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当代建筑艺术的比较研究
2016-09-07张华
张华
摘 要:在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解读建筑师的理念、作品以及表现手法,对东西方当代建筑作比较研究。东方以王澍为例,西方以扎哈·哈迪德为例,解读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以及建筑体现的未来性,从个人角度分析出东西方分别持有返璞归真与解构主义两种未来性趋势,以及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共性。
关键词:当代建筑;返璞归真;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146-02
自古东西方文化由于地域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很多差异,在科学技术逐渐融入到建筑设计的现在,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当代建筑开始出现,没有完全被西方的数字建筑所同化,在东西方两者当代建筑中探求所体现的未来性。
一、东西方建筑文化大背景
1.历史起源的相似性
追溯到东西方人类起源的时期,先民们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衍生出建筑的雏形,建筑材料取材于自然。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构木为巢”的“巢居”和“穴而处”的“穴居”记载,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也有“用树叶铺盖屋顶”、“挖掘洞穴”、“用泥和枝条仿照燕窝建造自己的躲避处所”的论述[1]。可见,东西方建筑在历史起源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2.美学思想的相异性
追溯建筑历史在类型上的发展,东方建筑以宫殿式空间为代表,在建筑上体现为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而追求“壮丽而重威”的思想;西方建筑以教堂空间为代表,西方崇尚宗教信仰,历经从多神信仰到一神信仰的过程。
在自然环境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受到顺应自然、亲近自然的理念影响,而西方受到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的理念影响,从而使东西方建筑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式。
二、东方当代建筑——王澍的返璞归真
说到王澍,他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为一体,产生一种凸显儒雅之风的中国当代建筑风格,一种新的现代中式韵味而自成一派。中国美院的象山校区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自然开放的建筑群、建筑形态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将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传统的诗意与审美融入建筑当中。从大环境中解读,源于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想, “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这三个要素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表现,自成一种现代中式审美性建筑风格(如图1所示)。
1.天人合一之建筑形态
从建筑形态设计上来看,标志性“天人合一”的山脊形强有力的冲击眼球,用大尺度的手法,在天地这个大空间中形成以“人”为核心的生活空间,不仅仅表现出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状态,还将其再现到实际的生活空间中,形神兼备。从建筑本身给人的视觉冲击力以及与人、环境形成的体量对比关系,充分体现出建筑尺度本身的力量以及对空间的占有,整体呈现出人生活在天地这个大空间中的状态。
其次是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意象表达,尤其是吴冠中的水墨画和王澍的建筑在传统文化美学的层面上是有相同之处的。水墨的黑白形式单色调刚好与王澍的建筑整体色调相呼应,体现一种单纯和朴实。选择循环利用废弃的传统建筑材料,既节省资源又环保,同时在建筑视觉上的色调统一在传统建筑的黑白灰中,建筑肌理的构成非常具有形式感,同时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构成体现出江南水乡的意境。
2.寄情山水之建筑绿植
在细节处理上,王澍运用现代几何元素进行随机的大小变化,在建筑界面上呈现出大大小小的窗格,将传统窗格的意境与现代采光性极强的窗两者融合,从简单中体现出丰富性。在处理建筑与绿植的手法上,运用攀爬类植物将建筑“生命化”,使建筑与绿植合二为一,使两者处于协调共生的状态,同时建筑偏于文化的稳重感,而绿植显示一种自然的随意性,在时间上形成四季变化,两者共同形成时间与空间上的视觉。
将传统建筑虚实结合的处理手法运用到建筑大空间中,建筑本身做了夸大处理,还充分利用了环境的关系,将绿植依附于建筑表面,建立两者时间的联系,将环境弱化使建筑向周围扩张,形成了突破于建筑本省的视野空间以及心理空间,这种形式感给人们潜在的视觉、心理感受、甚至以静为动的运动感,它让人所感受的心理空间超出了客观存在的建筑本身的立体空间。
3.崇尚隐逸之建筑空间
对于传统建筑来说,它的存在都会与周边的环境产生关系,没有严格的限定室内外的空间划分。所以象山校区的建筑中并不拘泥形式和表象,所有的建筑都不是方正闭合的单一空间,面向山的一面彻底打开,形成一个半开放式空间,类似于传统建筑空间——天井的格局,但区别于它的围合状态,处于一种半包围式结构。有所收敛的同时又具有开放性,体现不同于现在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同时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打破中国传统合院的建筑手法,巧妙地将传统隐逸的格调体现出来。
王澍通过建筑表面曲折的楼梯引申隐逸的思想,从建筑一侧的立面转到另一面,上下楼层空间的互通性和流动性很强,大胆地打破建筑立面的单个空间,满足于功能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中曲径通幽的隐逸意境直观地再现出来。
三、西方当代建筑——扎哈的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表现为反对水平、垂直的这种简单几何形体元素,从其它角度反映解构主义的关键词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从外形上说,扎哈的建筑特征以非线性、结构性、有机塑形为主,从手法上来说,她将艺术创作与科技手段结合,以面向未来的理念来支撑(如图2所示)。
1.反中心之空间关系模糊
之所以说她的空间关系反中心,源于她将固有的形态液化是随机性的,不是按照具体的标准参数或者某个中心点来变形。首先建筑是一种空间的表达,无法用传统视角来审视,不断打破限定的空间关系,表现出内心所追求的自由。
扎哈建筑空间用简化、扭曲和变形的手法将空间尺度消除,所以她的作品都具有唯一性和原创性。她脱离于传统尺寸的范畴,将自己放在宏观的视角,把建筑本身看成一个整体,单一连续的整体取代了传统的几何组合、对称等形式。
扎哈将空间关系模糊源自她对 “如何让空间更加公共化和城市化”的关注。从宏观角度来讲,还是点与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主张打破城市与建筑、建筑与街区、室外与室内的空间关系,将空间逐渐公共化,将建筑逐渐城市化。
2.反权威之建筑表现手法
之所以说反权威的表现手法,权威即当下的审美标准和受众所能接受的范畴,而扎哈则将创新与时代同行,突破既定思维的框框,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创意表达”。契形物的运用、倾斜于变形、形式组合、夸张透视等手法完全契合解构主义的表现手法。在她数字化的崭新空间中,呼应生态这一主题,将营造自然景观于建筑中,两者彼此相辅相成,将数字建筑生命化。
扎哈的表现手法随着电脑软件的更新而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如果说脱离于计算机完全靠人工是无法实现的,这完全得益于科学的进步。此创作媒介具体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通过改变形状、比例或者透视的角度等手段来实现“静止的运动化”形态。所以她凭借计算机以及电脑软件的操作这一平台,使表现手法不受局限而多样化,甚至是无意的变化都能成就一个独特性的作品。
3.反非黑即白之建筑形态
非黑即白泛指固定的思维模式,以传统的建筑角度来讲,无非是条条框框,受到工程、力学等问题的限制。扎哈的建筑主张从约束中解放出来,而这种解放并不仅限于从重力条件下解放,还有从现存的秩序中解放,从而产生新的秩序——流线型。从建筑特征的流动来讲,极具唯一性的作品不存在黑白的状态,有且只有一种形式呈现。
扎哈将建筑形式作为表现主体,而实现这一形式得益于“动态构成”,就是用不同的定格画面表现运动变化的效果,包含一种具有方向感的倾向性张力,以静止的艺术作品呈现出动态。从深层意义来讲,动态的东西具有时间性,每一个都是唯一的,所以唯一不存在非黑即白的说法。
四、结 语
新中式风格是中国当下对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主流,也是未来中国建筑的一个发展趋势,探索未来与历史的起源相呼应的状态,找寻最原始的“巢居”和“洞穴”的思想,直接通过原始的木材和树枝搭建,而我们还在探索的路上。
“数字化”是西方当代建筑流行的主要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将数字建筑生态化,将自然景观空间搬到室内或者依附于建筑界面,迎合时下“环保”的主题,成为新的视觉环境以及生活环境出现,很受人类这个主观群体的欢迎,并有很大发展空间和发展趋势。
东西方两者虽文化背景不同,但是通过当代建筑的比较研究,对于城市、建筑等空间性的问题,都存在弱化空间关系这一主张,打破城市、街区、建筑、室内外的空间限定,使其成为一个大环境。其次追溯于历史有其共同性,对于未来的观念,也都与“环保”“绿色”“生态”等这一系列主题相关,将建筑与生态环境相融,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环境。笔者相信在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建筑的大环境,而且是与“绿色”、“生态”这一主题息息相关的,建筑的未来必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的最佳归宿。
参考文献:
[1] (意)维特鲁威.高履泰译.建筑十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2] 胡耀宇.从建筑形态设计解析王澍设计作品[J].美术大观——艺术与设计,3003(1).
[3] 杜倩.扎哈·哈迪德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研究[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8.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