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家的孤独”解读
——以《饥饿艺术家》《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为例

2016-07-14吕芳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24

名作欣赏 2016年24期
关键词:铁笼卡夫卡饥饿

⊙吕芳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长春 130024]

“艺术家的孤独”解读
——以《饥饿艺术家》《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为例

⊙吕芳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长春130024]

《饥饿艺术家》和《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分别是卡夫卡和聚斯金德两位闻名世界的德语作家的经典作品,文本内涵的多元性和隐喻性及文本的写作手法都为研究者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本文仅从“艺术家的孤独”主题出发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

《饥饿艺术家》《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 艺术家的孤独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饥饿艺术家》是他创作晚期的作品,也是他喜爱的短篇之一。作者在为其校稿时潸然泪下,由此可见,作品承载了作者饱满而深沉的思想感情。《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是德语作家帕·聚斯金德的代表作,1985年发表后,受到众多读者追捧,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奠定了他在当代德语文坛引人注目的地位。两部作品的发表虽相隔五十三年,却同样震惊了世人,使读者为之着迷。两部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和隐喻性使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寓意深刻,引人思考。

而本文则从两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艺术家的孤独”的主题入手,从其隐喻性、艺术创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一、隐喻性

(一)“饥饿”和“香水”的隐喻性 “饥饿”可以称之为艺术吗?这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理消耗,但是饥饿艺术家却将其视为自己终身追求的艺术,甚至为其放弃生命。艺术家不断地想要挑战新的高度,最终的结局必然是死亡。从作品的一开始,作者将“饥饿”设置为一门艺术,就已经为作品蒙上一层荒诞和悲剧的色彩。对于“饥饿”,人们看不见摸不到,只是人的一种感觉。观众们不理解艺术家为什么将其看作一门艺术,对这种表演的热情也就可以维持四十天而已,观众在观看艺术家的表演时,关注的并不是被艺术家视为生命的饥饿艺术,而是在好奇:人可以饥饿多久,表演者有没有偷吃食物。换言之,观众在乎的不是艺术家的“灵”而是他的“肉”。在作品里,“饥饿”等同于“艺术”,它不为普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人们观看的是它的形而不是它的灵。也许它可以盛极一时,但那都是虚幻的泡沫,很快人们就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抛弃这门艺术,唯有一直坚持的艺术家才会感到痛苦和无奈,最后只能用自己的死祭奠艺术的消亡和艺术家的孤独。

在《香水》中,香水散发的味道成为了艺术的代名词,它同样看不到摸不着,只能通过鼻子嗅到。主人公具有天生的魔力,可以辨别上万种、十万种不同的味道,因此他可以制造这世界上最美的香水。在作品里,18世纪的巴黎是一个臭气熏天的地方,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无论是脏乱的市井还是辉煌的宫殿,都散发着各种臭味。在此时,香水是一种遮掩味道的生活用品。而唯有在主人公这里,香水成了艺术。主人公的第一位师傅巴尔迪尼在闻到格雷诺耶制造的香水时说道:“这种香水不像人们迄今为止所见到的香水。这不是驱除臭味的香水,不是盥洗室用品!这是一种完全新型的东西,他可以创造出整整一个世界,一个魔术般的富裕的世界,人们顷刻间就忘却周围令人厌恶的世界,觉得自己多么富有,多么幸福,多么自由,多么美满……”①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它带给人的是精神的享受。但可惜的是,在作品中,格雷诺耶也是不被理解的,准确地说是他不需要理解,为了艺术,他杀害了二十六位少女,不仅不为自己这种行为感到不安反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他为艺术献上了最美的香味——洛尔的体香之后,把自己的肉体也献了出去。

两部作品中,作者选择“饥饿”和“香水”两个意象来隐喻艺术,利用二者看不见摸不着、亦真亦幻的特点,为艺术不被世人所理解、艺术家不为世人所接受的孤独的主题设置了深刻的铺垫。

(二)“铁笼”和“自身没有味道”的隐喻性在《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被放置在铁笼中。这是艺术家表演的舞台,也是受人监督的隔离机制,但铁笼更多象征着艺术家与人群隔离的现状与困境。在空间上,艺术家的表演只能在铁笼中进行,外面的世界是他不能触碰的。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无限和自由的追求,就限制在这样一个有限的不自由的空间中。在心理上,艺术家的艺术不仅不为人们所理解,更受制于他人。经理可以随意地移动铁笼,将他放置在马戏团表演场地的门前,仅是为了缓解观众入场时的无聊。而艺术家对于这种尴尬的境地无能为力,他只能任由他人摆布。艺术家悲凉地蜷缩在铁笼之中,他明白没有这个铁笼,他无法表演,而有了这个铁笼,他必须忍受孤独。他走不出这铁笼,因为在外面的世界有更多无形的铁笼限制着他。正如他濒死之时说的话:“我只能挨饿,我没有别的办法”,“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②这种孤独是没有解药的,艺术家只能默默忍受,最终走向死亡。

格雷诺耶虽然可以辨别世间所有的味道,并通过这些味道认识这个世界,但可悲的是,他自己没有任何味道,他无法认知自己。主人公在作品的开篇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因为身上没有味道而被乳母和教士所遗弃。他一直像一个无形人似的游走在人群之中,人们仿佛看不见他一样。作者有意将主人公与人群隔离开,让主人公处于一种没有尽头的孤独中。他的身上不具备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道德感、责任感等等,甚至都不能把他称之为一个人,更像动物一样地存在着。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他不同于“饥饿艺术家”在面对孤独时表现的无奈和困苦。他在面对这种孤独时表现出极大的享受。格雷诺耶在面多为了艺术而活必须要承受困境和痛苦时,高傲得像一个王者,但是这种骄傲和倔强并没有改变他自己没有味道的事实。人们拜服于他的脚下,是因为他制造的香水,而不是他自己。没有人能用真实的情感面对他,哪怕是洛尔的父亲也被香水迷惑。最后,他看着被迷惑的人们露出的丑态,感到厌恶和恶心,绝望地回到他的出生地,被在精神和肉体上都散发出恶臭的人们分食掉了。哪怕他是香水世界的王者,是艺术世界的上帝,他仍逃脱不了走向死亡的命运,这就是艺术家的孤独。

二、写作手法的不同

(一)现代主义风格鲜明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大师。在《饥饿艺术家》中,他延续了一贯的创作手法。首先,架空时间和地点,使作品更具象征性,文本内涵更加广阔。让读者联想到每个时代,艺术和艺术家们都在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这种孤独是深入骨髓的,不会随着时空的变化有所改变,即使有改变,应该是情感越加激烈和悲凉;其次,小说运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写作,这样的写作方式就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灵活自由地塑造人物和叙述事件,在看似客观叙述的背后充分宣泄主人公的主观情感。作者把客观的叙述与纯主观的宣泄融为一体,小说虽篇幅短小,但极具张力,其内涵更显丰富,这也正体现了作者精妙的创作技巧;最后,作者运用了大量悖谬的手法绘制这部具有荒诞色彩的优秀作品。作品中最大的悖谬,应该是艺术家悖谬的一生:饥饿艺术家孤独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与社会同流合污,并为自己的信念和坚持而骄傲;同时,又无时无刻地渴望得到被他所不屑一顾的观众的认同,在绝望和无奈中死去。

(二)后现代主义风格展现作为20世纪的作家,作者在创作《香水》之时运用了大量的现实主义手法,却在现代主义盛行的当下文坛上赢得声誉。但作品又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其中还具有现代性,因此作品展现出一种后现代主义风格。首先,作者构建了一个实在的时空。作者为主人公为建立了翔实的记录。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出生地及生活的足迹都像是为个人立传一样被建构。这就使格雷诺耶作为艺术家的孤独感更具真实地表现出来,也使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和精神变化;其次,全知全能的第三视角;再次,对人物心理极致的描写。作品中充斥着主人公和其他主要人物的大量内心独白,这些独白使人物的形象变得丰满生动,像是来自主人公灵魂的声音,一字一句地敲打在读者的心上,产生了余波不断的回响;最后,象征和反讽手法的运用。文中的人和物虽然都有名有姓,但是却具有极大的象征性。例如,巴尔迪尼,一个虚伪的假艺术家;主教,宗教的代言人;洛尔,美和爱的化身,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使文本的内涵具有了多元化。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还运用了反讽的手法。例如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在为自己偷偷仿制别人的香水做辩白:“啊,作为正直的人看到自己被迫走如此不正当的路,是多么糟糕,一个人用如此卑鄙的手段来玷污他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事物——他的名誉,这是多么糟糕!但是他又能怎么办?”③这是多么痛心诚恳的自白,一副清白无辜的忠厚模样。作者夸张的描述、漫画式的记录,使反讽意味十分浓重。

三、艺术家的孤独:为艺术而艺术,却有不同的结局

(一)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弱者”,自己饿死饥饿并不是一种艺术,但是卡夫卡把饥饿者命名为“饥饿艺术家”。这里饥饿艺术的内核并不是饥饿本身,而是在饥饿过程中饥饿者所获得的尊严与个性价值的体现。饥饿艺术家坚守着自己接受与拒绝的原则,不能委屈一分,不能求全一分。在坚定拒绝进食的姿态里,他坚韧地强调和维护着某种不可亵渎的东西,并从中获得继续坚持下去的内在信念和力量。这样饥饿艺术家成了“艺术”的殉道者,一个孤独的殉道者。

卡夫卡在很多作品中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弱者的形象,这样的弱者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是社会中少部分人中的一员抑或是社会中的唯一一员。在面对这个社会、这个偌大的对立面时,我们极容易理解卡夫卡把这些少数的人塑造成为“弱者”。他们有时满心疑虑,有时畏首畏尾,这是作为弱者的社会现实。但是我们从格里高尔坚定消灭自己的强烈决心、饥饿艺术家自己毁灭自己的怪异中看到了这些弱者在死亡面前的心甘情愿,看到了这些弱者在死亡面前“视死如归”的平静、无惧。同时,只有死亡才是艺术家最终的归宿。作品表现了艺术家在现实世界中的孤独感、人生价值的虚幻和个人自我追求的盲目徒劳。只有死去,饥饿艺术家才能坚守住自己的真理不至于沦为当时社会的一员。饥饿艺术家以一种平静的仿佛是自然而然的态度面对死亡,说完那几句话后“他那瞳孔已经扩散到眼睛里,流露的虽然不再是骄傲、却仍然是坚定的信念:他要继续饿下去”④。饥饿艺术家就在自己坚定的意念中平静死去。这些不得已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变异的社会对人的压迫。然而卡夫卡笔下的“弱者”没有和所有的人一样在这种压迫中变异自己,相反是用自己的毁灭制止反抗了这种压迫,从这一角度来说饥饿艺术家其实是“生活的强者”。

(二)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强者,被别人分食格雷诺耶不同于“饥饿艺术家”,同样作为一个追求完美艺术的艺术者。他以更加决绝的态度面对这个异化的世界带给他的孤独感和困境。他以王者的姿态与这个臭气熏天的世界对抗。在国王即位周年纪念日的日子登场,杀死了第一位拥有美妙体香的少女。他的如扁虱一样,为了最后的猎物可以蛰伏很久。他的生命力极为顽强,并与艺术息息相关,当明确了自己要制造一款最美妙的香水的目标时,他的生命力变得很旺盛,可以忍受所有的痛苦,但第一次得知有一些东西无法用蒸馏法萃取香味的时候,他大病了一场,差点死去。他讨厌和人类在一起,在一个没有任何生命味道的洞穴待了整整七年。他就这样高傲孤独地活着,面对着世界对他的不承认,蔑视着人们对他的无视。和他有关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加拉尔夫人孤苦死去,格里马醉酒淹死,巴尔迪尼在睡梦中离奇死去,埃斯皮纳斯侯爵迷失在雪山之上,这一切的死亡好像都在暗示着这位香味世界的国王的胜利。理性、宗教、科学、权利、虚假的艺术都被他打败,一个个悲惨退场。在萃取了二十五个少女的体香后,他终于完成了举世无双的艺术品——洛尔香水。在死刑场上他打开自己最完美的作品,俘获了所有的民众,人们失去了对错的判断,没有了宗教的信仰,割裂了感情和道德的束缚,一切的一切都臣服在格雷诺耶的脚下。他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王者胜利了,但并没有感觉到快乐,即使成了人间的上帝,他仍感觉不到爱。面对人们的臣服,他感到厌恶,“他突然明白了,他在爱之中永远不能满足,而只是在恨之中,在憎恨中,在被憎恨中才能找到满足”⑤。因为,这种爱是虚假的,人们爱的是他的香水的味道而不是他,唯有恨是真实的,人们恨的是他这个人。“尽管在诗人面前通过他的香水以上帝的身份出现——但他不能嗅到自己。因此他永远不知道他是谁,所以他对世界,对自己,对他的香水毫不在乎。”⑥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赢得了所有人的爱的时候,仍旧有着深深的孤独感,他不能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就这样困在自己为自己建造的王国中,只有死亡是他唯一的出路。作品的最后,一个如此“强大”的艺术家被人世间最弱的、最肮脏的人分食掉了。

结语

《饥饿艺术家》中的艺术家可以说是作者卡夫卡内心的真实写照。卡夫卡一生都活在孤独之中,从未解脱过,虽然在身体上和精神上他留给世人一个“弱者”的形象,但是我们可以透过其作品看出他内心的坚韧和强大。《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的作者帕·聚斯金德在发表每一部作品之后,都会远离人群,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就像主人公格雷诺耶远离人群独居七年一样,聚斯金德更享受这种孤独的感觉。艺术追求的自由无极限与现实世界无处不在的种种制约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因此艺术家的孤独和困境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存在的。

①③④⑤⑥[德]帕·聚斯金德:《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李清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第37页,第37页,第167页,第174页。

②[奥]弗兰茨·卡夫卡:《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叶廷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1]齐雪莉.多重理论视域下的“艺术家生存”困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2]高四维.“追求”与“缺失”:《香水》主人公五个人生阶段的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刘菲.《香水》——嗅觉的欲望[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王璐.浅析《饥饿艺术家》中的悖谬[J].文学教育,2012 (1).

[5]张文举.艺术的殉道与寂寞——卡夫卡《饥饿艺术家》解读[J].外国文学,2009(7).

[6]李显杰.二元并置·反讽·怪诞——读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一个凶手的故事》[J].外国文学研究,1991 (1).

作者:吕芳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铁笼卡夫卡饥饿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关于卡夫卡和《变形记》你不知道的故事
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是时候看看卡夫卡了
铁笼里的儿童
两次阅读和讲授卡夫卡作品的体会
与鲨共舞
必须是红红的,必须是圆圆的
饥饿奏鸣曲
饥饿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