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复制、另存为功能的信息传播研究

2016-07-23杨秀明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沈阳100036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复制信息传播互联网

杨秀明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沈阳 100036



互联网复制、另存为功能的信息传播研究

杨秀明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沈阳 100036

摘 要伴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制和另存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复制和另存为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冗杂和信息选择的困难。在互联网环境下,复制和另存为技术给信息传播方面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复制;另存为;互联网;信息传播

自电脑被研发出来,自身就带有复制和另存为的功能。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电脑和移动终端设备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娱乐中运用的越来越频繁,复制和另存为功能在这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移动互联网复制和另存为功能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巨大便捷的时候,在信息浩瀚的网络环境下,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却更加困难。

1 复制与另存为

1)复制与另存为的定义。复制,也称拷贝,指将文件从一处拷贝一份完全一样的到另一处,而原来的一份依然保留①。另存为即是把目标文件另外保存的行为,简称“另存为”。

2)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复制与另存为两者存在着区别和联系。用户使用复制和另存为功能的最终结果都是要保存文件,只是复制和另存为文件进行保存的方法不一样。运用复制功能进行保存文件,经过复制—粘贴步骤,即选中所需的文件,点击复制,然后选择要保存到的位置,右击粘贴按钮。另存为进行保存文件即直接对所要保存的文件右击选择另存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保存的文件目录。以保存图片为例,使用另存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图片以各种不同的格式保存(如JPG、GIF、PNG、TIF等等),而复制则是生成一个跟原始图片完全一样的副本。此外另存为是用于在网上下载文件用的,而复制则是用于在本地的文件保存。例如在网上看到的图片直接复制,有可能只是该图片的缩略图或一个连接,这样直接在网上复制,会影响图片的分辨率和大小。

2 复制与另存为功能下的信息传播

1)信息传播迅速化。在电脑、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逐渐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的情境下,复制与另存为功能省去了再次编辑文字和制作图片的程序,从而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在办公电子化的时代,复制和另存为文件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资金。当下社交工具QQ仍然是电子办公的主要软件,通过复制和另存为功能,只要用户保持在线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接收到公司的重大通知等。在互联网环境下,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下,复制与另存为功能在加快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无尽的潜力。最典型的是微博,在2016年1月6日宁夏公交大火事件,各地的当地微博都是直接复制和粘贴由宁夏消防微博发出的大火态势原文的,从而减去了自身微博进行再次编辑的过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在社会中传播。直至纵火者被逮捕,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上的消息经过不断的复制在迅速的传播。微博、微信在进行打击拐卖妇女和儿童等公益事业中,加快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不仅为警方提供了大量线索,而且节约了解救儿童的时间。这不仅得益于信息复制和另存为功能,而且还要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进行。

2)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是信息存在真伪之分,二者在加剧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为网络谣言和流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通过互联网络传播的谣言在传播手段上与传统方式相比有很大不同。互联网环境的信息传播都是通过机器媒介系统实现的。根据哈特的理论,机器传播系统中的所有媒介,不但要求传播的一方需要使用机器,而且接受的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最明显的是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可以说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拥有接受信息和继续传播信息的机器媒介。智能手机的使用,加之复制和另存为功能,为网络谣言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在媒介社会正在以指数函数的速度增加。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在互联网搜索、网络超链接、复制和另存为技术的作用下,海量信息可以供网络用户进行选择和支配。当人类沉浸在海量信息的欣喜时,在信息的选择上所耗费的时间就大大增加。互联网络信息的海量和快速更新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网民对信息的注意和记忆,但却是有利于遗忘的。当有一条信息在互联网络上出现之后,由于上述若干因素的相互作用,网民对此信息原本应有的关注和记忆遭到一定程度的弱化,而与之相反,遗忘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这就导致了谣言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的驻留时间既短且浅的局面。在信息驻留时间的减少,用户在没有仔细甄别信息真伪的情况下,通过复制信息和另存为文件的情况下,就将信息传播出去。

3)复制和另存为造成信息的冗杂。随着网络用户的内存需求的不断增多,移动终端设备不断增加内存储存空间。由于网络用户需要在互联网上复制和另存为越来越多的文件,相应的电脑、智能手机和iPad等存储空间在不断地扩大。用户通过在互联网上复制和另存为进行保存自己感兴趣的文件,大量相似的文件被存储在电脑和手机以及移动终端设备上。以电影为例,用户在互联网下保存了大量的中外经典的电影,但是在快速节奏化的社会中,其根本没有时间去慢慢观赏经典电影,但是一旦遇到评价较高的影片,用户还是不自觉的去复制和另存为,不愿意放弃高质量的电影资源。这些电影文件依然还是被保存在电脑里,造成了影片的大量积累。在信息爆炸的社会,网络用户可以肆意地进行信息的复制或另存为在本地设备上,造成了信息的冗杂。海量的信息在本地设备上堆积,用户的本地设备逐渐成为各种信息的集合地。

通过复制或另存为保存的信息的这种方式,也对网络用户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传统的写作和阅读方式不同,传统的写作是用笔在白纸上进行写作,阅读纸质的文章,而互联网下的写作是通过敲击键盘或者复制文本,阅读大多是通过电子设备。这两者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也是不同的。传统方式的阅读文本数量少且珍贵,读者可以进行反复的阅读,思维方式是线性的,感情随着内容的起伏而不断变化。相反,互联网环境下的阅读,由于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复制或另存为的方式进行写作和阅读,通过复制的写作,这期间省去了大脑思考的时间,大脑没有进行再次创作。而通过保存过的文本进行阅读,这种方式尽管可以永久的保存文本,但是由于相似的文本过多,用户是非线性的阅读方式,严重影响了阅读效果。与传统方式的信息传播相比,人类的思考能力和创新在互联网复制与另存为的功能下受到了挑战。

互联网环境下的复制与另存为功能,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便捷,但是也为网络谣言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温床。复制与另存为造成了信息冗杂,人类对通过这种便捷方式进行获取大量信息的方式依然乐此不疲,但是这种方式对人类思维的影响确实是悄无声息的,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注释

①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48940/8049954.htm.

参考文献

[1]史尚静.微博谣言传播与辟谣方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王继先.互联网谣言传播的控制与辟谣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黄晨.新媒体环境下的谣言传播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作者简介:杨秀明,辽宁大学2014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2-0010-02

猜你喜欢

复制信息传播互联网
一种协同工作环境中(分布式)的容错和安全数据存储方法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