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的主导地位与世界新秩序

2016-07-20张思雨

2016年24期
关键词:布热津斯基欧亚大陆布氏

张思雨

摘要:《大棋局》出版至今已近二十年,但布热津斯基在书中的思想在之后的历届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中都有迹可循,他所提出的某些观点仍然振聋发聩。布氏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的世界霸权不可能永远坚守,为了尽可能延长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在霸权衰落后世界秩序符合其自身利益,美国须在最具地缘政治战略意义的欧亚大陆建立跨欧亚安全体系,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与欧洲国家和中国合作。布氏的思想为中美尽可能消解冲突加强合作提供了可能。然而,他却低估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智慧,认为中国只能是地区性而非全球性大国。且从中国历史“分析”出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必将有与美国对抗的野心,完全漠视中国政府和平崛起的承诺和努力。

关键词:大棋局;地缘政治;美国

布氏此书立足于当前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绝对优势,而预计到2015年美国将失去世界主导地位,在此之前需要未雨绸缪,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对于美国来说,从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西边的里斯本这块亚欧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因为,这片陆地“集中了世界上大多数在政治上非常自信和富有活力的国家。排在美国后面的六个世界经济大国都在欧亚大陆”①。二战以来,美国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区域内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持续、有效地保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受制于国内外各种因素,布氏认为美国不能对该地区实施直接的控制,而应该灵活地施展外交手段、建立盟友关系、有选择地为联盟吸收新成员,并十分巧妙地配置自身的政治资本,从而达到在区域内各个国家间纵横捭阖以防止另一个新兴大国的兴起和任何一种威胁美国超然地位的反美联盟的出现的目的。

一、《大棋局》一书的思想渊源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用地缘政治学的方法来分析美国如何维护其超然地位。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分支,它以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分布为因素,来分析和预测世界政治发展趋势和相关国家具体政治行为。在众多的地缘政治学理论流派中,布热津斯基受英国地理学家哈尔得福·麦金德的“心脏地心说”和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战略包围”思想的影响尤甚。

1919年,麦金德在《民主的理想和现实》中创造性地将欧、亚、非三洲合并统称“世界岛”,并把包括波罗的海、多瑙河的中游和下游,黑海、小亚细亚、亚美尼亚、波斯和蒙古这一片区域称为“心脏地带”。他还以亚得里亚海和北海为界,将欧洲分为东欧和西欧,并指出东欧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谁统治东欧谁便控制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便控制世界岛;谁控制世界岛谁便控制世界”②。

斯皮克曼认为,美国的安全源于亚洲和欧洲的力量均势,如果欧亚均势被破坏,那么美国就面临着被包围的形势。并指出:“将来如果要避免这种被包围的局面,我们在和平时期就一定要经常注意不让任何国家或几个联盟国家以优势的力量出现在旧世界这两个区域的任何地方。”③“我们的目标是阻止那些在原则上和理想上与西方文明完全相左的霸权国家统治这些地区。”④同时,他还进一步强调:“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必须防止旧世界几个实力中心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利益。”⑤

很显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提出的建立一个与美国关系紧密、以法德关系为基础的欧洲,和介入巴尔干地区,以及稳固发展美、中、日三边关系等战略构思,无不彰显麦金德和斯皮克曼的思想精髓。

二、《大棋局》一书的积极意义

(一)新的地缘政治学研究视角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指出,欧亚大陆是世界力量的中心和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全球战略的主要依托点,并将麦金德的思想推向更深层次。他认为“自从世界各大洲在大约五百年前开始在政治上相互影响以来,欧亚大陆一直是世界力量的中心”⑥即使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西半球的美国迅速上升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欧亚大陆依然保持着它地缘政治的重要性。“不仅它的西部周边——欧洲——依然是世界大部分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所在地,而且它的东部地区——亚洲——最近也成了经济增长和政治影响上升的极其重要的中心。因此,在全球都进行了介入的美国如何应付复杂的欧亚大陆的大国关系——特别是美国是否阻止一个占主导地位和敌对的欧亚大陆大国的出现——对美国在全球发挥首要作用的能力依然极为重要。”⑦因此,美国“必须在欧亚大陆运用它的影响,以建立一种以美国为政治仲裁者的稳定的大陆均势”⑧。进而布氏提出了地缘政治研究法的一种新角度:将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划分为欧亚大棋局中的“地缘战略棋手”,他认为此五国“有能力和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改变世界现有地缘政治状况以致影响美国的利益”⑨;又将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和伊朗划分为“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他认为此五国的重要性“不是来自它们的力量和动机,而是来自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以及它们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棋手行为造成的影响”⑩。

“地缘战略棋手”和“地缘政治支轴国家”的提出是布热津斯基的一大创举。他启示国际政治研究者一个所谓的“重要国家”可以不用以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战略意图来评判,而是根据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角度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所谓的“大国战略”,“不一定是强权政治或争霸战略,甚至不一定刻意表现出某种搏斗意图和策略手腕,而在于真正了解自身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优势及劣势,懂得如何趋利避害‘择善固执且从善如流”B11。

(二)对美国的地位和中美关系的发展看法务实

1、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是迄今为止第一和唯一的全球性超级大国,而且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他承认美国的霸权地位将会逐步衰落,“这不仅是因为民族国家正日益相互渗透,而且因为知识作为力量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传播和分享,而且越来越不受国界的限制”B12。且从美国所占的世界经济份额来看,“到20世纪末,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仍将占全球的20%,到2020年可能降至10%—15%;同时欧洲、中国和日本等大国的份额将上升到与美国差不多的水平”B13。布氏的“美国霸权衰落论”比一些鼓吹美国在21世纪仍将独占世界超然地位的学者更加理性、客观和务实。而且他在本书中的战略并非是为维护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而是要为没有美国作为主导地位的世界秩序做出安排。

2、中美合作前景广阔

综上,为了使美国的超然地位能延长一代人甚至更久一点的时间,及当美国主导地位失落后的世界秩序能够符合美国的利益,布热津斯基认为这有赖于美国同欧亚大陆西端“民主桥头堡”欧洲和大陆东端“欧亚的东方支柱”中国的合作。通过美国与欧洲和中国的合作推动这个大陆所有的“地缘战略棋手”和“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合作建立一个跨欧亚安全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将尊重欧亚国家的“正当利益”。同时他特别提出美国应与中国在广泛的共同政治领域开展合作。同时他还主张美日军事同盟不能用于反华,也不能鼓励日本反华,“应非常细致巧妙地鼓励日本实行自我约束”B14,并引导日本在建立美、日、中三方顺应的关系中发挥作用,以便更好地建立亚洲和跨欧亚的安全体系。布氏的观点为尽可能地消解中美对抗、加强中美合作提供了可能。

三、《大棋局》一书的消极意义

虽然布热津斯基在此书中客观理性地分析了未来美国的国际地位,并指出为了维护后美国霸权时代世界秩序的稳定,美国应重视欧亚大陆,同欧洲尤其是与中国加强合作的观点顺应历史、顺应时势。但是,书中美国至上主义的思想随处可见,并对中国的未来发展的看法过于保守。

(一)未能脱离旧式政治思想窠臼

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是“世界的裁判者”,如果美国丧失世界主导地位,“不管是因为美国自动退出世界事务,还是因为一个成功的对手的突然崛起,都会严重破坏世界稳定”B15,美国是欧亚大陆的仲裁者,欧亚大陆的重大问题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都无法解决。因此,他认为“美国如何‘管理欧亚大陆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B16。他以美国是世界主导者自居,强行将欧亚大陆拉入美国的战略板块,甚至为了建立所谓的跨欧亚安全体系而漠视该地区民族国家的独立主权,甚至不惜牺牲某些国家的自身利益。这是一种典型的美国至上主义的体现。且他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妄自揣测中国、俄罗斯和欧盟有与美国对抗的企图。

其次,美国虽然主张加强同欧亚大陆国家的合作,但同时他又想方设法使欧盟、中亚国家、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日本之间相互遏制,彼此力量相互抵消,而美国则居高临下地充当欧亚大陆的“仲裁者”,即使未来美国主导地位衰落,但依靠这种设计,其依然能支配世界。这种离岸平衡手段与19世纪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英国的均势政策并无不同,并不符合21世纪多级格局的政治现实,与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发展相违背。

(二)对中国的评价保守、偏狭

布热津斯基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并非是一个全球性而是区域性国家。他对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未来发展的评价过于保守、谨慎。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和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对亚太事务和国际事务必将参与地更加深入,对维护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奉行和平发展道路,无论综合实力如何,都不会去争夺所谓的世界主导权。对中国的种种分析无不显示布氏本人未能脱离西方普世价值思想的桎梏,而不能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进行公证、客观的评判。(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注解:

①[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27.

②[英]麦金德.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M],1965:150.

③[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刘俞之译.和平地理学[M],1965:64.

④[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刘俞之译.和平地理学[M],1965:78.

⑤[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刘俞之译.和平地理学[M],1965:83.

⑥[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

⑦同上.

⑧同上.

⑨同上:34.

⑩同上:35.

B11王逸舟,大国之策——读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感言[J],国际经济评论,1998(7—8).

B12[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70.

B13同上.

B14同上:38.

B15同上:26.

B16同上.

参考文献:

[1]王洪霞.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战略思想[D].吉林大学,2008.

[2]沈骥如.简述布热津斯基的新著《大棋局》——论21世纪的中美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06).

[3]宋以敏.评布热津斯基新著《大棋局》[J].国际问题研究,1998(01).

猜你喜欢

布热津斯基欧亚大陆布氏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新时代中俄全面合作与欧亚大陆经济空间再拓展
如何在几分钟之内往返欧亚大陆
考古发现的舌头琴与欧亚大陆东部的古代游牧文化
布氏菌病患者抗体测定与细菌学检验结果的比较观察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领悟“战略远见” 增强“中国自信”——读布热津斯基《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力危机》
羊种布氏菌043强毒株BRA0434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与毒力的初步评价
布氏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