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就要用*
——高中生也能解平面几何题
2016-07-14崔志荣
●崔志荣
(安丰中学 江苏东台 224221)
学了就要用*
——高中生也能解平面几何题
●崔志荣
(安丰中学江苏东台224221)
摘要: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明白知识、方法的内涵,知道学习它的意义.不仅如此,还要有合理的应用导向,要突破问题的界限,培养学生的应用迁移能力,发挥所学知识、方法的工具性作用,把它们充分运用到所能解决的问题中去.让学生学以致用,这应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学以致用;教育价值;问题界限
1方法启示
图1
(《学数学》“数学贴吧”2016年第1季探究问题)
笔者为什么会关注到这道平面几何题呢?因为这道题的供题人是单墫教授,而且这道题的问题有点特别,“不用三角函数”证明结论,意思是用三角函数证明,难度可能不大,但另一层意思是,不一定非要用综合法证明该题,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研究这道平面几何题.
受此启发,笔者想到不参加竞赛的高中生平面几何知识遗忘比较严重,对较难的平面几何题,很不适应用定理结合题目条件推理证明结论,他们能否运用高中所学习的知识方法去研究这道平面几何题呢?
2学以致用
带着上述思考,笔者回顾了一下高中数学内容,拟站在高中生的角度,分析这道几何题.首先高中生会不会用分析法梳理需要证明的结论呢?
条件:
结论:
即要证
即证
2.1解析法
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它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如让高中生做这道平面几何题,应想到解析法.
图2
证法1如图2,以BC所在直线为x轴、AD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B(m,0),C(n,0),A(0,h),其中m<0,n>0,h>0,则AD=h.因为
所以直线BH的方程为
令x=0,得
即
从而
又由点B,C的坐标可得以BC为直径的⊙M方程为
(x-m)(x-n)+y2=0,
令x=0,得
即
于是
从上述解题过程可以发现,这道平面几何题用解析法比较容易解决,关键是学生要有较强的建系意识.对于一个具体的平面几何题,解析法不一定非常简单,但它是我们要思考的方法之一,比较综合法与解析法,看看哪个方法更简便易行.
2.2三角函数法
单教授提出不用三角函数证明,说明由该题的条件想到三角函数不难,由于题中垂直条件较多,只要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三角函数知识,选择几个基本量表示结论中的相关量即可.其实,需用的三角函数知识并不多,高中生与初中生一样能完成,关键是学生是否会往这一方向走?
图3
证法2如图3,设AD=h,则
联结BE,CE,因为AD⊥BC,且BC为⊙M的直径,所以
且∠CHD=∠ABC,于是
上述过程,所选择的基本量是AD,tan∠ABC,tan∠ACB,以此表示结论中的4个长度AD,AE,AH,DE.为什么把AD,tan∠ABC,tan∠ACB作为本题的基本量呢?因为这3个量能够控制整个图形的形状,其中AD具有桥梁作用,它连接Rt△ABD和Rt△ACD.
2.3向量法
向量集数形于一身,它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一个工具,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可让高中生用向量法证明这道平面几何题.若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则与解析法相差无异,用向量的非坐标运算,怎么证明呢?
AD·AH-AE·ED-AD·AE=0,
转化为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即可.如图3,因为
2.4分析法
分析法是寻找结论成立原因的一种推理方法,上文已初步运用了分析法,实际上,可以完全用分析法证明该题的结论.
AD·AH-AE·ED=AD·AE,
⟸
AP·AC=AE(AD+DE),
⟸
AP·AC=(AD-DE)·(AD+DE),
⟸
AP·AC=AD2-DE2,
⟸
AP·AC=AC2-CD2-BD·CD,
⟸
CD2+BD·CD=AC2-AP·AC,
⟸
CD·BC=AC·PC.
而由△ACD与△BCP相似,可得CD·BC=AC·PC成立,故原命题结论成立.
高中生已详细学习了分析法的原理,面对这道平面几何题,容易想到分析法.当然,上述证明过程有一个关键不易想到,即把AE换为AD-DE转化为平方运算.
3学以致用的2点思考
单教授提供的这道平面几何题,可用高中数学相关知识求解.当然,不是每一道平面几何题,都能用上述方法顺利完成,但对任何一道平面几何题,我们都应有上述几种分析思路,从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这让笔者重新审视了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再理解它们的本质内涵、领悟它们的教育价值,反思这些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根留住(详见文献[1]),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就此谈2点个人看法,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3.1提高教育价值取向,让学生学以致用
如果让高中生完成单教授提供的那道平面几何题,他们能想到上述4种证明方法吗?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案例,答案自然知晓.
图4
例2如图4,在梯形ABCD中,B,D关于对角线AC对称的点分别是B′,D′,A,C关于对角线BD对称的点分别是A′,C′,证明:四边形A′B′C′D′是梯形.
(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赛区初赛测试卷试题)
笔者在文献[2]中提到,笔者所在市(县级市)有3所四星级高中和2所三星级高中,四星级高中参赛人数比例约80%,三星级高中参赛人数比例约5%,全市约2 500人参赛.阅卷统计发现:1)约60%的考生试卷空白;2)约35%的考生运用综合法完成,但完全正确的人数只有27人,约占总数的1%;3)约5%的考生选择了解析法.
上述案例说明,高中生面对平面几何题的主要思路仍然是综合法,大多数学生不能把高中所学知识用到平面几何题的分析中去.事实上,这道联赛题用解析法容易完成(解析法详见文献[1]).因此,有必要反思一下高中数学相关内容的教育价值.
对于解析几何,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等解析知识外,还要让学生领悟解析思想,增强建系意识,让学生学以致用,把解析知识切实用到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中去,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解几题”,即解决坐标系下的直线与圆以及圆锥曲线问题.
向量既是知识,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我们只教给学生向量知识,让他们做所谓的向量题,太狭隘了!应发挥它解决平面几何、物理等相关问题的作用,体现学习向量的价值.
三角函数源于三角形,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分支.作为中学数学,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做三角函数题,还要加强它的应用,也不能只用于解三角形,很多复杂的几何图形都是以三角形为单元,要让学生分解出这些图形中的三角形,再运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问题.
分析法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思维,不能当成知识教给学生,也不要指望学习分析法时,教几道例题,学生练习几道题,他们就能掌握分析法.只有在平时解题教学中多运用,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才能得以提升,碰到具体问题时,才能用分析法完成.请看下面的例3,并没有指明用什么方法证明,但可以用分析法迅速解答.
(2015年广东省数学高考试题)
分析由f′(x)=(1+x)2ex=0,得
xP=-1,
因此
yP=2e-1-a,
于是
kOP=a-2e-1.
因为点M的坐标为(m,n),所以函数f(x)在点M处的切线斜率为
k=(1+m)2em,
于是
a-2e-1=(1+m)2em.
至此,经验不丰富的学生将无法继续推算,但若善于运用分析法,则能顺利完成.
问题即要证(m+1)3≤a-2e-1,即证
(m+1)3≤(1+m)2em,
即
em≥1+m,于是构造函数g(x)=ex-x-1,证明g(x)≥0即可.
数学课堂要凸显教育价值,教学就要加强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有所用,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中去,这应是教学要追求的境界.
3.2突破问题界限,加强知识方法的迁移
对于现行的数学考试,笔者有点想法提出来与广大读者商榷.笔者认为考试题型太过于固定,问题的界限太明显.比如数学高考解析几何的考查,通常有一道大题,一般是坐标系下的椭圆(或圆、抛物线、双曲线)问题,所提问题过于死板,或者让学生求一些几何量、或者证明一些几何性质,试题的封闭性很强,就是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考查学生的解析几何知识.当然,笔者不是反对这种考查形式,它确实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方法的选择能力等,可以突破问题的界限,增加一点发散性.笔者对上文单教授给出的题目改编如下:
高中数学考查平面几何题,行不行?笔者认为可以,我们的目的不是考查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而是高中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有所用.这道改编题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类似于课题研究,要找准课题研究的方向.它能考查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只有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才能完成.当然,不是说所有考题,都要以这种形式命题,但笔者认为现行的数学考试,要减少题量、减少封闭性试题;要大胆突破界限,增加研究型、开放性试题,加强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不同类型问题中去.
我们常讲,要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谈何容易?不突破问题的界限,让学生思考知识的关联,只让学生解决封闭性试题,着重“术”的研究,学生的理解终究不会深刻,很难做到知识迁移,学有所用.
4结束语
把知识方法教给学生容易,但要让学生学了就能用,不容易!你得让学生明白知识方法的内涵,让学生知道学习它的意义,不仅如此,还要有合理的应用导向,逐步熏陶学生的应用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应用的迁移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曹凤山.数学教学:把根留住——2015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题解读[J].中学教研(数学),2015(8):3-6.
[2]崔志荣,薛宗华.落实解析几何教学的四个环节——由一道联赛题引起的教学思考[J].数学通讯,2013(10):16-18.
[3]罗增儒.什么是“数学题”——商榷“数学题”的流行误解[J].数学教学,2015(12):1-6.
修订日期:*收文日期:2016-04-09;2016-05-1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自筹课题(B-b/2015/01/088)
作者简介:崔志荣(1978-),男,江苏东台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O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407(2016)07-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