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伏T波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预测研究
2016-07-15谭贤红吴春平
谭贤红,吴春平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200)
微伏T波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预测研究
谭贤红,吴春平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430200)
摘要:目的研究微伏T波交替(MTWA)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经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的90例患者,根据微伏T波交替检测结果,将他们分成MTWA阳性组(44例)和MTWA阴性组(46例),同时选取期间正常健康体检人员45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在院期间的心率、心功能评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和血液离子浓度;以及随访1年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结果同健康对照组相比,MTWA阳性组和MTWA阴性组患者的心率、心功能分级(Ⅰ~Ⅱ级、Ⅲ~Ⅳ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住院/入院检查期间,血清中的钠、钙、钾、镁这四种离子的浓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TWA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TWA阴性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中,MTWA阳性组患者中有43例,97.72%的患者发生了室性心律失常;MTWA阴性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的观察对象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MTWA阳性组相比,明显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伏T波交替检测可作为预测缺血性心脏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性;危险因素;心电描记术
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室性心律失大多数伴有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可导致患者死亡。T波电交替(T-waveAlternans,TWA)是一种心电变异现象,具体表现在规则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振幅、形态甚至极性逐搏交替。微伏T波交替(MicrovoltT-waveAlternans,MTWA)指心电图表现中的ST段、T波及QRS波群和电压呈逐搏交替改变的心脏电生理现象[1],肉眼不可辩,需经特殊心电信号处理技术才能发现。本研究对微伏T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以揭示微伏T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9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56.3±4.7)岁。按照患者MTWA结果,分为MTWA阳性组和MTWA阴性组。MTWA阳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7.7±6.6岁;MTWA阴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5.2±8.5岁;另外,同时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人员4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心电图、X胸片、心脏超声检查均正常,且无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史,其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6.3±7.4)岁。三组患者性别构成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MARS系统微伏T波交替检测仪(GE公司,美国),记录患者24h的动态心电图,将数据分析结果通过专业软件获得患者微伏T波交替的监测结果。MTWA阳性标准[2]:MTWA阳性参考标准为>1.9μV,信噪比≥3,维持时间≥1min。
1.3观察指标观察三组间住院或检查期间的心率、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血液离子浓度以及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出院后随访1年,并复查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
2结果
2.1三组患者心率、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血液离子浓度的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同健康对照组相比,MTWA阳性组和MTWA阴性组患者的心率、心功能分级(Ⅰ~Ⅱ级、Ⅲ~Ⅳ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住院/入院检查期间,血清中的钠、钙、钾、镁这四种离子的浓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三组患者住院/入院期间发生心律失常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在住院/入院检查期间,MTWA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TWA阴性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三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随访1年中,MTWA阳性组患者中有43例(97.72%)的患者发生了室性心律失常;MTWA阴性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的观察对象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比较MTWA阳性组患者,明显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三组患者率、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血液离子浓度的比较
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P<0.05。
表2 三组患者住院/入院期间发生心律失常情况比较/例(%)
注:与MTWA阳性组相比,aP<0.05。
表3 三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与MTWA阳性组比较,a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直接诱发原因之一,经常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目前的主要手段为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及安装心脏除颤器[3]。而很多心律失常患者由于负担不起心脏除颤器昂贵的价格,而选择不进行安装,从而加大了心脏猝死发生的风险[4]。因此,寻找到一种或多种能够对心律失常进行预测的预测指标,帮助患者在发病早期就接受治疗,对有效减低心律失常患者发生猝死的概率将有重要的意义[5-6]。从心电图上去寻找预测指标,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7]。
微伏T波交替指的是体表心电图T波每隔一个激动点便会发生一个形态、振幅和极性的交替改变[8]。心肌复极过程中M细胞与心内膜和心外膜细胞间存在复极时间差,形成跨越心室的壁层复极离散度,若刺激达到阈值或病理改变使阈值下降,将导致三层心肌细胞的复极产生巨大差异,表现出不均一性,引起兴奋和复极过程的交替变化,心电图表现出T波电交替的现象[9-11]。换句话说,如果心机细胞的复极过程是在协调性交替后出现非协调性交替,则会导致T波交替的发生[12]。
目前已有研究报道,对微伏T波交替进行检测是预测心律失常的一种无创性电生理指标,特别是恶性或复杂度高的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预测结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13]。本研究通过观察入院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微伏T波交替检测情况,对微伏T波交替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呈阴性的患者及健康就诊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相比正常组患者而言,MTWA阳性患者和MTWA阴性患者均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之间的血液离子浓度,经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因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腔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使得三层心机细胞间存在不协调的复极交替变化,从而容易发生T波交替。在随后1年的随访期间,44例MTWA阳性患者中有43例出现了室性心律失常,46例MTWA阴性患者中有20例出现了室性心律失常。利用微伏T波交替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灵敏度可达67.18%,特异性为73.33%,阳性预测值为97.72%,阴性预测值为56.53%。可见。微伏T波交替阳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
综上所述,微伏T波交替检测可作为预测缺血性心脏患者伴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牛俊芳,李佳.急性心肌梗死微伏级T波电交替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分析[J/CD].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2):5580-5582.
[2]张进,范洁,丁立群,等.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不同时间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3):238-240.
[3]白融,王琳.T波电交替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室行心律失常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1(7):547-550.
[4]张存泰,程冕.T波电交替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2(1):11-12.
[5]WormaldPJ.Theaggernasicell:thekeytounderstandingtheanatomyofthefrontalrecess[J].OtolaryngolHeadNeckSurg,2011,129(5):497-507.
[6]EndemannDH,SchiffrinEL.Endothelialdysfunction[J].JamSocNephrol,2010,15(8):1983-1992.
[7]周亮亮,陈金国,刘俊,等.急诊PCI前后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和缺血性J波的变化及意义[J].安徽医药,2012,16(11):1627-1629.
[8]IzumiS,MuanoT,MoriA,etal.Commoncarotidarterystiffness,cardiovascularfunctionandlipidmetabolismaftermenopause[J].LifeSci,2011,78(15):1696-1701.
[9]刘泽军,李晚珍,曾艺文,等.微伏T波交替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3):105-107.
[10] 全小庆,张存泰,吕家高,等.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风险的荟萃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11):16-19.
[11] 孙健玲.缺血性T波改变的种类,原因及其临床意义[J/CD].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4,3(3):136-140.
[12] 刘娟,陈芳,周纪宁,等.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5):151-159.
[13]FoleyRN,ParfreypS,SarnakMJ.Epidemiologyofcardiovasc-ulardiseaseinchronicrenaldisease[J].JamSocNephrol,2011,9(12Suppl):16-23.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6.039
(收稿日期:2015-11-02,修回日期: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