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6-07-14车晓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术后康复影响

车晓琳

(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车晓琳

(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其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结果 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疼痛控制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可促进其康复。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疼痛控制护理;术后康复;影响

创伤性骨折在临床上指的是机体的骨小梁出现部分中断或者完全中断现象,这一病症的病程往往较长,患者多伴有程度各异的疼痛,大都需要长期卧床,可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人员指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能够显著地缓解其疼痛症状,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1]。为了深入地分析疼痛控制护理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为43~87岁,平均年龄为(64.7±3.5)岁,病程为3~16 d,平均病程为(8.3±2.4)d;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患者的年龄为45~89岁,平均年龄为(65.1± 3.7)岁,病程为5~19 d,平均病程为(8.5±2.5)d。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能够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两组均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其内容包括:

1.2.1 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维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可将一些绿色植物置于室内;护理人员要主动为患者讲解医院环境,为其介绍主治医师以及责任护士的临床经验和技能水平,以帮助患者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消除其陌生感和恐惧感。

1.2.2 心理护理:创伤性骨折患者大都存在活动受限情况,所以很容易伴有紧张、焦躁等心理障碍。要注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全面地掌握其心理状况,要善于鼓励、安慰患者,完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嘱咐家属要加强对患者的陪伴,帮助患者一起战胜病痛。

1.2.3 体位护理:在临床上,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夹板固定或者石膏固定治疗,会对其舒服度产生影响,所以要帮助患者选取舒服的体位,要及时地将软垫垫于患者的受力点部位,也要注意定时对其进行局部按摩。

1.2.4 疼痛护理:可使用物理镇痛方法,主要是定时协助家属为患者翻身及扣背;可借助于冰袋对患者的局部手术切口进行冷敷,以改善其疼痛现象;患者的患侧肢体需要适当抬高,以使其患肢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此外,也可引导患者进行松弛训练,方法为取患者的卧位,然后引导其闭眼静待,时长一般为3 min左右,指导其充分吸气后需要缓缓地发力,同时需要紧握双拳,这一动作维持10 s之后缓缓地吐气,然后放松,以减轻其对疼痛的应激反应。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使用VAS量表[2]评估患者的疼痛,满分为10分,得分越低,情况越好;使用Harris量表[3]评估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19.0 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分)  骨折愈合时间(周)  关节功能评分  住院时间观察组 60 3.2±1.4* 12.8±2.4* 76.3±5.7* 14.62±1.38*对照组 60 6.4±1.7 18.8±3.5  43.6±5.4 19.18±2.14

3 讨 论

创伤性骨折患者多伴有疼痛,会影响其机体的整体功能,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使其难以树立康复的信心。因此,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中,要及时地对其进行疼痛控制护理,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使其情绪保持相对稳定,从而逐步引导其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勇气。本研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其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以及疼痛护理,通过上述护理内容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疼痛的刺激源,缓解其疼痛表现和不良情绪,有助于减轻其应激反应,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观察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艳梅.分析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25(6):237-238.

[2] 王红先.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J].现代养生B,2015,13(4):166.

[3] 葛学娣.创伤性骨折疼痛患者的护理[J].东南国防医药,2003,5 (4):285-286.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250-01

猜你喜欢

术后康复影响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影响大师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自拟中药方剂对痔疮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观察
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