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18叶自立
叶自立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也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等。因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起到化难为易,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种种偏差。因此,如何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与教学任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的糅和,将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达到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我们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学化学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电教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的活动方式、生存方式和教育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典型的“教师嘴巴和粉笔”的讲授式教学。我们应该将具有STS含义的内容列入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有利于学生更加开阔视野、更加全面地扩展视角,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价值、科学的局限和科学与社会、技术的互相关系。从化学教师教学工作方面来讲要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把化学学科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是一个难题。因此,怎样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多媒体技术给化学教学带来的优势
1.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认为教育中有三种要素或焦点区域同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师有关,就是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指任何影响学习者或者学习过程的因素或者条件。只有把情境创造好,学生才会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
2.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识记效率
教学要有“情”,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而“情”是有源可循的。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有助于提高识记的效率,而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
3.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交流。教师上课前要备课,传统的备课就是写好教案,重新梳理好知识脉络,以便在上课时能游刃有余,把课本知识呈现给学生。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不可能一直看着教案上课,教师可能遗忘一些知识。我们都知道化学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练习,而课本上的习题不一定适合学生练习,传统课堂就要花费很多课堂时间来写题目,而采用多媒体备课、上课则能解决这些问题。
4.多媒体设备教学可模拟、播放、放大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有些实验会爆炸或者产生有毒气体等危险情况。而这些化学知识又必须要通过实验来学习,这些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如果用多媒体设备的话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如何运用电教化的优势上好课
1.课件图片、动画等声像元素要适量
多媒体课件中的影像、图片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物极必反。过多的图片、影像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走神,这就起到了反效果。
2.不要全部用多媒体模拟或播放录像代替课堂中教师的演示实验
我们说多媒体等电教化设备能帮我们解决危险、条件苛刻、反应现象不明显等实验难以呈现给学生的难题。但是一些普通的实验我们就不应该使用电教设备。模拟、播放录像这种途径毕竟不是现场做,若学生有问题,此时录像或模拟就很难解决。
3.课件要自己做,网上的课件不能下载后直接用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网上的教师交流平台,里面提供各种的课件下载。但是我们不能将其他教师的课件下载后直接就用来上课。别人的课件是其他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和自己的教学设计来制作的,不同教师有不同的风格,那么别人的课件不一定适合你,若你直接下载就用,就很难上好课了。但是也不能说一定不能用别人做的课件,优秀的课件我们可以借鉴,经过修改也能成为我们有用的资料。
4.切忌课件内容过多
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能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那是不是能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拓展一些内容呢?当然可以,但一定要适量,切勿盲目拓展知识。我们教师有一种想法,想把课本所有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这样才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其实,这样想不够正确。我们教书育人的确应该教好学生,但是过多增加课堂内容会让学生难以找到知识重点,同时过多的知识点会让学生感到烦琐,这对学生学习会起反效果。
5.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确拥有巨大的优点,但是我们都知道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活动,一味追求使用多媒体,上课跟着多媒体课件上就会失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完全跟着课件走,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这就教不出会自主思考学习的学生。我们需要的不是设计好的课堂,课堂是不可设计的。所以,对于多媒体我们只能把他当作教学的一种辅助,而不是全部。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强化感官刺激,提高学生记忆效果;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能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2.林格伦(H.C.Lindgren).章志光,张世富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3:9-11.
3.姜间文登.教学有“情”,“情”有可源[J].化学教育,2011(5):33-35.
4.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2):29.
5.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情境及其创设策略探究[J].化学教育,2006(10).
(作者单位: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