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6-07-16凯孟玉玲辽宁省北镇市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北镇300辽宁省北镇市广宁乡医院辽宁北镇300
孟 凯孟玉玲( 辽宁省北镇市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北镇 300; 辽宁省北镇市广宁乡医院,辽宁 北镇 300)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分析
孟 凯1孟玉玲2
(1 辽宁省北镇市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北镇 121300;2 辽宁省北镇市广宁乡医院,辽宁 北镇 121300)
【摘要】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9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类型与主要临床表现。结果 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用药后二重感染发生率为18.9%,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1.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0.0%,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8.9%,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用药前,差异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加强对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可显著提高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以及耐青霉素的优点。该类抗菌药物的母核为7-ACA(7-氨基头孢烷酸),主要是通过对冠头孢菌进行培养来获得天然头孢菌素的C裂解。现阶段有30多种头孢菌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根据其发现顺序及其稳定性可将其换分为四代[1]。由于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其引发的不良反应问题也日益突出。我院为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选取收治的90例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其相关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9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男48例,女42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44.1±3.1)岁,其中普外科15例,门诊科室31例,住院科室38例,其他科室6例。1.2 方法:对所有入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调查,统计患者基本情况、过敏史、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等,研究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具体类型。根据经验可知,广谱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时主要不良反应主要有:①头孢哌酮钠、头孢甲肟以及头孢曲松钠等注射液药物和乙醇类药物联合用药,或是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饮酒,可出现头痛、呕吐、心悸、眩晕、潮红等双硫仑样反应;②头孢唑林钠、头孢甲肟以及头孢替安等药物和利尿剂类药物联合用药,能够增强患者肾毒性,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③头孢菌素类药物和铝、镁类的抗酸剂联合用药,则造成头孢地尼、头孢泊污酯以及头孢洛克等多种药物不能正确发挥其药效;铁抑制剂能够降低头孢地尼的吸收作用;H2受体抗结剂能够降低用药者血药浓度,进一步影响对头孢泊污酯药物的吸收作用;④头孢氨苄联合考来烯胺治疗,可降低使用者血药浓度,药效发挥作用降低。
1.3 不良反应判定标准[2]: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检测管理方法》相关要求进行评定。在研究中需详细记录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医师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反应、在实验室检查是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反应与患者主诉的不良反应等。可根据各种不良反应和药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将其分为5个等级,主要有肯定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肯定无关以及无法判定。在分析与调查过程中主要分析于其可能有关及肯定有关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所有的研究数据均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用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患者用药后二重感染发生率、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率、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用药前,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用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2 各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分析:二重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耐药菌株大量繁殖;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以及食欲不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及神志不清等;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呼吸困难、皮疹、瘙痒等;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管型尿、肾功能异常、蛋白尿以及血尿等;其他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周身无力、浮肿及白细胞减少等。
3 讨 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由于其广谱抗菌性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抗菌谱比青霉素G更为广泛,对化脓性链球菌、金葡菌、肺炎双球菌、肺炎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以及流感杆菌等效果确切[3]。根据药物抗菌作用特点,可将头孢菌素分为四代。但经大量临床实践可以看出,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可加重患者病情,进一步危害患者身体健康。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物在临床治疗中产生不良反应与服用者的体制、过敏史、饮食习惯、药后饮酒等多种自身因素有关,这一研究发现为临床指导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了重要信息[4]。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师需严格对患者过敏体质与过敏原进行检测,并根据患者具体检测结果选择本次治疗药物,并严格控制药物使用量以及药物服用时间[5];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需加强对患者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防止药物与食物之间产生严重的生化反应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在本次研究中,用药前患者二重感染发生率为7.8%,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7.8%,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过敏反应发生率为8.9%,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8.9%,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治疗后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明显增加,其二重感染发生率为18.9%,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1.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0.0%,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8.9%,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治疗前、后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在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主要不良反应类型。头孢菌素类药物引发不良反应,除了与自身体质、过敏史等因素有关外,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其他杂志掺杂,或药物代谢产物和用药者自身体内蛋白等大分子载体发生不可逆结合,均可导致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表现出现[6]。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能升高该药物pH值的其他药物治疗,可加速其内源性聚合,进一步引发过敏性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时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一类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是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对用药者肠道内维生素K正常菌群的合成有一定的抑制及破坏作用,并可减少凝血酶原复合物。
综上所述,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易出现二重感染、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等,临床医师应重视该类药物应用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掌握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在用药中积极做好该类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建清.头孢菌素类药物在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J].海峡药学,2013,25(11):202-203.
[2] 刘彩霞.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8):51,56.
[3] 唐钦春,梁如梅.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 用,2013,7(19):121-122.
[4] 刘彩霞.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月刊,2012,10(3):563.
[5] 齐敏,冯焕敏,高轶峰.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3):224-225.
[6] 刘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311-322.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