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并非过错 而是文明的标识
2016-07-19
《物的帝国》详细讲述了人类的物欲。这本书有点像弗兰克·特伦特曼在其鸿篇巨制中用几百页篇幅描写的20世纪初百货商店中的一家。这种商店什么都卖,在当时被比作博物馆,它们似乎把所有物品都陈列了出来。
该书记载了丰富多彩的事实,涵盖各大洲、各时代、各语言。这些事实涉及奴隶经济、西方商贸的发展、城市公用事业网络的形成、二战之后几十年里日新月异的经济变化、消费层面的变化及其影响。在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讲授历史的特伦特曼是“消费研究”方面的权威,他想动摇这个领域的普遍看法。
该书的前半部分按时间顺序记述了消费主义的历史,穿插着诸多案例,比如16世纪意大利北部和20世纪亚洲的历史。后半部分的章节循着一个个问题探讨不同主题,包括信贷理念、良知消费、居家用品采购和资本主义对宗教的影响。特伦特曼始终给人以包罗万象之感,似乎刻意避免可能会要探究根本原则的概念体系。
该书的凝聚力在于其挑战和异见精神。特伦特曼认为,对消费者群体的定义太狭隘,仅着眼于私人采购而忽略了公共支出等领域,而在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公共支出如今是GDP的20%以上。随着特伦特曼破除种种传闻和误解,他的用意渐渐变得明晰。他表示,现如今,消费成为两大对立阵营激辩的焦点,双方从道德高度相互攻击。一方是“进步的社会民主批评人士,他们抨击购物、广告、品牌宣传和低息信贷的巨大力量把积极主动、道德高尚的公民变成消极被动、百无聊赖的消费者”;另一方是“消费的提倡者,主要是传统的开明人士,他们珍视选择自由,视之为民主和繁荣的基础”。特伦特曼坚称,他不打算“裁决一场道德争论”,而愿意查考过去五个世纪里消费的过程和演变。
在现代,特伦特曼觉得卢梭的浪漫主义包含了类似思想,卢梭认为“对物质的渴望把自由人变成奴隶”。一个世纪以后,马克思等人更进了一步,提出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改变了人们与物品发生联系的方式;物品变得纯粹由其经济价值来定义。其他意义和重要性都被这种“现代拜物教”掩盖。按照这个观点,其结果是“幻灭、不平等和冲突”以及受物欲操纵所产生的消费文化。
《物的帝国》绝非系统的反驳,但特伦特曼自始至终的策略是陈述大量细节,让人们至少相信有很多关于消费的想法需要检讨。消费文化真的助长了消极被动、促使手艺和技能被抛弃吗?那如何解释男人在1945年干家务和修理东西所花的时间是在1900年时的大约两倍?宗教呢,世俗主义日益盛行难道不是消费不断扩大的直接后果吗?特伦特曼认为未必:如今中东欧“不仅在物质上比共产党执政时要富有”,而且“拥有更多的基督教信徒”,宗教“饱含物的气息”。
本书深奥,有时令人困惑,但几乎始终发人深省。到最后,公认的看法被驳得体无完肤,但我们根本拿不准应当代之以什么样的观点。但在消费研究这个学术领域,正是别有韵味的新颖之处,就像浏览商店橱窗里的商品却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