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的自由航行权,其实有军事意图

2016-07-14

南方周末 2016-07-14
关键词:海洋法国际法公约

美国想要以自由航行通过该海域的行为,来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美国想要自由航行权,但是到媒体手中,读者就会困惑你到底想要做什么?美国的行为,让人看起来会让争议更加恶化。

南方周末记者 昱江

发自新加坡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周舟

南海仲裁案近来是国际法专家颇为关注的话题,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国际法研究学者罗勃·贝克曼则用客观和冷静的态度,向记者和与会代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南方周末:南海仲裁案公布后,菲、越政府可能会有怎样的行动呢?

罗勃·贝克曼:根据我与周边国家官员的交谈来看,仲裁案后,越、菲可能并不会采取过激的行动,可能不会频繁地派出渔船来挑衅。

在我看来,南海问题给中国带来了一个附加的好处,那就是现在中国有很多人开始学习并研究国际法,我预计3年后中国可能在利用国际法来解决问题上取得巨大的进展。

南方周末:南海争端涉及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问题,您如何看待?

罗勃·贝克曼:海洋法公约规定12海里为沿海国的主权范围,这些是可以就这个岛屿的特点来进行仲裁管辖。

还有,我们讲到经济区,这不是一个海洋争端的说法,而是我们在这个区内都可以使用它的资源,是从经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在这个经济区当中,确实你可以使用你的自由权,进行资源的捕获,但这不是从安全方面和按照公约来考虑的,比如沿海国家12海里范围以外水域属于经济区,那么就存在争议,如果是用于军事目的,那就包括一些敏感问题了。

南方周末:您如何看待美国以自由航行避开意思更明确的字眼?

罗勃·贝克曼:我现在要批评一下美国。我以前是美国人,但我现在是新加坡人,我对美国的态度是很友好的,但在航海权和飞行权上我同意中国的说法。因为美国强调自己还有海航、飞行的权利,这其实是一个幌子,其实背后是要在12海里以外进行军事方式的飞行和航行。所以美国这里面讲的航行、飞行权利是包括军事的权利。美国有时候讲的自由航行、飞行,是有特殊意思的。然而其他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美国航行飞行其实背后有军事活动和行动,这背后有隐意的。

南方周末:中国认为美国不是国际海洋法公约的一员,南海问题还是要当事国解决,您怎么看?

罗勃·贝克曼:我很赞同中国讲的,美国不是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美国自己不是国际海洋法公约的一员,又怎么能告诉其他人该怎么做、怎么去理解这些国际公约呢?

我知道从美国国内政治而言,他们有自己的问题。有时候我跟我的学生解释,美国为什么不是其中一员,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由于某种原因他不能成为其中一员,对美国也是有很大伤害。美国也想成为国际海洋法公约其中一员,他加入就会在国际海洋法和仲裁上有一些便利,使得自己的行为合法。现在有个问题就是,美国不能使用国际海洋仲裁法的机制,因为他不是其中一员。美国要是想成为其中一员,你自己国内的法律要和这个保持一致,这样的话才会有法律秩序。

在中国南海现在所发生的事情,我的解释就是:美国想要以自由航行通过该海域的行为,来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美国想要自由航行权,但是到媒体手中,读者就会困惑:你到底想要做什么?美国的行为,让人看起来会让争议更加恶化。

猜你喜欢

海洋法国际法公约
图书借阅公约
共同开发的基本理论
“极地曙光号”案例分析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试论21世纪初的中国外交保护
《美国国际法杂志》南海专刊文章述评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我国海洋法立法
同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