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的海陆分布”活动设计(湘教版)

2016-07-18何宇

地理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大洲半球读图

何宇

本节教学知识是湘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的重要内容。本节教学内容相应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并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教材以“海陆的变迁”为主题展开阐述,在学生学习第一节“认识地球”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划分进行探究学习,是第一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本节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图如图1,并配套设置了三个活动板块,其中包含了五个问题:①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有人却把地球称为“水球”。请说明其中的缘由?②读图2-26、2-27,从南、北半球看,“水球”之称在哪个半球更适合?从东、西半球看,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大?③读图2-26、2-27,说一说,北半球和南半球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欧洲和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④找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并思考一般是以什么作为分界线?⑤学会绘制海陆轮廓略图。本节教材内容量适中,但活动较多,学生实践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对教材内容及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如图2。调整后的教学活动主要设计为4个课堂活动和1个课外活动。

课堂活动1:辩论赛之“水球”与“地球”

本节内容是基于学生已了解学习地理的工具——地图、地球的形态和运动等基础知识,但海陆分布是地理环境形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本节内容所涉及的地理信息过于庞大、繁杂、综合性强,有些内容距其生活较远,学生直接感受的渠道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是在读图、绘图、析图等方面加以方法引导,让学生通过“看、思、拼、画”地图加强对地图的感性认识,充分体现地理课的教学特色;二是加强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挂图、板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进行直观教学,通过大量感性认识建立表象,以便发挥学生想象,引入地理空间思维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为此在活动设计上采用简短的辩论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步,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以“水球”与“地球”为题目进行辩论比赛。

【活动内容】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收集整理关于“水球”与“地球”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地球”命名的辩论,通过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从而得出“地球”名称由来的原因。

【重点知识】通过辩论赛的游戏方式来培养学生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的读图、析图能力,并逐步引领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思维,为后续学习七大洲、四大洋打下基础。

第二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读图分析“水球”和“地球”分别分布在哪个半球。

【重点知识】通过学生读图得出结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第二,陆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东半球比西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西半球比东半球多;第三,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设计意图】本节知识内容比较抽象,距学生生活实践经验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将有趣的课堂辩论赛活动搬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通过学生的资料收集整理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利用辩论将知识越辩越明,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有效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活动2:挑战者联盟之地理拼图

第一步,快速抢答题,辨识七大洲和四大洋轮廓图。

【活动内容】通过学生课前的预习,教师无序地展示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图片,让学生举手抢答,如果抢答错误,由下一位学生继续作答,直至回答正确。

【重点知识】让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有初步了解。

第二步,分组用大洲轮廓图进行七大洲的位置排序。

【活动内容】教师课前准备好相应的七大洲的轮廓图(每个大洲各准备6幅),将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七大洲轮廓图,每个小组获得一副打乱的七大洲的轮廓图后,要求学生将书本合上,在30秒内各小组将七大洲的轮廓图按照本组思路摆好七大洲的相对位置,并请小组代表说明其理由。经过学生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最后教师将七大洲轮廓按正确顺序进行摆放展示,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加深学生对七大洲轮廓及相对位置的印象。

【重点知识】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正确认识七大洲分布的相对位置。

第三步,在空白的大洲大洋分布图中标记出赤道的位置,并思考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

【活动内容】让学生观察正确的七大洲分布图(不添加经纬线的示意图),思考赤道应该标注在这幅图的什么位置。此时可能有很多学生会将赤道标错位置,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用正确思路引导学生标注出赤道位置,并通过由东到西和由西到东地找出赤道所穿过的大洲名称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重点知识】通过学生在地图上标注的方式,加深学生理解七大洲分布的相对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熟悉赤道穿过的大洲等相关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

课堂活动3:给大洲和大洋找个“家”

此部分既是本节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可将大部分教学时间安排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上,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方式来完成本知识点的教学,具体活动设计如下。

【活动内容】思考七大洲的大部分地区各属于哪个半球?并完成图3、图4、图5的连线图(图略)。

【重点知识】在认识陆地和海洋的比例之后,通过学生对七大洲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读图了解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布概况,逐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半球划分知识点通过有趣的“寻家”游戏方式展示,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让学生在游戏中区分各大洲的半球归属地知识,加深学生印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

课堂活动4:探寻“分界线”的秘密

第一步,集思广益,让学生思考用什么事物作为地理分界线比较合适。

【活动内容】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问题,要求学生给出答案后说出相关理由,加强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二步,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各大洲分界线”表格(如表1)。

【重点知识】课标要求学生能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进一步划分出教学目标为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洲与洲的分界线,而本目标也是教学难点,为突破难点,本活动在学生讨论地理分界线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读图、析图的合作探究,进一步归纳出地理分界线的知识,掌握地理分界线是以山脉和海峡作为参考依据的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既是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更能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

课外活动:简绘“世界的轮廓”

【活动内容】教师提供一张空白A4纸,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世界全球地图的轮廓图,如何用简要的几何图形绘制出世界地图轮廓,并思考是否能一笔画出世界地图轮廓?

【重点知识】通过设计课后活动让学生绘制世界地图轮廓,使学生达到对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地理位置分布概况的了解,逐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

【设计意图】学习不只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取知识的,把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活动,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使课堂有始有终,呈现得更加完整。

猜你喜欢

大洲半球读图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半球体加工工艺的改进
动物“萌主”在澳洲
大洲与大洋
地球七巧板
读图
读图
读图
不讲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