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丈量发展空间

2016-07-18

遵义 2016年13期
关键词:播州发展

文丨记者 龚 琴

重新丈量发展空间

文丨记者 龚 琴

播州归来,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遵义县,这个曾经的千年古县,曾经的黔中大县,它的背影正在离我们而去,慢慢走向历史深处。

由县到区,时间固然值得回味,而空间亦需重新丈量。

大县之惑

在遵义县的身上,有着不少的骄傲和荣耀,它自有其自豪的资本。

最近的一次贵州省31个经济强县综合测评列中,遵义县为全省第4位,地区生产总值列全省88个县(市、区)第9位;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县,贵州省同步小康创建示范县……千年古县深厚的文化积淀,祖祖辈辈勤劳朴实的人民,如同发达的根系,把遵义县深深地烙印在黔北大地上。

遵义县的区位条件优越,紧贴遵义中心城区,离省城贵阳也很近,可以说地处黔中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上。域内交通发达,川黔铁路和修建中的渝黔快铁纵贯全境,兰海高速、杭瑞高速交错,离遵义机场也不远……

但长期以来,遵义县也有着自己的困惑与烦恼。

截至2015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仅有18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万人,是个典型的“大县小城”。遵义县的县城区主要拥挤在南白和龙坑两镇的狭长地带,东西被两片绵延的山脉横亘,难以拓展。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国家三线建设战略决定的开展,遵义县也迎来了一次发展高潮,借三线建设的东风,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新风无线电厂、乌江渡发电厂、东风机械厂、3402厂等三线企业陆续落户遵义县。一夜之间,遵义县就树起了无数的烟囱,迈开了工业大县的步伐。但随着不少三线企业的搬迁、改制、破产、重组,当时的三线企业并没有延续过往的辉煌,大多数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

而今提起遵义县,人们赞扬得更多的是其田园风光和乡愁乡味。

虽然近年来遵义县的二、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周边的汇川区、甚至新蒲新区相比,遵义县的发展就稍显迟缓。

2015年,汇川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3亿元,遵义县为314亿元,但汇川区的人口为45万,比遵义县少得多。

前不久,贵州财富之舟智能终端产业园第一期投产仪式在新蒲新区隆重举行,这是“遵义要建设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智能终端产业聚集区”的具体体现。财富之舟、弘年、京立、沃度、康美……这些“如雷贯耳”的优质企业,纷纷振翅西飞,落户新蒲。而老牌工业大县遵义县却只能“望企兴叹”。

播州城区远眺(胡志刚/摄)

对于遵义县的劣势,遵义县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对于其产业结构的问题在一次向上的汇报中有着如下的描述:

产业结构不合理,转型升级任务重。“农气重”,但“农得不好、农得不强、农得不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工气足”,但在全市占比偏低,大产业大项目支撑不足,高新技术和大型企业少,以“两铝”为主的资源型企业亟待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尚未形成支撑,新旧产业“青黄不接”。

“城气少”,特别是县城配套功能不完善,三产发展较为滞后。

在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遵义县既梳理成绩也不避讳问题,直面问题的背后是大担当与大气魄,也注定有更多的收获。

那么,遵义县如何改变这种尴尬局面?

破茧成蝶

遵义县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破茧成蝶。

机遇来了,最主要的标志,是播州区的成立。

撤县设区,并不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从“懒板凳”到跨入“全国百强县”,从老县城旧貌到新城区新姿,从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到响誉全国的“最美乡愁”,从传统农业到“中国果蔬标准建设化十强县”……

这一切表明:遵义县达到了城市化进程的标准,融入了都市圈。可以说,成立播州区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历史上,遵义县的行政区划经历过几次变革,几乎每一次的变革都让遵义县“瘦身”。新成立的播州区面积为2488平方公里,人口84万,比撤县设区前小了近500平方公里。版图虽然变小,但更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也更有利于产业布局的规划和调整。

2016年6月13日,播州区挂牌成立第7天,遵义市播州区长江古村落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在尚嵇镇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是贵州省“5个100”工程景区项目,也是贵州省最大的旅游扶贫项目。

在播州区委书记黄国宏眼中,长江古村落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开工建设,是政企合作、开启旅游扶贫决胜脱贫攻坚的新典范,也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发展壮大山地旅游的新途径。常规做法是,征地拆迁之后,农民获得拆迁安置补偿,成了失地农民。与以往的惯常做法不同的是,这个项目,产权归村民所有,项目合作社仅有使用权。村民的田土租给项目合作社,收取租金的同时,景区特色商品饮食一条街由当地村民经营。免费将田土提供给项目合作社的村民,将成为景区股东,按入股比例分红。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也使在播州区成立不久就开工的这个项目多了些不同寻常的意味,失地农民有了新的归宿,也为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遵义县是一个以工业为支撑、以农民为主体的人口大县。从“县”到“区”的转变,发展方式将由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城市公共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也将由城乡二元结构向都市型“转变”。新成立的播州区要提速赶超,要成为“中部跨越”的新增长极、发动机,成为全市“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排头兵、领头雁,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G56杭瑞高速播州区白腊坎立交(朱小松/摄)

成为遵义市城区的一部分,其前景被大多数人看好。以“过来人”新蒲新区为例。2009年以前,新蒲还只是一个郊区小镇,不到10年的时间,新蒲就以一天一个样的变化惊艳了世人的目光。

播州区的成立,意味着制约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许多障碍得到消除。如果仍固步于“县”,也间接关闭了不少优质企业、世界500强的大门。区划调整后,市区将实行统一规划,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统一建设、共享共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纳入城区,也会大大提升播州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增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吸引力。

城南逐梦

撤县设区的影响才刚刚凸显,其地域生态、产业布局等必将迎来深刻的嬗变。

鸭溪•茅台循环经济产业园,汇兴铁合金异地技改等项目加快建设;

培育白酒和饮用水两张“新名片”,打造煤电铝一体化和新业化基地,提升铝及铝加工、白酒——生态农业、能源冶金化工建材3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以航天凯山特种车产业园为依托,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汇丰电子产业园、龙坪玫瑰园、家诚药业加快建成步伐;

紧盯遵义、贵阳、重庆三大都市,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和农旅一体化发展;

提升黔北专业市场集聚区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东跨”聚集发展,新建2个以上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下大力补齐三产发展短板;

建好17个“5个100工程”平台项目并实现有机更新;

打造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乌江航道“两路一水”经济带;

提升经开区产业发展层次和集聚水平,到2020年集成“千亿园区”;

……

播州区的未来正逐步清晰而畅通。

从城市向北,到“东跨、北接、中提”的拉开,播州区的成立,如同为这座千年古县这棵大树转变了视野,生长的天地因此变得更加辽阔,延展的方向因此变得更加明了。

实践证明,新的城区,新的板块,往往意味着高起点、精规划,其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估计。

“城南逐梦”,曾几何时,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口号响彻在人们耳畔。而今,这句口号已经变为现实。

这是播州区,这是遵义的“未来之城”。

猜你喜欢

播州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遵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在播州区举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遵义市播州区珊瑚冬青栽培技术及栽培价值初探
作品选登
《明实录》所载播州杨氏土司“进贡”事例初析
播州区老年大学启用微课堂新模式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