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的太极活化 服务河北女篮
2016-07-14胡有志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河北廊坊065000
胡有志(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河北 廊坊 065000)
篮球运动的太极活化服务河北女篮
胡有志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河北廊坊065000)
项目资助:河北省体育科技研究项目(编号:20141026)。
为了进一步验证太极篮球的运动价值,本文结合河北女子篮球队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把太极篮球的理念与技术运用到河北女篮的运动训练中,主要解决现代篮球技术动作“慢不下来”“圆不起来”的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河北女子篮球运动水平,这项研究本身就是创新,更是对篮球运动的补充与发展。
1 篮球运动的太极活化
在众多的运动项目中篮球和太极拳运动极为相似,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圆的和谐统一”是它们的共性交集。把篮球活化为太极篮球,认识它需要一个过程。认为篮球与太极拳是风马牛不相及,两项运动反差太大了,把太极的思想与理念运用到篮球运动,使其活化为太极篮球,更不可理喻。根据我们多年对太极拳与篮球运动的实践,发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篮球的技术动作放慢了就是太极,太极动作打快了就是篮球。太极拳并不总是慢的,在实际应用时也能快,而且速度极快,可谓“高度放松,瞬间爆发”,这就是太极拳的魅力所在。“要想快必先慢”包含了较深的哲理,正是“慢练”太极拳才成为武术中的独特运动。许多运动技术动作“快练”并不难,而“慢练”更费工夫,对于动作来说,慢练中找感觉,快练中寻差距,慢是对快的检验。任何好的运动技术需要工夫,常言道:“慢练出真功”“慢功出巧匠”“慢中求稳,稳中求快”这是运动常理,看似两个不相关的运动,能悄无声息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取得了成功,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有“意识的运动”是太极篮球最大的运动特质,实现了意识与运动的有机结合,它并不神秘,实际上许多高级的篮球技术动作以及运动员的出神入化的表现,就是太极篮球。太极篮球并非是一项新的运动,只是把太极的思想与理念渗透到了篮球运动中,使其成为具有太极元素的篮球。
篮球运动与太极拳的运动质态是相同的,都属于“反质态运动”,运动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运动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太极的中心思想,就是教会人们重视反面质态的价值,事物总是“正”与“反”两方面矛盾的结果,而现实中的人们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又都过分地强调了“正”的价值,却轻视了“反”的意义。因此,会用“反”常常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就是太极思想的精髓。篮球运动也亦然,篮球运动与太极拳的运动理念也是相通的,圆的和谐统一,二者有许多联系,统一到“圆”上。尽管太极拳与篮球在运动表现形式上存在很大迥异,但他们的取胜之道却有诸多暗合之处,其中太极拳的“守柔处雌”“舍己从人”“整体观”“以静御动”“后发先至”“以柔克刚”等技击指导思想是值得我们篮球工作者在教学或训练中研究和借鉴的。从高等数学微积分的角度,篮球的传球动作在转折处只“连续”不“可导”,太极篮球运动技术大都是先通过“顺势引化”使球速降为零,然后迅速反向用力,将球掷出,出现连续且可导。中华太极篮球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总结,证明是成功有效的,得到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肯定与支持,值得借鉴与推广。
2 太极篮球服务河北女篮
太极篮球服务河北女篮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解决篮球的技术与战术的实际问题,解决“动作慢不下来,圆不起来”,提高“整体篮球”的战术意识与思想。篮球运动的太极活化的目的不是把篮球“柔化为软而无力运动”,其活化的目的是使篮球更快、更强、更准。真正的篮球运动是能慢能快、能放能收、动静分明和刚柔相济的整体运动,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圆活自然的特色篮球。篮球的太极活化,服务河北女篮研究工作的实质就是用太极的思想与理念指导她们的运动实践,为她们服务,实现太极与篮球的实质性结合。
3 研究方法
3.1问卷调查法
3.1.1满意度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对太极篮球训练课进行评价,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的5级评议,向河北女篮队员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收回率100%。
3.1.2兴趣度调查向河北女篮队员发放太极篮球训练课兴趣度问卷20份,收回20份,收回率100%。
3.2技术运用评价法
将女子篮球队员分成两队进行比赛,由4名测试者组成测试小组,按标准独自评分,4个分数中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评价标准与结果见表1。
表1 太极篮球技术运用评价表n=20
3.3战术配合意识评价法
测试方法同技术运用评分方法,评分等级采取10分制,评价标准与结果见表2。
表2 太极篮球战术配合意识评价表n=20
4 结果与分析
4.1满意度与兴趣度的结果分析
满意度100%,非常满意达到90%,满意到达10%,不满意为0%,高满意度表明了河北女子篮球队员对太极篮球训练的喜欢与认可,从而队员对太极篮球训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0%),训练兴奋性高(100%),心情愉快(100%),训练效果好,这与太极篮球训练课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与方法灵活多样有关,队员感到太极篮球非常有新意、有趣,改变了传统的训练模式与方法,训练的气氛与效果很好。
4.2技术运用评价的结果分析
4.2.1太极篮球能提高队员的核心力量许多运动队员的核心力量主
要是靠器械练出来的刚性力量,缺乏活力;而太极篮球是以腰为主宰,建立核心动力体系,讲究人球合一,整体用力,练出活力。太极篮球注重在提高身体的空间感后,相继提高身体的平衡感,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核心力量。从力量练习的效率来说,器械练习获得较快,但是消退也快,而实用效益不高;而太极篮球所练习的核心力量,见效慢,而运动效能较高,更实用。太极篮球强调核心力量对技术的作用,有独特的练习方法,在篮球运动中揉入太极推手的方法无疑将是有益的尝试,太极篮球对抗能力的培养是合理的巧对抗,学会“使劲”,不使蛮力。许多人对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认识不全面,实际上是有千斤的力量,才能实现“四两拨千斤”,不可能仅有四两的力量,就能拨动千斤,故太极篮球十分讲究以腰为主宰核心力量的训练与运用。
4.2.2太极篮球能有效地提高技术动作太极篮球增大了传球的方向、角度,传球到位、好接、隐蔽、假动作形象逼真,可以明显地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技术动作到达“柔顺美”的境地。太极篮球可以提高手对球的接触感和控制球的能力,它强调手臂、手腕、手指的放松以及触球的部位和用力感觉。篮球的高级阶段是舞蹈既“手舞足蹈”,手掌敏感控球的能力和脚下轻盈灵活的步伐,使篮球到达技艺双飞的境界。由于太极篮球能达到“人球相随,人球合一”的境界,手指与手腕控制球的能力会很强。无论是控制球的能力还是身体的平衡能力,通过练习太极篮球,运动员的综合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会有很大的改善。太极篮球能量动员快,经济节省。特别是太极篮球的“怠速”状态,动作放松,气沉神定,动作用力合理,动静分明,虚实有度,没有多余的动作,保证了其动作稳定性,灵活性强,省劲节能,经济实用。
4.2.3太极篮球能提高队员的动作速度太极篮球可提高神经与运动系统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弹性,从而提高动作速度。动作做功半径增大,动作的初速度较快。太极篮球动作放松可以练出“活肌肉”,而不是僵硬的“死肌肉”,太极篮球可以提高神经与肌肉的反应速度,提高人的反应能力。由于太极篮球处于“蓄势待发,一身备九弓”的机动状态,其机动性、灵活性、协调性加强,使动作的反应能力提高。在篮球训练中注重意识的培养,有意识的运动是太极篮球的特色之一,意识作用就是使神经肌肉活动的敏感性提高,实现意识支配动作,动作受意识的支配更敏感、灵活、主动,从而提高动作反应能力与速度。
4.3战术配合意识的评价结果分析
太极篮球很注重篮球意识的培养、提高和意识与动作的结合,提倡“弱者为之用,静者道之动”的太极思想,注重利用“反”的作用。太极篮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注重意识作用,意识与技术动作的结合以及意识的统领作用,太极篮球称为有意识的运动。由于太极篮球对理念、思维模式、技术有特殊的要求,有其内在的特点,将对篮球的各个方面产生有意义的深远影响。篮球运动的攻防体系是以多变、虚实、灵活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用太极理论来解释篮球攻防体系,可以更辩证、全面、深刻地剖析和理解篮球运动,以促进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现代篮球攻守转换在篮球战术行动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中国古代的太极图式来阐述现代篮球运动攻守转换,为现代篮球攻防战术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太极篮球对篮球运动战略、战术有丰富,也有发展,这是女篮队员的战术配合意识有了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5 结 论
太极思想在篮球运动中的活化属原创性研究,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篮球运动的太极活化,服务河北女篮,把太极思想渗透、融合、嫁接到河北女子篮球运动实践之中,使其成为具有太极元素的特色篮球队。通过2年多实质性的创新结合,提高了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与文化内涵,得到了女篮们的喜欢与专家的认可。实践证明太极篮球具有较强实用性、针对性与观赏性,解决了篮球技术圆不起来、慢不下来,战术配合意识差的主要问题。篮球的太极活化很适合女性的身心特点,女子篮球更能体现出太极篮球“柔顺美”的运动特质,技术动作“圆活、优美、赋有韵味”,是篮球运动的高级阶段。实践证明,篮球运动的太极活化,服务河北女篮的创新性研究是成功有效的,太极篮球很值得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有志.篮球运动的太极活化之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2);29-30.
[2]张学红.现代篮球中的太极哲学思考[J].科技信息,2013(6):237.
[3]杨建营.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文化内涵与其思想根源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6):41.
[4]李明辉.篮球攻防体系太极论[J].体育科学研究,2011(5):203.
[5]孙世明.篮球运动攻守转换的太极模式[J].体育学刊,2001(11):118.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110-03
收稿时间:2016-04-12
作者简介:胡有志(1963~),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