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的城市细胞单元
——生态社区空间构建初探
2016-07-19蔡琪琦
蔡琪琦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4)
可持续的城市细胞单元
——生态社区空间构建初探
蔡琪琦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4)
摘要:指出了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组成单元,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建设的进程,高度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在社区层面上,已经从注重自然生态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共同可持续发展并存的发展阶段,并提出了“生态社区”的可持续理念,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统一发展理念,对生态社区发展历程、低碳社会空间、绿色出行方式以及低碳住区的空间塑造等进行了探究,为生态社区的实践与理论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社区;低碳住区;绿色出行;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1引言
由于城市发展迅速,物质环境得到很大的提升,当城市化进行到平滑阶段时,就需要关注城市每个单元的发展,此时的社区空间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重点,人们对其居住的主要场所——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作为满足日常起居的场所,还能够形成健康、舒适、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由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发严重,在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前提下使得经济发展获得高度的迅速,但是长远来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威害,因此,为了延续人类生存道路,以保护社区空间成为重点,实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模式,建设生态可持续的人居环境,也维护了城市基础单元建设,应运而生地提倡“生态社区”观念,从城市单元出发,打造既能满足人类需求又能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态社区空间。
2生态社区发展历程
关于生态社区,一直没有一个确定性的说法,有可持续社区、生态居住社区、绿色社区等多种叫法,但内涵与实质大体相同,纵观人类生态社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2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 世纪70 年代,是注重自然生态阶段;从20 世纪70 年代至今,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2者并重的阶段。生态社区的理念与实践互相促进、不断互相提升的循环渐进过程,从1898年霍华德针对当时城市化对生态造成破坏提出的田园城市开始,生态社区思想得到启蒙。20世纪20年代,巴洛斯和波尔克提出“人类生态学”,生态思想落于人类聚落研究。1933 年的《雅典宪章》认为城市应按照居住、工作、游憩等进行功能分区。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学者麦克哈格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此时注重社区土地规划,规划过程中注重可持续的生态思想,更贴合自然发展规律。1985年,德国建筑师格鲁夫提出了“都市型社区”,此时注重自然环境与人文共生,还提出了“生态型社区”概念。1987年,在Burntland《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为生态社区思想的核心理念[1]。
20世纪30年代之后关于生态社区方面更加注重具体实践,不管是建筑上还是土地利用方面,不断从材料节能、关注人类健康出发,在进行社区规划时候,注重物质能量的循环使用,将排放的能量尽量减至最小,社区内部就能进行内部垃圾分类、垃圾消化处理,每个城市单元内部自成系统,同时节约用水。
今天的生态社区发展已经成为规划的焦点,社区内部的空间应配合生态发展需求,打造良好的可持续社区居住环境,平衡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尽量使得社区经济收益最大化,在社区人文景观方面,公共活动空间方面以及住区内部空间上,都遵循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原则,从社区内部居民日常使用空间出发、从低碳住区出发,通过绿色出行方式,到达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路径,来探讨生态社区的空间布置模式。
3生态社区空间打造原则
社区空间着重于提高社区生活质量,同时延续城市空间秩序,创造社区空间独有的特色,延续社区空间文化结构,提供社会交往平台,为社区公共活动提供良好的聚集场所。
3.1社区居住环境空间
居住区不等于社区,居住区占有社区大部分空间,社区内部可以说以居住为主导,但社区层面包含宏观的社区内部经济、社区人文素质等非物质要素,社区的存在是个大型综合的社会体,非单独居住层面能够等同的,社区等级见图1所示。
生态的社区居住环境是多个指标协同发展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住区应满足6个原则:“舒适、健康,文明,高能效、高效益,高自然度,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共处”这一本质要求[2]。住区内每个部分、每个环节都相互发生作用,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浪费最少,废物循环投入使用,物质利用率最高。首先在规模上不宜过多,当社区规模过于偏大则所需的配套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将扩大,造成住区内部出行的步行率降低;其次尽量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多样化设置。
图1 社区等级层次
生态住区首先在热环境上应减少空调使用,降低耗能,多使用室外热环境,合理的绿化空间布置和建筑的有序摆放,也将直接影响住区内部生态效应。其次住区空间注意通风,多利用城市通风廊道资源,住区内形成良好的通风设施有效降低住区湿度,更易接近住区舒适要求,同时注意住区绿化空间设施布置,好的绿化组团可以有效平衡和增加住区湿度,以与自然和谐共处而非人工耗能来达到舒适[3]。
3.2社区绿色经济空间
社区经济空间是包含了生产与消费活动的空间,同时经济空间也是联系城市与社区的纽带,生态社区是社区的自然环境与精神层面上双层意义的生态效益,生态社区的经济空间规模大小应与自然条件相适,建筑、公共活动空间等的空间形态元素直接影响社区生态指标,改变空间形态的同时注入生态元素,社区尺度下,改变物质流动过程,从城市单元进行能量循环,达到自然环境与人文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3者与社区空间互相影响,同城市空间形成支撑作用,如图2所示。
图2 城市生态空间示意
3.2.1社区绿色建筑及布局
社区空间上建筑的生态要求应顺应社区自身条件,技术上多方运用,合理使用太阳能、墙体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屋面节能以及污水资源化和节水技术的联合,在社区地下空间应合理开发,对雨水的收集和循环使用处理。在社区内部的住区建筑从布局方面来说,平行、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式都有利于山谷风顺应山体趋势流入住区内部,提高住区的通风状态,据研究,恰当的遮阳设计可节省10 %~20 %的制冷用能。利用植物遮阳是十分有效的[4]。
3.2.2社区绿色出行方式
交通出行情况等同于社区内部血脉流通,不仅是物理问题,而是关乎整个社区的车、人、环境、道路之间的复合系统问题,过度地机动车辆出行导致社区内部环境破坏和资源的不正确消耗,而城市单元运转将影响整个城市可持续建设的运行。
社区绿色交通出行方式代表着整个社区的低能耗建设,不仅体现社区本身的区位优势,还直接反映了社区内部合理的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在社区内部公共设施布置上采取优化选择,社区功能分区上做到资源优化配置,短距离到达公共目的地,减少车行出行次数。
社区内部居民工作时长也同样决定了公共交通的情况,分时段车辆出行大面积出现,单双号已经不能有效限制车辆的出行率,就近工作也不能人人满足,建议多鼓励工作地点附近居住或居住地点就近工作。在公共交通问题上政府尽可能采纳民意,多倾听市民对该社区公共交通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停车环境以及合理收取停车时长费,用政策方式多鼓励社区居民采取步行或者自行车出行,最后,国家政策应大力提倡绿色出行,宣传绿色出行的正确生活理念和环保意识,根植于每家每户,从根本愿意上解决出行方式的选择问题。
3.2.3社区生态社会空间
社区的社会空间主要是为社区提供交流服务平台以及社会公共活动场所,受喜爱的社区社会空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人与社区自然景观之间的融合,社区空间组织方式以及空间场所的营造尤为重要,在考虑社区社会空间的生态打造方式时,应多注意交流空间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倡亲近自然,崇尚绿色。兼享城市文明的居住模式,在社区生态规划模式进行中,打造和谐,宜人的现代化社区网络。
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爱德华·T·霍尔定义了一系列的社会距离,即是在西欧及美国文化圈中的不同交往形式的习惯距离。亲密距离在0~45 cm,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爱抚以及激愤等强烈情感的距离。个人距离在0.45~1.30 m,是亲近朋友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家庭餐桌上人们的距离就是一个例子。社会距离在1.30~3.75 m,是朋友、熟人、邻居、同事之间日常交谈的距离,由咖啡桌和扶手椅构成的休息空间布局就表现这种距离。最后一种是公共距离大于3.75 m,是用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只愿意旁观而无意参与这样一些较为拘谨场合的距离[5]。社区社会交流空间可以反映出社区经济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区资源配置的一项考虑因素,空间布置上不仅满足提供公共交流平台功能,更应该在精神层面和景观层面上达到共生的社区空间结构。
4生态社区空间塑造
社区的物质环境决定其轮廓与风格,社区的形态和内涵则通过空间环境和物质要素传递。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社区本身的空间结构和形态呈现的是社区历史的发展,在人类活动中,理解空间形态结构的组成发展有利于人类的多样性交往活动方式,从居民住区的生态化建设、绿色低碳出行方式,以及打造生态的社区公共空间这3点来对社区空间进行生态化塑造。
4.1营造社区生态住区空间
我国建设部在2001年4月,推出《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其中明确指出,对我国生态小区开发建设的标准,但大部分旨在生态系统各项指标基础上,对进一步的生态人文内涵缺乏明确导向,以至于每个城市的生态住区出现参差不齐的生态化建设进度[6]。图3为生态住区指标体系。
图3 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各项指标均指向生态住区内部量化生态因子的物质要素,然而在非物质要素层面缺乏涉及,根据各生态社区自身差异,分以下2类。
4.1.1适度紧凑
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大部分认为城市蔓延对社区环境、人类身心健康无疑是种灾害,应运而生提出低密度开发的住区空间,人为紧凑可以减少车辆出行率,增大步行活动空间,但是这类住区是在不降低生活品质的前提下保证其空间具有较高的密度,住区内部各项功能交叉混合布置,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这样的住区内部应多结合居民需求布置空间要素,内部设施布置范围合理,首先在非机动车选择范围之内,大部分选择步行,亦选择自行车出行,这种低密度的开发模式和出行交通方式选择并不是正相关的,密度越高,越多人选择自行车或者步行到达。同时,结合空间功能的紧凑布置,景观的延续打造,住区内部居民从心里上接受绿色健康的出行率也会相应增大[7]。
4.1.2住宅空间布局的合理设置
社区内部住区空间局部上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组合形式多样选择,不拘泥于满足单一环境要素而忽略整体效益,布局讲究整体设置生态合理,发挥土地价值最大化,选取合理的布局方式才是生态住区的低碳设计原则,主要参考住区内部的住宅经济和用地经济效益,高层住宅适当提高建筑层数,降低容积率,保证层高不低于限度2.5 m底线下,每降低0.1 m则能够节约用地2 %。
针对不同地形各个地方有不同的日照间距要求,从日照日晒、通风防风、布局与用地效率等方面切入。
建筑布局的排列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住宅布局模式
4.2生态社区交通流线
限制机动车方面:车道限速、红绿灯入口人性化、高峰期管制,工作地点就近选择建议,停车空间降速设置。
鼓励非机动车出行或者步行:自行车道明确划分,进入住区专用道路享用,直通停车场,立体交通分层,保证安全下使用全时段非机动车道,完善打造景观空间结合的步行道,节点设计运用多功能使用的“城市公园”、帕莱公园、古埃卡小公园等,骑楼连续布置促进步行,在心理上的空间串联等。
4.3生态社区公共空间塑造
生态社区重点在维持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实行进一步经济发展。在社区层面的公共空间塑造方面,与社区步行通道、景观设施、建筑布置等关系密不可分。对空间进行使用程度的类别划分,适度评分,规划实施。但进行重要程度划分前,应基于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开展,维护生态平衡,塑造和谐共生社区。
对社区内部土地适用性进行评估,对该社区的基础资料进行调查并绘制成图,包括气候、历史地址、表层地质、自然地理、水文、土壤、植物生态、土地利用等。每类因素按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然后将所有类型的分析评价综合在一起,便得到了关于这片土地的完整分析基础资料,在运用胶片叠加的方式得到最后的分析资料中与单张的分析图纸中,寻找在逐渐加深的重叠区域作可开发的空间[8]。
5结语
社区是城市组成的细胞单元,生态社区是高速化城市进程下的产物,城市发展离不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然而生态社区建设是长期、艰巨的过程,这是不可或缺的历史任务,也是将城市推向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不仅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变革,更是一场活化生态产业、诱导生态体制树立、提升城市社区文化品质的发展过程,即将面临的是深入人心观念的转变、体制的改革和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宋言奇. 刍议国内外生态社区研究进展及其特征、意义[J]. 现代城市研究,2010(12):5~10.
[2]滕颖,李新. 城市型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185~188.
[3]黄辞海,白光润. 居住生态社区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初探[J]. 人文地理,2003(1):53~56.
[4]刘启波.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5]爱德华.隐匿的尺度[M].纽约:Anchor,1990.
[6]李冉. 城市低碳住区规划的空间环境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7]姜蕾. 基于共生理念的生态社区形态设计[J]. 住宅产业,2012(9):66~68.
[8]迈克哈根.设计结合自然[M].黄经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6-04-12
作者简介:蔡琪琦(1989—),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0-02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