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是主题新闻策划的境界
2016-07-20
【摘 要】策划意识应无处不在,但最关键的还是坚持“返璞归真”。这也应是我们以后主题策划追求的“境界”。在融媒时代,只有在路上、说人话、讲真情,我们主题新闻策划才能真正“返璞归真”,拥有超级感染力,起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关键词】说人话 忌“高大全” 返璞归真
这部分要说的是选题性策划,有代表性的是《沈阳日报》2013年度《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 全国寻访25任雷锋班班长》(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这个策划从开始就有些“命题作文”的意味,因为题目是“全国寻访25任雷锋班班长”。
做“雷锋”题材很难,因为已在50年内被大小媒体“咀嚼”无数遍。怎么做才能让读者“再生”阅读兴趣?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沉淀与思考,在一次次“肯定后否定、否定后肯定”中前行,并最终找到了主题策划的突破口:我们该拿出、能拿出什么样作品?
笔者撰写过一些感悟性文章和论文,但最新的看法是:这个策划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就在于“返璞归真”。
主题是“从河里摸到石头”
如此大规模地全国实地寻访25任雷锋班班长,在全国媒体中也少有。可我们还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关于雷锋、雷锋班,无论是国家级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做过很多成功报道。如何让我们的报道拥有一个更具生命力、更接地气儿、更有时代气息的主题?
纠结很长时间,我们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好吧,我们不能闭门造车了,决定走出去:在采访中找答案。最后一锤定音的果真就是雷锋班的老班长们。
这是典型“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我们先采访了第一任、第七任、第八任、第十一任雷锋班班长。他们平凡朴实,身上洋溢着予人以向上希望,促人以不断追求的力量和感情,这让我们想到了已故作家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后记说的那句话:“这里,有从未淡薄过的挚爱与深情”。这,正是我们所要寻觅和见证的。
当时“正能量”一词方兴未艾,而他们的经历与感悟并为之坚持的东西,不正是“正能量”吗?!我们豁然开朗:他们传递的就是带有雷锋记忆与属性的正能量。
于是,我们确定了主题——“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
“闭门造车”的东西总归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自己“摸”到手的石头才是有生命的,会告诉你河该怎么过、路该怎么走。我们的报道陆续见报后,“雷锋正能量”这样的固定组合也逐渐在网上、坊间流行起来。
内容上剔除“高大全”
主题确立了,但内容呢?
我们习惯了一些先进典型的写作模式,很容易就掉进“高大全”的坑儿。所以,我们在采访之初便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每一名采访记者要跟老班长们同呼吸共生活,记录最鲜活、最有代表性的“故事”,记录那些最感性的话、那些最生活的举手投足。同时,每一名记者都不用藏着掖着,想“跳”出来的时候就“跳”,把最想说的感受说出来。因为对读者来说,我们是离老班长最近的人,有着最真切的感受。我们不说,读者受众又怎能知道呢?
要求归结起来,其实就一个字:真。
我们看过太多的“铁人典型”,他们似乎没有人伦情感、没有家庭,像是个只付出不求回报的“机器人”。我们不要这样的,现实中也没有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老班长”。为了保证“真”字落地,让老班长们真实起来、可爱起来,而不是“供”起来,报道组付出很多,其中就包括自我突破的“勇气与坚韧”。说勇气,是因为我们很大胆,像写“个性班长”张思荣,连他在老挝违规“偷香蕉”这样的事儿都写了进去——
“老挝的热带水果遍地是,可咱们不能动人家一针一线。有一次,我开车执行任务的途中,一个倒车,一个不小心,没注意车后有棵香蕉树,轻轻一碰。等回到驻地一看,车挎斗里有一堆香蕉。扔了吧,觉得怪可惜,就和战士们分享了。”说到这里,张思荣“狡猾”地笑了。
张思荣这样“为骨瘦如柴的战士们补充营养”,既是其人性的体现也是当时艰苦环境的再现。恰恰是这样一种突破、一种真实,让这位老班长走进了人们柔软的心房,赢得了读者受众的喜爱。
而第19任班长李有宝,他不能触及“父亲”这个词,一说到父亲就泪流满面,因为当年不顾父亲反对,赌气离家,他决心“不出息就不回家”。可父亲没有时间等他证明。等他回家时,父亲已经去世。所以,他说:作为孩子,孝顺父母一定要抓紧时间。即使自己的理想与父母的期望有距离,也不要因为年轻气盛而疏远了这份亲情,父母已经老去,他们没有那么多光阴等待我们的证明……
我们尽量去还原每一任老班长最原始态的生活、情感与思想。
文字上要求说“人话”
对文字的要求是:不求华丽,只求耐读可亲,让文字如溪流,慢慢淌进读者的心里。剔除“假大空”,剔除“教化元素”,让文字成为自己心灵的呈现。这是一个不断自我约束和后期矫正的过程。
把这个具体要求浓缩一下,就是——说“人话”。
“我们寻找、见证雷锋正能量,但我们不是空想主义者,也不想当喊口号的那些人,讨厌板着面孔去说教,只想当讲故事的人。”这是当时报道组每位成员都牢记于心的“铁律”。但问题是,还是有人受固有思维的影响,出现一些口号性话语和内容。
所以,每一次采访都不是“一遍成”,长途跋涉面对面采访之后,还要随时打电话不断地补充采访、核实一些情况;每一期班长故事也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数天甚至更长的撰写时间,翻来覆去地修改,不断删除一些“高大全”的话。我们要的不是符号,而是有灵魂、有情感的老班长们。对这段写作过程,有报道组成员说:“我们这是在主动被虐!”这话说到点儿上了。是的,主动虐心!不虐不行。不虐,我们就要“落入窠臼”;不虐,我们没法向读者交代;不虐,我们就对不起老班长们;不虐,我们更对不起自己……
所以,我们的报道看上去很“琐碎”,比如说写第一任班长张兴吉的这段文字——
领着我们过路口,张老拍一下旁边一个三轮车夫的肩膀,说:“你咋耍这里来啦?”嘻嘻一笑,很撩闲的一笑。一“咋”一“耍”,又是很“辽川合璧”的招呼。一个可爱的老头儿。神情里又透着点小小的狡猾。跟着他,我们到了步行街里的一个“小弄堂”。看着像个小弄堂,实际直接面对的就是楼梯口。“我家在9楼,没有电梯,接孙子,上街买菜,每天光上下楼就要四五趟,算是锻炼身体了。”到5楼,大家就气喘吁吁了。老爷子还是原来的节奏,一步一步登楼梯,腰不弯、气不喘……张老拿钥匙开了门,一只肥猫赫然蹲在门口。为了防止这个特殊的“家庭成员”捣乱,张老笑嘻嘻地把它抱到走廊,将其“放逐”了。
2012年10月中旬至2013年3月,这个系列报道持续了近百天。
我们有了一种“生孩子”的感觉,几乎把每一篇作品都当成自己身上“掉下的肉”,都喜欢。在此期间,策划要求无处不在,但最关键的还是坚持了“返璞归真”。这也应是我们以后主题策划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