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壁脓肿的6层螺旋CT诊断方法与效果

2016-07-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

陆 敏

(江苏省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启东 226241)



胃壁脓肿的6层螺旋CT诊断方法与效果

陆 敏

(江苏省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启东 226241)

【摘要】目的 探讨胃壁脓肿的6层螺旋CT诊断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拟诊断为胃壁脓肿患者30例,都进行CT诊断与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结果 30例患者CT都示胃窦部胃壁明显增厚,局部凹陷,胃黏膜局部中断,胃壁周围脂肪间隙密度明显增高,周围可见小淋巴结影,胃周高密度影,胃癌侵犯胃结肠韧带可能。经过判定,胃壁脓肿的6层螺旋CT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5.2%和100.0%。结论 胃壁脓肿的6层螺旋CT诊断有很好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胃壁脓肿;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

胃壁脓肿是局限型的胃化脓性炎,虽然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低,但是预后比较严重,需要积极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1]。然后在临床表现中,仅有约85%的胃壁脓肿患者仅出现腹部疼痛,与其他疾病状况明显相似,而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热少见,导致误诊率与漏诊率比较高[2]。且一般临床上进行体格检查常时,仅表现为上腹部紧张,一般无腹膜炎表现[3]。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与发展,螺旋CT广泛应用于胃壁脓肿的早期诊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拟诊断为胃壁脓肿患者30例。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隐痛不适;年龄20~70岁;患者既往体健;知情同意本研究;肝功能、血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正常;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5.09±5.22)岁;血常规:白细胞(7.12±1.33)×109/L,血红蛋白(155.3±2.3)g/L,血小板(229.4±7.5)×109/L。25例致病菌培养为阳性,阳性率为83.3%,其中链球菌感染11例,肺炎链球菌感染10例,无乳链球菌感染2例,草绿色链球菌感染2例。

1.2 CT诊断:选择Philips Brilliance 6排螺旋CT,包括有配套的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及图像分析软件。患者取中立仰卧位,身体的长轴与扫描机床平行,扫描从膈面开始至耻骨,扫描层厚7~10 mm,层距7~10 mm,电流200 mA。

1.3 病理确诊:所有患者都给予手术治疗,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横结肠部分切除、毕Ⅰ式吻合术,确诊疾病状况。

1.4 统计方法: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T表现:经过诊断,30例患者CT都示胃窦部胃壁明显增厚,局部凹陷,胃黏膜局部中断,胃壁周围脂肪间隙密度明显增高,周围可见小淋巴结影,胃周高密度影,胃癌侵犯胃结肠韧带可能。

2.2 诊断效果:30例患者经过CT判断为阳性20例,阴性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1例与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阳性21例,阴性9例,为此胃壁脓肿的6层螺旋CT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5.2%和100.0%,见表1。

2.3 病例分析:患者女性,47岁,因剑突下隐痛4 d于2013年12月15日入院。疼痛呈持续性,可忍受,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胃窦黏膜下肿瘤。患者既往体健。在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4 ℃,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无殊,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功能、血电解质均正常。超声表现异常,CT检查示胃窦大弯侧见隆起性病变,上见深溃疡,覆白色黏稠苔状物。入院后6 d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胃窦大弯侧肿块大小,穿透浆膜,肝脏未见转移灶,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手术病理示胃壁脓肿,黏膜糜烂坏死,炎性渗出,术后予阿莫西林/舒巴坦联合奥硝唑抗感染治疗1周后痊愈出院。

3 讨 论

胃壁脓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胃癌[4]。胃壁脓肿的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可发展成胃壁坏死穿孔、化脓性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临床常有起病急骤、上腹剧痛、寒战及高热等表现。现代研究显示当腹腔异物穿透胃壁,进入腹腔,进而穿透腹壁,而引起腹壁脓肿。而患者术前无腹膜刺激症等任何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表现,常规检查也未发现膈下游离气体。主要在于胃壁血供丰富,同时胃酸有较强抗菌作用,可有效阻止炎症扩散[5]。

胃壁脓肿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少数患者在胃镜下仅表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而超声的典型表现为胃壁增厚伴局限性低回声团块。超声内镜引导下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也比较多,穿刺液行病原菌培养可指导抗生素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螺旋CT得到了广泛应用。腹部CT示胃壁低密度肿块,周围有环形强化[6-7]。也有极少数胃壁脓肿,在胃镜下仅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CT也可评估病变起源层次、大小、回声及与邻近组织关系,不过当胃壁脓肿常表现出胃多层结构的破坏,若胃壁全层层次消失,需与胃癌鉴别。本研究30例患者CT都示胃窦部胃壁明显增厚,局部凹陷,胃黏膜局部中断,胃壁周围脂肪间隙密度明显增高,周围可见小淋巴结影,胃周高密度影,胃癌侵犯胃结肠韧带可能。

表1 胃壁脓肿的6层螺旋CT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n)

在胃壁脓肿的诊治中,腹部CT有很大帮助,扫描时见胃壁低密度肿块,周围有环形强化的特征表现。当胃壁脓肿破溃至胃腔呈自发引流,至腹腔与横结肠呈包裹性脓肿,应积极进行诊治[8]。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内镜下引流治疗,可避免手术。但若胃壁脓肿扩散或加重,形成弥漫型化脓性胃炎或弥漫性腹膜炎,这种情况病死率较高[9]。30例患者经过CT判断为阳性20例,阴性10例;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阳性21例,阴性9例,为此胃壁脓肿的6层螺旋CT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5.2%和100.0%。综上所述,胃壁脓肿的6层螺旋CT诊断有很好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利华.腹腔异物致炎性肿块及肝脓肿1例[J].实用医技杂志, 2008,15(29):4147-4168.

[2] Aziret M,Erdem H,Ülgen Y,et al.The appearance of free-air in the abdomen with related 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Three case repor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 J Surg Case Rep, 2014,5(12):909-913.

[3] 陈有为,黄伟,郑卫华,等.胃壁脓肿一例[J].中华消化杂志,2014, 34(3):198-199.

[4] 戴宁,姜源.胃壁脓肿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消化杂志,2006,28 (8):112-114.

[5] 李巍,张金顺,沈玲燕,等.胃镜活检后并发胃壁脓肿一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5):99-101.

[6] 陈明良,严焕军,卓奇峰,等.化脓性胆囊炎致胃壁脓肿一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2):112-114.

[7] Kinjo N,Yano H,Sugimachi K,et al.Large simple hepatic cysts leading to gastric fundal varices in a noncirrhotic patient[J].Fukuoka Igaku Zasshi,2013,104(11):449-455.

[8] 李永平,向青山.160例上消化道异物胃镜诊疗体会[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3):279-280.

[9] 田鹏,杜毅力,曹永政.胃壁脓肿的超声表现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1):67-68.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079-02

猜你喜欢

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价值观察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