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07-18马义,张德林

遵义 2016年13期
关键词:督导员豆子福利

缘起

2016年6月16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指出,在全国范围的69万个村(居)社区,全部设儿童福利督导员或者儿童权利监察员,负责困境儿童保障最基层的日常工作,不断充实和提升基层工作能力。

《遵义》编辑部选用“督”字作为2016年第7期“月字”栏目用字,以引起读者对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关注与思考。

释意

从构字法言,“督”为形声字。上从“叔”,亦表声,意为“捡拾豆子”。下从目,意为“看着”。二者合起来表示“看人捡拾豆子”、“看着一颗一颗豆子被捡拾干净”。本义为“监工和监察”。

嘉言

《说文》:“督,察也。”

《周礼•春官•大祝》:“禁督逆祀命者。”《史记•李斯传》:“行督责之术。”督为监察。

《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督为中央。

演义

目前,我国已有948.3万儿童纳入城乡低保,20.4万符合条件的儿童享受了农村五保。接下来,全国69万个村(居)民委员会将有69万名兼职或专职儿童福利督导员活跃在“最后一公里”,及时帮助解决各类困境儿童问题。据悉,我国目前大约有3.6亿儿童,其中留守儿童6100万,流动儿童3200万,服刑人员子女100多万,孤儿52.5万。

国家在最基层设立儿童福利督导员,求真务实地加强困境儿童的基本福利保障工作,确实是值得歌颂的善政。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一个新执政路径,即更多地倾向于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我们都知道,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社会的预期,家庭的希望,但在对待儿童的投入上,除了父母为其物质上重视较多外,整体而言,还是相当匮乏。

对儿童的投入,实际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因为投资,都是投资未来,投资希望,投资预期。如果我们希望我们有一个好的未来、希望和预期的话,我们会怎么做?当然要多投入儿童事业。

我们也都知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孩子,14岁前的经历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如果对于困境儿童给予足够的关心、爱护,给他们以安全感和幸福感,那么他长大以后,激发出来的都是正能量,反之,极有可能是负能量,对社会造成仇恨和破坏,危及和谐与稳定。

政策之好,毋庸置疑。接下来是,如何更好的实施。首要值得关心的是,这69万名“儿童村督”的工作报酬如何落实,若按最低薪酬平均每人一年2万元,乘以69万人,则为138亿元。那么,每年这138亿元的工资报酬,谁来负责这笔巨额经费的发放?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拨付,亦或是村委自行解决?

另外值得反思的是,是否也需要确立“老人福利督导员”?若再推论下去,各种弱势群体,是否都需要一个专门的“福利督导员”?如果是这样,政府本有的基本职能与职责又体现在哪里呢?

(文/马义 书法/张德林 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助理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画名家专项课题高级研修班导师)

猜你喜欢

督导员豆子福利
感染防控督导员长效管理机制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夹豆子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社区督导员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南宁市基层结核病督导员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及耐多药结核病管理态度调查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山东肥城:建立机关党建联络督导员制度
开心豆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