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07-13喻菊香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成本会计改革教学

喻菊香

摘要:本文从目前高职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成本会计教学改进的新途径。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40-02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强化成本会计职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充分重视成本会计。教育界是成本会计理论研究和发展的基地,而高职又是成本会计实务人员的培训中心,应当充分重视高职成本会计课程的教育,积极培养高职学生的成本会计意识,为企业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会计人才。笔者就目前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改进的途径。

1.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1.1高职成本会计教学的特点。成本会计计算方法多,且每种方法都有一系列公式,复杂的计算,从教学、从实际工作来讲工作量都非常大。

成本会计程序复杂,图表多。成本会计的计算程序较财务会计要复杂得多。如企业成本核算的分步法,有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之分。逐步结转分步法既可以采用综合结转,也可以采用分项结转,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综合结转又可按实际成本结转或按计划成本结转。如果要弥补综合结转的不足,就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工作,而成本还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计算过程,成本还原时,数据的汇总和分配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成本计算表,而且成本计算表与表之间有数字的引用关系,彼此联系,最终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整个过程繁杂而具体。

1.2当前教育界对成本会计教学重视不足。在我国会计教育体系中,《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其内容介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然而在教育界,相对于对财务会计领域的重视程度而言,一直存在对成本会计的忽视,认为成本会计附属于财务会计,没有充分认识成本会计的重要的、独立的地位。然而实际上,与财务会计相比,成本会计更加关注企业内部运营和管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本会计课程缺乏自身的体系设计。与财务会计从初级到中级、高级的体系相比,成本会计教育显得十分单薄。

1.3高职成本会计教材尚待完善。从目前的成本会计教材上看,缺乏集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编制于一体的成本会计整体应用内容,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管理需要相脱节。

1.4高职成本会计教学偏重理论性,实践性教师缺乏。长期以来,成本会计教学忽视了与企业管理实践的结合,忽视了应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管理需要。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事实上,虽然有部分教师参加了社会实践,但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仍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基础不错,但实践功底较差,很难把理论和实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实践教学不生动、不能贴近企业成本会计运行实际。学生实习机会有限,成本会计实践不足。

2.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途径

2.1对教材的改革。教材是学生和教师交流的主要纽带,在编写时要考虑到学习目标、案例导入、知识库、问题与思考和练习题等模块的设置。内容上及时补充最新的成本会计理论与案例,比如现在的成本会计教材就应该强调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等。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的原则,促进成本会计教材的创新。

2.2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辅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应根据成本会计的特点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仿真度较高的模拟实践操作流程,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为了使学生重视实践环节,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打分,并占到总成绩的相当比例,同时安排好实践教学时间。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同一些企业进行联系和洽谈,比如学校可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为企业量身定作培养会计方面的对口人才,以此为条件,将该企业作为学院的实训基地。在有经验的企业会计专业人士指导下教学生学会以下内容:从建立成本账户开始,然后是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分摊,接着形成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编出成本报表,直至进行成本分析、控制等。最后,教师在实践环节之后,应做好总结和评价工作,将实践环节纳入考试考核范围,并占有一定比重,进而完成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2.3加强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要想增强学生的成本会计意识,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加强成本会计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必须含有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思考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先要求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辅以一定的作业,而后再结合案例教学,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分阶段式多元化教学。《成本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授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校内模拟实习,改注入式为引导启发式、讨论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其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理论讲授和现场调查、案例教学、模拟实习的分阶段式多元化教学。

2.4建设高素质的成本会计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肩负着培养一线会计人才的使命与责任,会计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的质量。高职院校师资引进应以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为主要对象,师资引进的重点:一是满足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基本需要的人才;二是选派教师到相对先进的高校进行专业进修;三是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以弥补其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四是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如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中引进或招聘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税务师、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担任客座教授,并将这些企业建成院外会计实践基地,安排师生到会计现场实践,丰富师资队伍。

猜你喜欢

成本会计改革教学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改革之路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