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影响效果

2016-07-15程崇云盘锦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辽宁盘锦1240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护理干预

程崇云(盘锦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辽宁 盘锦 124010)



护理干预对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影响效果

程崇云
(盘锦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辽宁 盘锦 124010)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SAS和SDS评分、一次置管成功率、平均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83.72%,拔管时间(8.21±1.53)d少于对照组的(10.15±2.06)d,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影响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置管成功率并降低不良反应概率,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中心静脉导管;肺癌;胸腔积液

肺癌患者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时需要抽取,该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难以达到根治目的,因此除积极治疗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将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43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与43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以期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6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3∶20,年龄19~78岁,平均(53.50±9.27)岁,31例右侧积液,12例左侧积液;对照组男女比例24∶19,年龄18~75岁,平均(51.62±8.73)岁,30例右侧积液,13例左侧积液。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引流、穿刺、拔管、指导变换体位以及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①术前主动与患者沟通,并告知导管引流方法、目的、效果和术中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治疗依从性。②术中积极配合医师操作,保证无菌环境,指导患者均匀呼吸,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密切注意其生命体征。③术后嘱咐患者取健侧卧位卧床休息,禁止淋浴以防浸湿导管,控制活动量;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量、颜色;定时更换穿刺点敷料并用碘伏擦拭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测量体温、血压等,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处理;拔管后注意患者呼吸、胸痛、渗液等情况[2]。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参照华裔教授Zung在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1965年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均为20个项目,4级评分制,SAS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一次置管成功率、平均拔管时间;不良反应:疼痛、皮下气肿、导管脱落、引流管堵塞[3]。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SAS和SDS评分(37.67±2.15)分、(32.58±4.7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31±1.28)分、(41.69± 3.52)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平均拔管时间比较: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拔管时间分别为100%(43/43)、(8.21±1.53)d,均优于对照组的83.72%(36/43)、(10.15±2.0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n(%),n=43]

3 讨 论

行中心静脉导管是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新型技术,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相比,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保证手术治疗效果[4]。此次研究主要从心理状态评分、一次置管成功率与平均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探究护理干预对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影响效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对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患者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心理。分析原因在于,本研究实施的护理措施注重与患者主动交流,能够根据患者实际心理需要予以针对性疏导,从而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积极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如疾病发展过程、导管引流的方法、效果等,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手术的认知水平,同时有效缓解其消极心理并树立治疗信心[5]。同时本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拔管时间为(8.21±1.53)d,均比对照组的83.72%、(10.15±2.06)d更佳。究其原因,护理人员在术中认真倾听患者诉求,能够了解其有无不适感,有利于更好地配合医师对患者给予治疗,从而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拔管时间更短则多与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加强术后指导和护理相关[6]。

另外本结果还显示,肺癌胸腔积液患者术后会出现疼痛、皮下气肿、导管脱落以及引流管堵塞等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总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由此可知:对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与杨继芳等人在其文献中提出的研究成果具有一致性,因此进一步验证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7]。其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注意予患者相关护理,具体表现在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并保证无菌环境操作,术后禁止患者淋浴、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量值和颜色、碘伏擦拭穿刺点和周围皮肤、观察生命体征等措施均有益于减少患者感染机会[8]。关于患者对本院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后探讨。

综上所述,对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其焦虑、抑郁心理,而且可以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拔管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具备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容.留置带侧孔中心静脉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护理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3(21):2607-2608.

[2] 邹赛琴.肺癌伴胸腔积液用中心静脉置管引流的护理[J].北方药学,2013,12(9):182-183.

[3] 黄展芬,王永欢,成林媛.微创置管引流并腔内注入雅胆子油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3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3(5): 87-88.

[4] 宋永玲.51例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2,4(32):323-324.

[5] 马少兰.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21(31):135.

[6] 何淑梅.两种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7(32):1626-1628.

[7] 杨继芳,黄振梅,李网娣.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4(17):53-55.

[8] 李锦萍,殷梅芳.大量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药物治疗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20(16):33-34.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282-02

猜你喜欢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护理干预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干预要点研究及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结核性胸腔积液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中的效果观察
合并胸腔积液的布鲁氏菌病1例临床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