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新媒体影像消费生态调查
2016-07-23周高翔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周高翔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南京地区新媒体影像消费生态调查
周高翔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 要通过对南京地区的调查问卷作为论述的主要例据,根据相关的问卷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居民对影像消费量是巨大的,并且呈现上升的趋势。由此根据影像的不同的消费渠道和影像的来源进行新媒体下影像消费的生态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都市影像;生态调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提高和发展,我国新型媒体产生并且迅速得到普及。本文笔者通过对南京地区新媒体影像的消费生态的调查分析,做出如下论述。
1 新媒体影像消费生态调查的研究概述
1.1影像消费生态的含义
目前,我国对影像消费生态的定义是广泛的,并且没有明确的定义。经过我国影像史的发展历程和前进方向的特点来说,影像包括电影、电视剧等影响形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个大型都市都建有电影院新型的影像传播载体,相对于过去的电视机的传播,电影院的影像传播更具有经济效益。都市影像的消费主要针对影像的受众群体的消费。其生态的含义则与影像的发展和受众群体的消费模式有关[1]。
1.2新媒体发展对影像消费生态的影响
新媒体的发展对影像的消费生态有极大的影响。根据南京地区的调查信息显示,受众对于新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其主要影响有两点,第一点是新媒体影像的消费市场对传统影像的消费市场的极大的冲击,传统影像的消费市场主要包括电影院和DVD的光盘等等这些传统的影像的消费渠道,新型影像销售渠道主要依靠先进的网络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传播的载体,例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发展将原有的影像的传播渠道拓宽了。与此同时,受众群体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应用使消费影像成为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使传统影像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促使多元化的媒体影像消费格局。
2 新媒体影像消费的类型分析
2.1新媒体互联网影像的消费类型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影像的传播形式的多元化的发展。通过对互联网影像的消费者进行的调查问卷主要的提问的内容是:“您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哪类的影像的消费。”通过在南京地区的调查信息报告显示,利用互联网消费的群体占总体调查样本的56%,其中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影观看和消费的群体占利用互联网观看影像消费的调查样本的64%,按照比例其消费的影像类型是电视剧和新闻以及娱乐视频。对一些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恶搞影视作品的相关内容和动漫以及纪录片的消费受众群体,这些消费者的比例皆高于15%以上。互联网的消费载体使影像消费类型多元化,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推动我国影像事业的发展[2]。
2.2新媒体移动互联网消费类型的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互联网的相关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得到迅速得普及和发展。其各种软件的应用使移动互联网影像的消费形式多样化。通过社会调查信息显示,利用对互联网的消费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社交网络与微博。根据调查,在社交网络中新浪微博在使用比例中占首要地位,其次是腾讯微博、人人网,使用比例都在20%以上,开心网、网易、搜狐微博等的使用比例都相对较低,基本都在10%以下。
3 互联网影像消费网站来源的分析
3.1与互联网接触的相关网站的分析
在对互联网观影所使用的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在PC互联网上观影的网站中优酷土豆网所使
用的观影比例最高,达到60%,酷6网、电驴、BT、风行网络以及搜狐等紧追其后,这些所占比例都高于6%,但是相对于优酷土豆来说,其他网站还是与其相距甚远,大部分都在10%以下。
3.2与移动互联网影像的接触的网络分析
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的观影接触网站的调查,以“通常您是使用何种移动电子设备来观看网络视频的?”为多选题,得到一些数据,通过整理我们可以得出,在互联网上观影的观众中,各网站所占的人数比率大大不同,其中占首要的依然是优酷土豆网,高达50%,其他一些网站例如搜狐、网易、奇艺网等,这些比例都高达5%,但与土豆网、酷6网有很大差距。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优酷土豆以及酷6网在移动互联网观众观看影像的网站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见其被观众的接受度还是比较乐观的,在影像消费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3]。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以其自身的优越性不断的对影像传播的方式进行着丰富。以南京为例,新媒体的种类不断丰富,互联网以及手机等新兴媒体终端不断创新,为影像创造新的传播渠道,使媒体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观众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习惯的媒体终端观看内容,而影像形式的不断丰富也使影像的内容变得多种多样。新媒体使信息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交网络以及微博等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并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参考文献
[1]刘丹.融合·互动·身份认同——新媒体时代影视产业发展的三个关键维度[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 (2):48-54.
[2]周星,张洪忠,曾泓,等.多元影像生态背景下的城市居民电影院消费状况分析[J].当代电影,2012,1(7):75-79.
[3]张波.新媒介:作为消费经济的三个面向[J].消费经济,2014,3(3):73-77.
作者简介:周高翔,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2-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