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初探

2016-07-17赵长璧王清泽

运动 2016年14期
关键词:特长班篮球体育

郭 聪,赵长璧,王清泽

(大连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044)

理论与方法探索

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初探

郭 聪,赵长璧,王清泽

(大连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044)

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大环境为引线,提出了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阐述了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的理论依据和培养方式的优点。

篮球特长班; 人才; 培养方式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14.042

1 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纲要

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使高校特色办学争创一流”的指导思想的提出,强调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高校要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更新体育教育思想,开拓体育课程的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这些信息突出了国家对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视性,为高校体育教育科学发展指出了道路。

2 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的提出

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是学生选课,参加每周2学时篮球选项课程,教师教授篮球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学生认真听取学习并消化,再由教师重复巩固,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作为主体,控制教学中的一切活动,虽有利于教学的管理与组织,但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只重视知识技术忽略学生多样能力的培养、教授过程中达不到个体差异性。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的提出并实施,有利于补充传统的教学模式额外的作用。其本身是以“健康第一”为根本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篮球特长班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篮球项目的训练方法、组织比赛、裁判等与篮球相关的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密切配合、有共同担当的责任感、一同完成目标的水平,并且能够在遇到困难时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行和集体荣誉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3 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的理论依据

3.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篮球特长班培养方式恰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感知篮球运动,使其真正地对篮球课程有兴趣。

3.2 分层次教学理论

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运动技能,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确定各自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应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确保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恰恰是在学生进特长班时对所有学生按照身体素质、篮球技战术水平等等的测验成绩进行分层,这也确实符合实施分层次教学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形式。

3.3 学习动机理论

其主要研究学生活动的奖励或目标结构。道奇(Deutsch,M.)阐述了3种目标结构:合作性结构、竞争性结构和个体性结构。“社会互赖理论”的发展者戴卫·约翰逊(Johnson,D.W.)认为,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产生学习动机,其本身就是一种彼此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建立起来的。让这种动机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学习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模式恰恰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共同的学习目标、分工任务、共享资源、在球队中扮演各自位置、获得团体奖励来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队伍中的成员们会形成“息息相关”“荣辱共存”的关系,恰恰是动机激励的一个重要标志。

4 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的优点

4.1 学生考核分级制度

学期始对有兴趣学习篮球的学生进行包括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的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将学生区分特长班等级。通过等级的划分,由不同教师区别对待,目的旨在解决切身棘手的问题,使各阶段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显著提高。定期进行各方面考核,对低等级特长班中进步速度快、考核成绩优异的学生选拔到高级别特长班中,增添新鲜血液。这一举措也是借鉴了体育运动队的梯队建设模式。这种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一刀切”模式,能够区别对待拥有不同水平的学生,使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并受益。

4.2 适宜、充足的授课时间和空间

传统的体育课选课模式受其他文化课的时间所限制,需要优先解决公共课、专业课的选课时间,并且教学时间受到不能重复选课模式的限制,只能上一学期,空间上也就自然形成体育馆使用、同一时间段高密度的人群等问题。篮球特长班的活动时间安排在了晚上,这对于全校热衷于篮球运动的任何年纪学生都提供了时间,避免了白天其他课程的冲突。总体教学时间是传统选课模式的4倍,教师能在这4个学期的时间里为每名学生制订细致的计划,学生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完善自身的篮球基本功、技战术水平。并且在空间上,也避免了白天的体育选项课对场地的占用、互相干扰,对教师和学生专心完成各项任务也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4.3 保持高水平的运动竞技状态

篮球特长班模式能够使学生时刻保持高水平的运动竞技状态,为了比赛随时待命,有别于临时组织运动员为大赛召集、筹备、训练和比赛。在普通高校中开设的篮球特长班理论上相当于某些院校的高水平运动队伍,能够保证常年的训练强度,保持良好的运动竞技状态,为全国、省市级比赛时刻做准备。

4.4 将终身体育思想贯彻到底

篮球特长班中的学生不但运动时间较普通篮球选项课学生时间长,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将会学到有关篮球训练的先进方法,介绍并学习篮球裁判法,让学生了解篮球的竞赛、组织、编排、裁判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篮球运动不仅在校园的普及极其广泛,社会上更加需要这种能够懂得关于某项运动的专业知识。篮球特长班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将篮球这项运动学得精益求精,并且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所学到的运用到各基层、企事业单位中,带动全民篮球运动的开展,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贯彻到底。

4.5 培养活跃学校篮球氛围、推动篮球项目开展的骨干

篮球特长班模式培养的学生具备丰富的篮球知识,能够组织、开展校园篮球比赛。这些学生都是校园篮球文化的组织传递者,在学生的篮球俱乐部、篮球社团中成为了中坚力量。他们具备参加活动、比赛的专业技能,同时又有较强的体育理论知识、保健知识。在校园篮球比赛中能够给同学们正确的引导,活跃学校篮球气氛。普通学生在业余体育锻炼中,对篮球特长班学生有非常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能够有机会和篮球特长班学生一起运动和锻炼,提高了自信心,并且受到督促后能够将篮球这项有魅力的项目进行到底。

4.6 充分发挥专项教师自身价值,丰富理论实践技能

篮球特长班模式培养的成功有一部分取决于专项教师的水平。对于特长班内的学生,篮球知识技能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这就需要专项教师能够实时地吸纳最新的篮球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战术体系等及全面地接收有关篮球的最前沿,这也是对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完善。通过专项教师自身的学习,既能够实现完善自我,又能够扩充特长班学生的篮球知识技能,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5 结 语

随着篮球运动在高等院校中的普及和重视,也不乏一些大学生球员被专业运动队,省、市乃至国家队选拔,可见高校对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效果之大。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是一项有别于传统篮球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这种特长班培养模式能够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名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其势必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篮球人才,全面发展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大学生实现“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地基。但是,篮球特长班人才培养方式在实施上也受到高校实际情况的限制,诸如学校体育课的授课体系需要发生变化、学生是否能有统一的时间段来授课、教师是否愿意牺牲课下时间来为学生服务、聘请裁判和比赛等费用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逐一进行解决。

[ 1 ]钟秉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路在何方[ J ].中国学校体育,2006(2).

[ 2 ]魏勇,刘广臣.对高校“选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 (1).

[ 3 ] Johnson DW,Johnson RT,Holubec E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4thed)[M].Edina,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3.

G841

A

1674-151X(2016)07-078-02

投稿日期:2016-05-25

郭聪(1980—),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特长班篮球体育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职校设置“特长班”引发的思考
特长班:从存废之争到公平之辨
我们的“体育梦”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
特长班改变了我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