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通识课教改初探
——以“世界旅游风光地理”课为例

2016-07-22严佩升邓天丽昭通学院管理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关键词:通识课教改高校

严佩升,邓天丽(昭通学院 管理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高校通识课教改初探
——以“世界旅游风光地理”课为例

严佩升,邓天丽
(昭通学院 管理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摘要:通识课程是高校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是高校学生构建大学知识体系的基础。针对“世界旅游风光地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转变学生认识及考核方式的调整等方面提出教改措施,对于提高通识课教学质量和实现全人教育目标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通识课;教改

一、引言

高校通识课教育是大学课程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有时也称其为“博雅教育”、“通才教育”或“公共课课程教育”。[1]通识课程是高校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是高校学生构建大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昭通学院的通识课程设置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专科层次公共选修课共四类,分别为:人文社会科学类(2学时/周,2学分)、自然科学类(2学时/周,2学分)、技能类(2学时/周,1学分)、综合素质类(2学时/周,2学分);本科层次公共选修课共四类,分别为:人文社会科学类(2学时/周,2学分)、自然科学类(2学时/周,2学分)、体育艺术技能类 (2学时/周,2学分)、外语提高与综合素质类(2学时/周,2学分)。其中“世界旅游风光地理”属于专科层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

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是中国旅游业的外部环境,中国旅游业是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旅游业不宜脱离外部环境而孤立地发展。“世界旅游风光地理”归属于地理专业分支学科旅游地理,旨在介绍世界各国旅游发展概况,借鉴外国旅游发展经验教训,发展我国旅游业,以促进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它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其对大自然的热爱有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遇到各种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结合课程实践,对通识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二、“世界旅游风光地理”通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

1.制度缺陷

对于通识课的建设与开展方面,许多高校都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例如,选修类通识课程对选课对象就有一定的限定,学生选修公共选修课时,不能选择与专业课相同或相似的课程,而应选择没有修读过的课程。例如,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所有专业学生禁选数学类课程,如 《公务员数学基础》、《文科高等数学》等。选修“世界旅游风光地理”的学生所属专业众多,有学会计、计算机、初等教育、美术教育、数学、物理、语文、文秘等专业,学生的专业跨度很大,泛及面广,再加上学生已具备的相关知识参差不齐,使得任课教师很难把握好教学的“度”。另一方面,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意愿,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

2.学校对通识课程重视不够,使得这类课程地位被边缘化

有的高校不重视通识课程的建设,认为这类课程是无关紧要的课程,直接将其排给一些兼职老师或者非本专业的老师上,一方面使这些老师觉得自己在教学上不受重视,没有存在感,在教学上出现倦怠感;另一方面,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期望值得不到满足,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教师层面

1.对通识课程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世界旅游风光地理”的考核形式一般是开卷做考题,或者上交一份与课程相关的小论文。据笔者了解,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程很多授课老师都是采用这类考核方式。这种考核形式让学生觉得通识课程很容易混得学分,产生一种可上可不上认识误区。

2.教材选用不当或缺乏教材

通识课程教材的选用是由任课老师决定,如果任课老师对选课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到位,选用的教材容易出现专业性过强,非专业学生难以读懂的问题。高校许多老师有编写教材,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只向学生推荐自己编写的教材的情况。教材缺乏也是通识课程可能遇到的问题,“世界旅游风光地理”这门课程,目前只有一本1996年版,丁登山、刘奕频编著的《环球风光旅游:外国旅游地理》,并且没有再版,市面上只能买到电子书。全球的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教材上涉及的许多数据均已过时,各国旅游地理方面的情况也有所变化,急需一本呈现当下世界旅游地理发展现状的教材。

3.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常提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小组学习等等,要让每一位授课教师运用自如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缓冲时间。“世界旅游风光地理”的教学依然是以讲授法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存在枯燥乏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缺点,使得教学效果欠佳。

(三)学生层面

据笔者调查,选修“世界旅游风光地理”的学生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选课不慎重。部分同学抱着重娱乐而不重知识的态度,选课时只看课程名称,对于自己希望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知识一概不关心;二是,为挣学分而选课。因为考核门槛低,部分学生觉得只要期末考试过了就能拿到学分,不注重学习过程,逃课、代考勤等现象屡见不鲜;三是,对课程认识不到位。认为通识课不重要,在学习的态度上与专业课形成强烈反差,甚至出现当专业课与通识课时间重合时,以上专业课为由请假的情况,还有甚者以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为由请假。

三、“世界旅游风光地理”教改对策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对该门课程的教学作如下调整:

(一)打破按章节教学的传统模式,分模块分专题设计教学内容

“世界旅游风光地理”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两大模块,如图1所示。模块一,总论。是对旅游地理相关知识的介绍,其中可分为以下四大专题: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气候、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旅游交通、旅游客流和世界旅游区;模块二,世界旅游区域总论。这一模块从世界八大旅游区出发,以各区中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典型国家和地区为对象,分别介绍其基本情况、人文习俗、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发展状况。

图1:“世界旅游风光地理”课程内容设计

(二)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是否理想,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一重要影响因素。要让“世界旅游风光地理”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设计,比如专题二中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一个分组活动环节,采用破冰活动将学生分为几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由各小组设计旅游线路,并上台展示,教师给予点评。这类活动既可以全员参与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教学效果较好。

为克服教材缺乏的问题,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收集整理教材相关资料,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比如对模块二的教学,涉及到的国家或地区的一些基础数据,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及时更新。此外,在获取到旅游相关信息时,课前将资料发给学生,引起学生关注,再在课堂设计一些讨论环节。总之,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参考文献、视频资料等,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

(三)引导学生转变对通识课的态度

现代大学生自主意识较强,在课堂上如果能给予他们足够的认可,在课后与他们真心交流,作为一名通识课老师可以潜移默化的转变学生对这类课程的态度。比如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在课外可以开展与课程相关的辅助活动,如开个小型的旅游摄影展,与留学生一起举办旅游沙龙等,这样既可充实教学内容,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结合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兴趣,设计能真实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考核方式。比如分小组考核,小组成员经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考题;又如,“世界旅游风光地理”与许多专业都有契合点,可在考核时充分利用,比如与计算机类专业,制作简单的旅游资源分布图、3D旅游展示平台;艺术类专业,可利用其美术功底设计旅游商品及LOGO;语言类专业,利用其文学和语言功底,设计导游词、旅游宣传口号;物理化工类专业,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创新能力。使考题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来完成,这种考核形式既给了学生发挥的特长空间,又实现了知识的交融。

参考文献:

[1]闻竞,王晓江,黄少英.农、林类高校通识课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刍议[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

[2]吴慧华,徐燕.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1):71-72.

[3]骆少明,刘淼.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报告[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1.

[4]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Z].北大高等教育文库.大学之道丛书(第3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通识课教改高校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浅思考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