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素质教育的本源
——以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为例

2016-07-19沙苗苗黄国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本源高职学生素质教育

沙苗苗, 黄国辉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学院,深圳 518172)



回归素质教育的本源
——以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为例

沙苗苗, 黄国辉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学院,深圳 518172)

摘要:素质教育实施近三十年,之所以举步维艰、收效不大,一方面源于从一开始提出就把应试教育作为对立面,与应试教育纠缠不休;另一方面是因为作茧自缚,把自己当做无所不能的“大箩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鉴于这样的反思,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亟需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在素质教育的本源上下功夫。

关键词:素质教育;本源;高职学生

素质教育为什么“斗”不过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为什么举步维艰?素质教育为什么收效不大?笔者认为,需要对如下几个根本问题进行反思:素质教育不应该在最初推行时就置于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位置,以至于其整个实施过程一直和应试教育纠缠不休;素质教育不应该追求“高”、“大”、“全”,尤其不应该成为“万金油”或“大箩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素质教育不应该把素质与能力、技巧混为一谈,以至于不少学校所谓的素质教育变味了、走样了,偏离了原有的轨道。一言以蔽之,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亟需正本清源、返朴归真。

1素质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肆意改变概念的内涵或扩大其外延,必然会导致素质教育的变味、走样,甚至误入歧途。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素质教育中最核心的概念——“素质”的内涵。

1.1素质的概念

什么叫素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很简洁:①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平日的修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

《辞海》的解释更详细:①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②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③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

以上两种解释的内涵是一致的。素质教育中素质的含义,显然是第②条释义:素质即素养,平日的修养,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更深入: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特别是脑的微观结构的特点。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其缺陷会造成能力发展的障碍。

这个解释指出了素质和能力的关系,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人如果在某种素质上有缺陷,那么与这种素质相关的能力发展就会遇到障碍,所以能力发展必须以素质教育(素质的养成与完善)为前提。可见,素质和能力是有区别的,不能把素质和能力混为一谈,也不能把能力发展与素质教育混为一谈。

1.2素质的内涵

“素”和“质”两个字,都有“根本”、“质朴”、“单纯”的含义。所以,就人的素质而言,其内涵越“纯”越好。

笔者认为,素质的内涵是:①先天(遗传)的生理特点;②后天环境和教育中形成的各种习惯(即“平日的修养”);③按照某种目标支配言行的意志。

简言之,人的素质由基因、习惯、意志三要素构成。基因是遗传的结果,和教育无关。所以,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从小培养好习惯,这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二是磨炼意志,培养适应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各种品质。

1.3素质、能力、技巧三者的关系

素质与能力的关系,正如数学里公理和定理的关系。定理可以有几十个、几百个,但公理只有很少几个。同样的道理,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而且,某种能力A的形成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定依赖于之前已有的某种能力B,而能力B的形成又依赖于更早之前已有的某种能力C……素质就是最原始的能力。

能力和技巧的关系更好理解:技巧是经过反复训练达到熟练程度的能力。

右上图直观地揭示了素质、能力、技巧三者的关系。不过,更确切、更形象地表述是:人的情感、智能系统就像一颗大树,素质是树根,能力是枝干,技巧是树叶,而素质教育是土壤。大树扎根于肥沃的土壤,树根具有丰富的营养,才能枝繁叶茂。

可是,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人们往往只关注外在的能力和技巧,而对给能力和技巧强有力支撑的内在素质不屑一顾,这也许是应试教育带给人们的思维定势。

2素质教育的本源

当前,素质教育需要避免或纠正以下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把素质教育简单地肢解为艺术教育、特长教育等“碎片”;二是把素质教育的外延任意扩大。此外,还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2.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刚开始提出的时候就把应试教育作为对立面,把应试教育看作“非素质教育”,并提出“减负”的口号,但“减负”并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对此,我们可以在赫尔巴特的“反轻松教育”中找到答案。

教育改革不应该采取破旧立新、矫枉过正的做法,新的教育理念不应该建立在全盘否定旧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而应该兼收并蓄。片面追求升学率是错误的,但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应试教育的作用,毕竟应试教育也能培养素质,也有可资借鉴的方法和经验,素质教育应该吸收应试教育的精华,弃其糟粕,在此基础上建立更科学更系统的理论。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交叉关系(如右图),不是对立关系。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者的“交集”不是空集。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在于:素质教育关注的是素质(树根),是根本;应试教育则急功近利,本末倒置,关注能力(枝干)和技巧(树叶)。

2.2素质教育不是“大箩筐”

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目前学术界并无定论。但无论如何表述,都不能太笼统、太抽象,不能连教育工作者自己都搞不懂,学生更是一头雾水。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不能追求“高”、“大”、“全”,尤其不能当作“大箩筐”,否则什么东西都往这个“大箩筐”里装,学生的负担只会越来越重,素质教育将会象滚雪球一样不堪重负,自取灭亡。

2.3素质教育应该返璞归真

1934年淮安新安小学制定了一份“素质教育大纲”,含29项,其中前6项内容为每天必做之事,自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①每天做内体运动一次;②每天整洁一次;③每天写日记一篇;④每天吃开水五大碗和豆浆一大碗;⑤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⑥每天看本埠和外埠报各一份。

这样的表述多么简洁、具体,这才是“接地气”的素质教育。可是,有不少学校的素质教育不是这样,笔者看过华东某省一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指导纲要”,全文长达1万多字,别说实施,仅仅把这份“纲要”看完就得头晕。

这份80年前的“素质教育大纲”颇有来头。这所名为淮安新安小学的乡村小学是陶行知的弟子汪达之创办的,“大纲”不折不扣地贯彻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从这份“大纲”中我们不难领悟到:素质教育的根本(本源),其实是做好那些每天都应该去做的事情,即“平日的修养”,也就是培养习惯。

2.4素质教育的本源

如前所述,笔者所理解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习惯,锻炼意志。人的基本素质都包含在从小养成的习惯里,我们通常所说的“举手投足之间处处体现一个人的素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而克制或改变这些不好的语言习惯或行为习惯,则需要意志的力量,这是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简短的一句话,参透了素质教育的本源。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哪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回答是幼儿园。记者感到很好奇,这位科学家解释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段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习惯养成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好习惯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

在2008年一次素质教育研讨会上,83岁高龄的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老先生尖锐地指出:“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小孩子,各位教职工作者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比如说,顺手带走没有喝完的水,这就是一种素质。”而在那次会议现场,没有第二个人带走自己的水瓶,甚至地上随处可见,这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刻反省的问题。

2.5素质教育应该量力而行

素质教育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当然要注重全面发展,但不能越搞越复杂,越搞越抽象。素质教育不但要正本清源,而且要量力而行,过多过高的要求只会把素质教育演变为“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例如,许多家长让孩子学琴,本意是素质教育,但一旦瞄准考级、比赛,不就成了应试教育吗?

卢勤曾用“三句话”通俗地概括了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要点:一句话是“太好啦”,培养教育孩子碰到挫折时有一种良好的心态;第二句话是“我能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第三句话是“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助你吧。”

中学生、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自然要比对小学生的要求更高一些,但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其内容差别不大,而且其实质基本相同。

3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

大学生素质教育可分为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大类。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高职学生最欠缺的是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

3.1当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据调查,高职学生对于职业技能学习和实训教学还比较上心,对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较高,但在人文素质方面有许多“短板”:虽然有很强的自立意识,但是意志品质相对薄弱,缺乏自控能力;不少学生眼高手低,过高估价自我,说起来是条龙,做起来是条虫;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和学习习惯,个人修养和整体素质明显不足;思维的理性、逻辑性比较欠缺,看待问题固执、偏激,容易走极端;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业抱无所谓态度;许多学生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把很多精力和时间浪费在吃喝、玩牌、看碟、网游等无聊的事情上[1]。

3.2“日行一善”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2007年至2010年期间,我们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日行一善,成就一生”主题教育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笔者认为,这正是最根本的人文素质。

何谓仁?仁者,人二也,即和另一个人和谐相处,其含义是仁慈、善良。

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其含义是正义、正直,助人为乐。

何谓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礼之精要在于曲,在于对人尊敬。

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把日常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何谓信?信者,人言也,其含义是信任。现在主要是指诚信、信用。

鉴于高职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缺课”较多,有些学生连不穿拖鞋上课、不带早餐进教室都做不到。为此,我们把“好习惯促销”作为“日行一善,成就一生”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强力实施,其宗旨是:让习惯符合规范,让规范成为习惯。

我们的做法是: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好习惯、坏习惯进行反思,把对自己成长影响最大的好习惯推荐出来,并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让大家共享;然后对学生推荐出来的数百条好习惯进行筛选,精选出113条好习惯;再通过校园网投票,评出了10个全院师生认同度最高的好习惯。我们还将这些评选出的好习惯进行了必要的提炼和完善,并将完善后的内容设计成海报在校园内醒目位置张贴,并印制成书签(全套10张)发给每一个学生,多管齐下“促销”这些好习惯。

我们评选出来的10个好习惯是:(1)今日事今日毕;(2)责任心;(3)每天都给父母一句问候;(4)诚信;(5)每天运动一小时;(6)良好的时间观念;(7)微笑;(8)遇到老师问声好;(9)走在最后时关掉未关的电脑;(10)在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座。

我们在全校学生中“促销”的10个好习惯是:

(1)不在公寓吸烟——防火;

(2)23点之前睡眠——健康;

(3)早锻炼晚自习——上进;

(4)靠右行不占道——安全;

(5)随手关水关电——节能;

(6)见面微笑问好——礼貌;

(7)今日事今日毕——高效;

(8)随手带走垃圾——环保;

(9)不迟到不早退——守时;

(10)朋友多兴趣广——快乐。

“日行一善”的本义是:每天都有善言或善行,将善念注入灵魂。无论是上述“好习惯促销”,还是其它形式的活动(评选“校园绅士”和征集“日行一善”故事),我们都是在通过规范学生日常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素质教育。

3.3“素质银行”的创建与实践

素质银行是模拟“货币银行”的运营模式,借鉴“游戏积分”的激励原理,将大学生的各种素质尽可能地量化为可增减的积分,全面考评、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

我们在实施素质银行时,既设立了考评科学素质的“知”支行,又设立了考评人文素质的“行”支行。在“知”支行,把学业、考证、竞赛、论文、毕业设计和阅读经典作为主要项目;在“行”支行,把志愿服务、上课出勤、公寓“安全三比”、文明宿舍评比、听讲座、参加文体活动作为主要项目。我们用量化积分的方式,把学生在“知”与“行”方面的得失,记载(“存入”或“支取”)在素质银行存折中,从而起到引导、约束、激励的作用,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国辉, 陈正学. 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究与实践[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 2.

[2]黄国辉, 沙苗苗, 张翔. “素质银行”: 培养与提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路径探新[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1(4): 59-62.

Back to the Esse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Taking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s an Example

SHA Miao-miao, HUANG Guo-hui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China)

Abstract:Implemented for nearly thirty years, quality education stumbles forward and bears little fruits. For one thing, it stands against the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and keeps struggling with it; for another, it was caught in its own trap by defining itself as the all mighty tool, trying to include everything inside. In view of such reflection, the author regards that quality education is in immediate need to trace back its true essence, stick to the essence, and work hard on it.

Key words:quality education; the essenc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收稿日期:2015-12-17

作者简介:沙苗苗(1982-),女,河南许昌人,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学校党员与思想政治教育。 黄国辉(1966-),男,高级政工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维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2-0111-04

猜你喜欢

本源高职学生素质教育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