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生制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14黄利文

职教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黄利文 王 健



导生制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黄利文王健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学生入学率不断提高,但同时学校的师生比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较高,这就造成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负担太重,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将导生制引入到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还可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

关键词:导生制;师生比;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刚刚兴起,社会急需各种人才,但同时教师的数量又存在大量的缺口。针对这种情况,英国国教会的教师安德鲁·贝尔(Andrew Bell)和英国公益会的教师约瑟夫·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其目的均是为了解决教师数量欠缺的问题,所以该种教学组织方式又被称为贝尔—兰卡斯特制。英国的导生制在1811年以后开始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其后的数十年,除英国外,导生制在美国也相当流行,并为英、美两国普及相关的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根据导生制的基本思想,创造了“小先生制”,使导生制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

导生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可概括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教会一部分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较好的学生;第二步,再由这部分学生教更多的学生。所以,导生制首先要熟悉和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选拔相对优秀的学生作为导生和并对这些导生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较其他学生先掌握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将所有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导生作为组长,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由这些事先已掌握相关知识的优秀学生做导生,将自己刚刚从教师那学习到的知识传授给其负责的那一组学生。同时,教师还可利用导生数量较多的优势,让每个导生负责检查和考核本组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更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在这些导生的帮助下,教师就得以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学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与此同时,又极好地培养了导生本身的综合素质。

一、导生制应用的现实背景

图1 2008到2014年我国高校师生比

我国近三十年来,国民经济取得的发展和成就举世瞩目,但总体而言,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还比较低。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大踏步向大众化的门槛迈进[1],截止到2014年,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7.5%,这就造成了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存在高等学校教师过少而学生相对过多的情况。根据《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数据解读(高等教育篇)》,我国2014年的师生比已达17.6以上,且师生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1)[2]

据统计,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师生比一般是在1∶6到1∶13.6之间,而世界顶尖大学这一比例则更小,表1是美国顶尖大学的师生比[3]。

表1 美国顶尖大学师生比

当然,造成高等学校师生比逐年升高的原因不仅仅是教育经费一方面的问题,我国的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扩充也没跟上高校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规定了1:18是我国高校师生比的及格线,但很多高校也就刚刚及格而已。这就造成了高校中每个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班级学生数量过多,有很多课程都是两个班或三个班的合班上课,课堂学生可能有60到100多人。如此多的学生,对于课堂中的理论教学而言,借助电教化教室和扩音设备,尚能应付,但已很难针对个体进行因材施教了。

而对于高职教育,基于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其实践教学课程所占的比例较高,教师在上实训课时,教师相对学生匮乏的问题就尤为突出。对于教师的实践教学,因为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平均学业水平来确定相关实践教学的目标,这样就必然会造成学业水平特别好学生觉得实训的意义不大,而同时学业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难以适应却又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为保证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在上实训课时,对学生个别指导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而且往往在实训课教学中,由于一个班上学生的人数太多、或两个及多个班合班等情况,造成一次实训课的学生不能集中在一个实训室,而要将学生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实训室,这样,一个教师要管两个或更多实训室,就更难完成对学生个别指导的任务,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也会大打折扣。而如果想对学生的实训作出及时的评价或考核,则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是因为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个别辅导和因材施教的需要,实践教学的效果就必然较差,若管理不好甚至会造成实训课堂秩序的混乱。加上近十几年来,各地的很多大学都扩大了校区,新校区往往都在郊区,而教师大多住在市区,教师往往一上完课,就必须匆匆地赶校车回自己市区的家,这样就更造成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变得更少,在师生比本来就失调的基础上雪上加霜。

如何发挥高职教师在实训课教学上的效率,提高学生实训课的学习效果,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相关教学制度,导生制是实践教学中是可以选择和借鉴的方法之一。

二、导生制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

(一)导生的选拔和分组

1.方法一: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为导生。实施导生制的第一步是如何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导生。教师在实训课教学前,就应对所有学生的综合学业水平进行认真、科学的考查和评估,从平时学生课堂的表现、作业情况、动手能力以及考试情况等多方面综合来考虑,从中选拔出表达能力较强、为人热情而又成绩优异的同学,以作为其他同学的导生。当然导生可以从现有的同学中直接选拔产生,也可由高年级学生担任,如可用研究生作为本科和专科生的导生。

在确定导生的情况下,第二步则是以导生为中心,在自愿组合或按学号组合的总体原则下,科学地进行组合。在将学生分组时,要考虑到分组的合理性,如要充分考虑到每组学生成绩的好坏、男女生的比例、班干部或责任性强的学生比例、各组学生的特长等多种因素,尽量使每组学生之间能尽可能在学业水平、男女比例、班干部比例、特点特长等方面能相对比较均衡,能力差异不要太大。在每个小组中,以导生为组长,各小组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活动。一般而言,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不易过多,以4-8人为佳,如果一个小班有40人,就分为4-6个小组;两个班则分为8-10个小组。

2.方法二:所有学生轮流作为导生。为培养所有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将所有学生也按方法一的方法进行分组,但优秀学生仅作为组长,而由每个组的所有成员在不同的实训教学中轮流作为其他所有学生的导生,每个组的同学在作为导生的实践教学前,先由教师组织或自己自习进行相关的知识准备、培训,或自己将要做的实训先做一遍,以便在作为导生指导其他组同学时能顺利完成指导其他同学的任务。

(二)导生的培训

在导生制正式实施前,要对导生进行全面的培训。这种培训可以在相关实训前的课堂教学中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进行,也可同时结合导生的情况进行对导生进行单独的培训。首先,要让每位导生掌握实训的内容、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要明确实训目的,制定基本的、科学的、规范的实训操作方法、讲解相关的实训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每位导生掌握实训的要领和精髓。其次,要培养导生的领导和组织能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告知他们遇到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法。再次,要制定详细的、科学的学生实践考核办法,并让导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实训成绩。最后,还要培养导生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明确导生的职责,使导生能耐心解答同学在实训中的遇到的问题。

(三)导生制的实施

在正式进行实践教学前,教师仍要事先将已制定好的的实践目的、实训方法和实训步骤,在实训前的课堂教学中对全体同学集体进行讲解。对于导生而言,由于导生已经经过教师的的单独辅导和培训,在实训前已经理解和掌握了相关实训的方法、步骤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导生在履行自己职责时,会得心应手,顺利地帮助同学。对导生而言,在帮助同学的同时也增强自己的自觉性、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培养了自己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在实训课结束前,导生们可以根据教师事先制定的学生实训考核制度和考核办法,让每位导生及时对每个同学的实训情况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并在上完实训课后对同学的实训情况进行总结,为教师留下相关考核成绩和总结资料。一方面该实训成绩可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册,一方面相关的总结也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跟踪所有学生的实训情况和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的不同状况及时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一般而言,高职的实训分为验证型和设计型两种。对于验证型实训而言,一般教师已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过相关的理论,实训的目的仅仅是验证该理论的正确性,所以相对比较简单。可采用将所有学生按小组划分轮流作为导生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当一次“代理教师”,都有机会帮助同学、锻炼自己。同时,也都有机会评判一下同学的实训成绩,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设计型实训而言,因为此类实训相对更具有创造性,对导生的要求较高,则应选择优秀的学生或高年级学生作为导生。由于这些导生都是基础好、成绩优秀的同学,所以在事先的实训准备上可以着重加强他们的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然后由这些优秀的导生负责本组同学设计思路的开拓、讨论和一般问题的解答。这样,在大部分问题已被导生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整体调控,并回答学生提出的而导生又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在导生制的实施规程中,教师要注意保证每一次实训的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难度适中,对于哪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有更进一步的实训要求,而对能力弱的学生只要求基本的实训内容。教师要首先尽量使导生和其他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培养集体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要注意导生能解决的问题绝不自己亲自去解决,以提高导生的积极性。

三、导生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导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准

是不是导生在实训课中就不需要进行自己的实践学习呢?当然不是,虽然导生基础相对扎实、成绩较好、动手能力强,但大学的实训课程由于发现性和创造性较强,对于大部分的导生而言还可能是崭新的,而且即便某个实训该导生已经做过,当他再次做该实训时,可能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导生的相关知识结构和基础,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并可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指导他们自主学习更深入的内容。对于特别优秀的导生,可以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使导生的能力更加突出。

(二)学生做导生意愿不高

学生不愿意做导生,认为做导生是浪费时间。教师一方面要对导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一方面又要告诉他们,导生制本身对导生的锻炼作用更大,对导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导生的履责状况不容乐观

导生在对同学实训的打分过程中,都不愿得罪人,给不该得高分的同学打高分。教师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并随时检查;一方面也要告诉学生,分数只是记录学生学习进展的一个衡量方式,是为了让同学更好提高的一种手段,你若直接给同学打高分,实际上就抹杀了同学的提高空间。

四、导生制对实践教学的意义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业已成人,一般均具有较好的思想觉悟和远大的理想,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较高,自学和自主能力也较中学有大大提高,这就给导生制的实施带来了良好的条件。而且,我国的高职院校,教师虽然仍是教学的主导,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就成为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将导生制应用于实践教学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结而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生制大大减轻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负担,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率

借助导生的帮助,一方面,大大减轻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负担;另一方面,全体同学在实训的过程中,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随时得到导生的解答和指导,而对于个别导生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共性的问题,教师也有精力来加以解决,这样就能确保每个同学在实训中都能及时得到指导。同时,由于有导生作为助手,实训课的秩序也会井然有序,同学们对实训也会具有更强烈的兴趣。

(二)导生制更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导生制由于将学生划分成了若干小组,可以引入小组内协作学习和组间竞争的机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在导生的组织和领导下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某个相对较大的或较难的实训,并以小组的名义提交实训成果。同时,可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对话和竞争,根据个小组的实训情况和结果,合理进行一定的奖惩[4],形成团队协作的良好氛围。

(三)导生制利于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学习兴趣

导生和其他学生都是同龄人,他们之间没有代沟,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类似,同学之间的隔阂较少,这就使他们之间沟通更顺畅,交流更容易、更频繁,从而克服了某些腼腆、内向的学生不敢向教师提问的问题。同时,导生的主动帮助和交流也在另一方面促进了同学间和睦的人际关系,更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请假或旷课也就少了,成绩当然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四)导生制还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导生在给同学实训的考核或打分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能培养正确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使得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品德得以提升。

(五)导生本身的能力也可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获得不可多得的锻炼

为了更好地起到导生的作用,他们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也会自觉地、更好地准备相关的实训内容,而且导生制对他们交际和言语表达能力、领导和组织管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各方面整体素质的提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导生制在当前师生比不断提高、人均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不失为是一种真正能兼顾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值得首先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领域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8-249.

[2]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数据解读 (高等教育篇)[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06/10/872587_489835304.shtml.

[3]美国院校数据库[EB/OL].http://www.lystu.com/ school/cloooll.htm.

[4]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66-67.

责任编辑秦红梅

作者简介:黄利文(1968-),女,江苏宿迁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王健(1965-),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3年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重点立项课题“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研究”(编号:2013JSJG08),主持人:李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80-04

猜你喜欢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主导意识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