在任职期间与美国金融企业负责人晚宴时特别提出了“看不见的手”概念,以此强调市场经济的效用。前任总理温家宝则在2004-2007年的任职期间,在不同的公开场合五次谈及亚当·斯密的著作,一部是《国富论》,还有一部是《道德情操论》,其中还有两次直接提到了“看不见的手”。在2004年4月接受《爱尔兰时报》采访时他曾说:“大家都知道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还有一次是2007年5月看望人民大学学生时他提到:“《国富论》中讲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这位前任总理的话,使得亚当·斯密的著作瞬间在中国成为了畅销书,精明的书商还把“温家宝总理”印在了封面的重要位置。习近平主席则是在2014年5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前那只手指市场作用,后面那只手指政府作用。“看不见的手”经由领导人的不断强调和媒体宣传,与“市场经济”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也难怪现在国内大部分人对于该词的第一反应是“市场经济”。所以,“看不见的手”这一说法在中国的流行还要归功于国家领导人的影响力和媒体的宣传。
(四)“看不见的手”之误用
通过网络搜索不难看到“看不见的手”被各式各样的媒体、学术文章和书籍引用,多见于经济金融类新闻,但有的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这是因为由于中国大众在宗教上的认知缺失,大部分人不会将“看不见的手”和“上帝之手”联系起来,加之在翻译《国富论》时没有对该词做特别的注解导致“看不见的手”在我国演变出了一些与宗教或市场经济毫不相关的意思。
在2015年2月22日的中国改革论坛网上有一篇题为《鲍盛刚:中国崛起是因为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新闻。细看文章,第一段有一行粗体字“中国崛起与中国经济奇迹离不开经济全球化,没有经济全球化,就没有中国崛起与中国经济奇迹。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不仅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而且顺势而为。”可见,在这篇文章中“看不见的手”不再是市场经济的意思,而是指经济全球化。
在2015年1月23日的解放军报中,有一个新闻的标题为“某些微信隐藏‘看不见的手’”。该新闻主要报道了传播歪曲历史的微信公众账号被依法关闭的事件。显然“看不见的手”在这里不再是“市场经济”的意思,而是暗指某些居心不良的网络媒体利用微信蛊惑人心。
还有台湾某出版社的书名为《谁伸出看不见的手?:中国人的命理玄机》更是将该词的意义发挥到了玄学。在这里“看不见的手”也是一个隐喻, 暗含人的命运在冥冥之中被主宰。作者的目的显然是制造玄机,吸引眼球。
可见,由于撰稿人在某些领域上的认知缺失,使得“看不见的手”的意义发生了扭曲,同一个词语所代表的意思截然不同。
四、总结
总的来说,通过“看不见的手”这个隐喻的认知流变的讨论,本文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个人经验对于意义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一论点。论述中列举的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隐喻意义的固定是相对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个意义会随着社会状况的改变而改变,由于个人经验决定意义判断,在缺乏特定经验认知的情况下还会发生误用的现象。同时“看不见的手”的隐喻意义变化也折射出了中西社会文化的不同发展进程。在西方,由于宗教和经济的深远影响,这个隐喻的意义已基本固定,只要深入分析就能逐步理清它的概念构建。在中国,“看不见的手”是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引进的词语,人们对于它的概念构建偏向于不夹杂宗教色彩的市场经济,对于它本身的神性和权威性的体会不如西方国家深刻。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看不见的手”的隐喻意义的固定在中国会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阶段。要使读者深刻领会“看不见的手”的隐喻意义,我们不妨在著书立作时添加脚注加以说明。另外,由于一些媒体人和书商对该词的不加深究,导致了一些本可以避免的误用和滥用。这也说明,这些文化传播者对于高度规范化的经济类术语的认识相对欠缺。
不过,我们不必过于指责那些误用的作者或者硬要给某些词汇的使用加以极为严格的限制,因为每个人的经验阅历不同,对于隐喻意义的理解和感受自然不同。隐喻词汇的误用可以被看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也相信,只要给予足够长的时间,也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特定的隐喻意义固定到一个或者几个意思上,大众的隐喻认知也会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更新。
参考文献:
赖建诚.2009.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蓝纯.2005.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正光.2003.隐喻映射的本质特征[J].外语学刊,114(3):8-14.
吴恩锋.2010.经济认知域的隐喻思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王溢嘉.2013.谁伸出看不见的手?:中国人的命理玄机[M].台湾:有鹿文化.
刘树成.2005.现代经济辞典[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亚当·斯密.1931.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亚当·斯密.1981.原富(下册)[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亚当·斯密.2005.国富论II[M].谢宗林,译.台湾:先觉出版社.
亚当·斯密.2013.国富论[M]. 凡禹,译.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CLARK B.2013.Relevance Theory[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ODOR J A. 2008.LOT 2: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Revisited: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Revisited[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AMPP W D. 2000. What Did Smith Mean By the Invisible Hand?[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8(3): 441-465.
HARRISON P.2011.Adam Smith and the History of the Invisible Hand[J].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72(1):29-79.
LOADER W R.1978.Christ at the Right Hand-Ps. cx. I in the New Testament[J]. London: New Testament Studies, 24(2):199-217.
RENAUDOT E.1847.Liturgiarum Orientalium Collectio[M]. Frankfurt and London:Kessinger Publishing.
ROSS I S.1995.The Life of Adam Smith[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 1991. The Wealth of Nations[M]. London: Everyman’s Library.
SMITH M. 1963. Isaiah and the Persia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83(4): 415-421.
SPERBER D, et al.1986.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Vol. 1[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责任编辑:萧怡钦]
On the Variation of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s of “the invisible hand”
GUO Anqi
(SchoolofEnglishLanguage&Culture,Zhejia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Hangzhou310002,China)
Abstract:The change of the society affects individual experience, which in turn influences pers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metaphor. The variation of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s of “the invisible hand” reflects the different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invisible hand” is a term derived from Bible. After Adam Smith wrote it in his book, The Wealth of Nation, its meaning has undergone an evolution led by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sts in the West. In China, at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one of the greatest Chinese translators, Yan Fu did not translate it when translating the book.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phrase becomes a profound economic term. However, some of journalists and publishers failed to use the term properly.To some extent, these phenomena show that the fixation of the metaphorical meaning is relative. In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the meaning will change 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situations. Sometimes misinterpretation happens, if the person does not acquire certain experience, as personal experience determines the understanding of meaning.
Key words:the invisible hand; Bible; Adam Smith; metaphor;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收稿日期:2015-09-25
作者简介:郭安琪(1986-),女,香港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生,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6)02-01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