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不同品种枯、黄萎病抗病性监测大田示范总结
2016-07-19鲜君花刘端春
鲜君花,刘端春
(麦盖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喀什 844600)
棉花不同品种枯、黄萎病抗病性监测大田示范总结
鲜君花,刘端春
(麦盖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喀什 844600)
摘 要:文章通过大田示范种植,对棉花不同品种,监测供试品种的抗病性,为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棉花品种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棉花 枯萎病 黄萎病 抗病性
1 试验目的
通过大田示范种植,监测供试品种的抗病性,为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棉花品种提供基础数据。
2 试验设计
单因素无重复试验,果棉间作,每个品种占2条红枣行,排列顺序为农大602→中棉415→冀棉315,整个示范占地2.4 hm2。果树为嫁接4年的核桃树。
3 试验调查
3.1调查时间
2015年5月20日至9月10日。
3.2调查方法
各处理在棉花苗期、蕾期、花期、絮期各调查1次,5点取样,前3次每点调查200株,记载发病株率,9月10日各处理在每个点选1株发病株测产、剖杆,同时在各处理选1株健株测产。大田管理与其它棉田一致。
3.3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
(1)各处理发病率调查。5月20日对农大602、冀棉315、中棉415进行调查发病率,调查株树为200株,棉花生育期为苗期,得出农大602、冀棉315、中棉415的枯萎病发病率平均分别为0.1%、0.2%、0.2%,黄萎病发病率都为零;6月20日对农大602、冀棉315、中棉415进行调查发病率,调查株树为200株,棉花生育期为蕾期,得出农大602、冀棉315、中棉415的枯萎病发病率平均分别为0.5%、0.6%、0.4%,黄萎病发病率都为零;7月20日对农大602、冀棉315、中棉415进行调查发病率,调查株树为200株,棉花生育期为花期,得出农大602、冀棉315、中棉415的枯萎病发病率都为零,黄萎病发病率平均分别为0.1%、0%、0.3%;8月20日对农大602、冀棉315、中棉415进行调查发病率,调查株树为200株,棉花生育期为铃期,得出农大602、冀棉315、中棉415的枯萎病发病率平均分别为0.1%、0%、0%,黄萎病发病率平均分别为0.5%、0.6%、0.6%。(2)各处理单株生育性状调查。对健株、农大602、冀棉315、中棉415单株调查生育性状及单株理论产量。健株对5支单株调查取平均值:病害级别为零,平均株高72.8 cm,平均果枝数10.6台,单株结铃平均为6.4个,单铃重平均5.44 g,衣分平均40%,其单株理论产量籽棉平均为34.6 g,皮棉平均为13.8 g;农大602对5支单株调查取平均值,病害级别为1,平均株高67.2 cm,平均果枝数9台,单株结铃平均为5.4个,单铃重平均4.58 g,衣分平均39%,其单株理论产量籽棉平均为24.8 g,皮棉平均为9.7 g;冀棉315对5支单株调查取平均值:病害级别为1,平均株高67.6 cm,平均果枝数9.2台,单株结铃平均为5.4个,单铃重平均4.5 g,衣分平均38.8%,其单株理论产量籽棉平均为24.3 g,皮棉平均为9.5 g;中棉415对5支单株调查取平均值:病害级别为1,平均株高68.6 cm,平均果枝数9台,单株结铃平均为5.6个,单铃重平均4.46 g,衣分平均38.8%,其单株理论产量籽棉平均为24.9 g,皮棉平均为9.7 g。
发病率方差分析与比较表
4 试验结果
(1)方差分析表明,3个处理之间没有达到95%显著性差异。(2)从发病率分析,3个处理中,农大602略突出。(3)由于化肥用量大,秸秆还田面积较小,同时县上严禁私自调种,棉花枯黄萎病近年在麦盖提县一直呈零星发生态势,菌源较少。(4)供试品种对麦盖提县的土壤和气候没有表现出其它反应。(5)该示范只做一年,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