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2016-07-21李艳梅
李艳梅
试析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李艳梅
摘要:资金问题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受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影响,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在这种局面下,如何充分借鉴国外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先进经验,利用财政投融资来改善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局面,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现状;改善对策
所谓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依照信用原则在资本市场上对民间资本进行筹集,通过有效的融资和投资运作来达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的的政策性金融活动。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使得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一、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现状
(一)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总量有待提高
研究表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与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的增加具有正相关性,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就大约会增长0.2%,故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总量势在必行。然而现阶段我国不少省份的经济发展战略上偏向工业化,农业投入没有被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来统筹规划,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总量不能确保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
(二)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效率比较低下
实证分析显示,不少省份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系数还不足0.2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被挪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致使真正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被严重削减;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项目建设前没有进行科学全面的可行性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项目建成后没有进行效果评估,从而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无法维持融资→投资→还款→再融资的良性局面。
(三)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结构有待优化
研究表明,农业总产值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机电提灌面积具有正相关性(以机电提灌面积为例,平均机电提灌面积增加1%,那么农业总产值将增加0.3%左右),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少省份在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大中小型灌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设备老化及功能不全等问题,降低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农业发展银行资本金不足且来源渠道单一
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不足。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受到地方政府对于相关税收返回政策没有良好执行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还不足7%,因此难以有效满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在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发行金融债券和央行再贷款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渠道,其他渠道所占的比例较低(如同业存款),难以长期稳定地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二、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改善对策
(一)国外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优秀经验
世界各国政府都重视农业发展问题,尤其高度关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在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二)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改善对策
1.构建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长效稳定机制
笔者认为,各省份要想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长效稳定机制,应该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当地政府要制定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相关政策,使政府财政投融资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并确保财政每年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逐年增加(包括绝对额和相对额);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要针对各类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设立专项基金,以此确保较大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开展;各级政府要根据城乡经济和工农业经济统筹发展的原则,通过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和社会资金的分配格局来满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构建完善的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上级政府给予下级政府足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2.切实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效率
首先,构建政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整合机制。现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分属于多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建设资金过于分散而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出现重复化现象,使原本就紧缺的建设资金被严重浪费了。基于此,要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和明确分工的原则,对各层次财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进行集中,形成生产性、服务性和积累性投入的最佳组合和投向比例。其次,科学调整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结构。在短期财政投融资规模不会大量增加的前提下,各省份要对现有农业基础设施投融资结构进行优化,从如下方面来重点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适当提高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额度;按照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技术支持和财政补贴的方式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机化的支持力度。最后,对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资金的运行机制进行创新。创新农业基础设施的决策机制,将传统自上而下的供给导向机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机制;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资金账户,力求做到专款专用;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前,充分开展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工作,减少投融资的盲目性;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管;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项目的效果评估和责任追求制度,就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造成重大损失的部门或单位相关负责进行责任追究。
3.积极拓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
农业发展银行应从如下方面来拓宽融资渠道:将各类社保资金吸入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的来源范畴,并积极发行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到农村;政府将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归集起来由农业发展银行进行统一管理,也可以通过建立农业基金、财政专项拨款等方式给予农业发展银行足够的资金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可以面向国际社会筹资,积极承揽国际金融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银行的农业贷款和扶贫贷款的转贷。
综上,发展农业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匮乏。故本文以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实际现状出发,在借鉴国外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改善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范利君.国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及经验[J].世界农业,2014(3).
作者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