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示范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19武小东

运动 2016年22期
关键词:正误示范动作动作示范

武小东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江苏 宿迁 223600)

示范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武小东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江苏 宿迁 223600)

优美准确的示范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是唤起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动力。本文着重从示范的整体要求(轻松、正确、优美),新授课与复习课的示范,示范的方向,正误对比示范,边讲解、边示范等5个方面进行研究。

体育课;教学;教师;学生;示范

体育教学的讲解与示范是从看清动作和听清要领着手,是使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的基本途径。因而,正确的示范和精练的讲解,对学生掌握技术、改正错误动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示范正确,动作规范,轻松、优美,这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美的示范,往往还没等教师讲解,学生就产生了学习的欲望,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这就是教学的良好开端。

1 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轻松、正确、优美

为了给学生一个正确生动的动作形象,使学生对动作的外部形态、结构和连续性以及各个部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有个明确的了解,应当强调示范动作的轻松、正确、优美。动作的正确性,即动作的规格要求。所谓规格要求,就是指该动作本身要求的身体姿势、动作方向、动作幅度、动作路线、动作频率、动作速度、动作节奏。凡超过或没有达到该动作本身要求的要素,都不能认为是正确的动作,或者说是不符合规格的动作。例如,篮球教学中的变向运球动作,要求学生运球时两手或不换手在体前变向运球,而教师的示范竟做出了下胯运球或体后变向运球,虽然是做出了变向运球动作,但这种示范不算是正确的示范动作。其原因有二,一是它的难度超过了教材的要求;二是它超出了一般学生的能力。总之,示范动作要实事求是,是什么样的规格就做什么样的规格动作,那种华而不实的示范动作,应该在体育课教学中废除。

2 采用突出重点、难点和整体的示范方法

在传授新课时,为了使学生对该动作有个完整的概念,一般先采用完整的动作示范。当学生已掌握了该动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个动作或者成套动作的质量(如成套动作的连贯性等),可采用完整法进行示范。在复习课中,当发现学生对动作的关键细节未能掌握时,教师应采用突出某个难点或某个细节的示范方法,使学生对它加深印象,从而建立更清晰的概念。只采用完整动作的示范,忽视突出难点、重点的示范,往往使学生对一些关键抓不准、抓不住,因而不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动作。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应熟悉教材,对每个动作都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重点、难点,并能正确地示范出来,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侧向滑步推铅球的动作,当学生完成滑步动作后,上体抬得过早,不能形成超越器械动作,这时教师应着重示范滑步时身体重心留在后腿,身体重心不过早前移,形成身体重心超越器械的动作。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明确:只有做滑步动作时形成超越器械的姿势,才能为最后用力动作产生良好前提,才能使铅球推得更远。

3 示范的方向问题

体育动作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示范的“面”也各有不同。无论对哪个动作的示范,都应以让学生看清为原则。例如,双杠上的前滚翻成分腿骑坐,为了让学生能看清腿的过程是由分腿到并腿再成分腿,最好的示范面是杠子的正面对着学生。为了让学生看清换握的过程和时机,应该让学生站在杠子的侧面进行观察。只让学生站在某一位置上观察教师的示范,往往使学生对动作的观察不全面,观察到了某个难点而对另外一些关键点则看不到。由于器械的固定,示范面受到了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学生的队形进行变换和调动,以此来更好地让学生看清示范动作。

4 对正误对比示范的一些看法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正误对比示范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哪个动作是正确的,哪个动作是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通过正误示范动作的对比,学生能对动作有进一步的理解。在运用正误对比示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在初学动作时,出现的错误往往是很多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一二个关键性的错误进行纠正。有可能的话,正确的与错误的动作示范都由教师本人来做,不应该让学生出来做一个错误的示范,又让另一个学生出来示范另一个错误动作。当学生处在学习动作的时候,出来示范错误的动作对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和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不利。只有当教师对某个学生错误动作的关键抓得很准(或者是普遍犯的错误),而且改正这个错误方法的时候,才能请该学生出来示范。并且示范后应立即进行纠正,只有这样,对该学生和其他学生才能收到成效,否则,只示范错误的动作,而没有改进的方法,则达不到纠正错误动作的效果。其次,说清楚让学生出来做示范的动机,同时要教育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否则,出来做示范的学生会认为老师和他过不去,其他学生看他出洋相,这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第三,错误的动作示范不宜过多。处在学习动作阶段时,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正确的动作概念,否则,学生对错误的概念增多,就不利于正确动作的掌握。

5 多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

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看清了动作,而且还听清了动作要领,使学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便于学生在时间上与空间上有一个系统、清楚的理解。这就避免了单纯讲解或单纯示范相互脱节问题。要做到边讲解、边示范,这就要求示范动作十分熟练。示范的动作速度与节奏要掌握得很好,讲解要精炼,重点抓得很准,否则,就会造成动作结构上的破坏,以及讲解与示范相脱离。

6 结 语

体育课中正确优美的示范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前提,也是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而且更要有深厚扎实的基本功。所以,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去探索,不断去总结,不断去“充电”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示范水平与能力,并能把最优美的动作示范展示给学生,以此来触动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激情与欲望,提高学习效果。

G807.0

A

1674-151X(2016)11-10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2.058

投稿日期:2016-09-28

武小东,中学高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课余训练。

猜你喜欢

正误示范动作动作示范
环境史衰败论叙事的正误及其评判尺度
Hollywood
判断正误
动作示范在高职排球教学中应用
浅谈上体校普修田径课的方法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正误辨析一例
运用“动作示范”激发学生运动参与动机的实例解析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