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研究

2016-07-13周杰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体育

周杰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也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76-01

体育教学活动是在操场等体育设施、场馆进行教学,学生在体育教师的带领或引导下进行各种身体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注意力、情绪、意志、自觉性、积极性、纪律性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都非常容易显露出来。于是,便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机会,体育教师应善于把握这些"机会",因势利导,教书育人,其效果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措施

1.立足课堂常规,做好德育渗透

1.1从第一堂课抓起,确保开端良好。第一堂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始,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一是教师应该利用第一节课,将课堂教学常规中注意的事项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二是将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遵循的日常行为规范告诉学生,对于日常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学生从根本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三是制定明确的奖罚制度,对于违反日常行为规范的不良行为,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应该进行肯定、表扬和奖励。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防微杜渐,尽可能地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1.2从课前准备入手,培养良好习惯。在上课之前,学生应该自觉地来到指定的地方排好队,然后由体育委员整队,等待体育老师来上课。在刚开始时,因为这种课前排队的习惯尚未形成,所以少数学生没有做到。此时,教师应该进行教育,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训练,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笔者通常采用队形队列训练和快速集合练习,以此确保学生站队集合达到快、静、齐的要求。一般只需要经过1-2课的练习,学生就能逐渐形成习惯,能够在上课之前排好队伍,而且做得比较到位。

1.3从排队跑步抓起,注重德育教育。跑步是体育课中最常见的运动,譬如在正式学习新课之前,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跑,还有径赛练习如50米、100米跑等。在排队跑步练习中,我们应该讲清规则,要求学生必须按照一定的路线跑,并且保持一定的队形。通过排队跑练习,不仅有利于跑步能力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和遵循规则的好习惯。

2.巧借体育游戏载体,做好德育渗透

2.1发挥游戏娱乐作用,做好德育渗透。体育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游戏活动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该巧妙地应用游戏的娱乐游作用,让学生在开开心心地游戏中获得德育教育。譬如,在教学投掷的有关内容时,可以从增强投掷靶位的趣味性入手,将一些害虫、毒气、毒品等图片做成投掷靶位,让学生用小沙包进行投掷练习。

2.2发挥体育竞赛作用,加强德育渗透。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好强心,特别是对竞赛类的游戏十分喜欢。因此,在进行体育竞赛游戏时,教师应该注重德育的渗透。一是培养团队精神,让学生懂得团结的重要性。譬如,在拔河比赛中,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团结意识的教育。二是进行坚强意志与毅力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不怕苦,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让学生懂得正确地对待成败得失。例如在长跑竞赛中,能够有效地进行耐力、恒心方面的教育,通过长跑竞赛活动,让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强、毅力更加坚定。三是进行宽容、理解方面的教育。譬如,在进行迎面接力跑竞赛游戏时,有的同学在比赛中跑得比较慢,有的因为交接棒不到位而出现交接棒传递失误的问题。这时,难免有些同学会埋怨、指责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一分为二地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对于心存抱怨的同学也应该予以理解,充分肯定他们拥有集体荣誉感是正确的,同时也应该指出他们指责、埋怨别人也是一种不对的行为。对于跑得慢或出现交接棒失误的同学,必须委婉地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鼓励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同时,也要激励他们树立信心,确信自己能够改正不足,做得更好。

2.3运用教育机智,加强德育渗透。在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动作错误的问题。这时,教师必须充分运用教育机智,进行灵活的处理,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教育。譬如,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四角传球游戏时,很多学生学得非常认真,熟练地掌握了相关的方法与技巧技能,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在游戏中对动作掌握不到位,从而出现传接球失误等问题。当个别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不能够让游戏停下来,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而应该对其进行指点与帮助,多做几次示范,直到学生基本掌握为止。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对于存在困难的学生,应该多给予关心、帮助等,这样的德育教育效果才更有实效。

3.加强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多渠道进行德育渗透

3.1注重教学细节,强化德育渗透。体育器材是体育课中重要的物件,在上体育课之前进行体育器材领取工作,上完体育课后,还要进行体育器材回收。在这样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爱好公物和服务集体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譬如,教师在组织学生拿木马、体操垫等器材时,要求学生不能随便的拖拉等,在领篮球时,不可用脚踢或是不能随便乱扔等。当发现有不爱护体育器材的现象时,应该要求学生及时地进行制止。对于爱护公物做得好、或热心进行体育器材领取或回收的学生应该予以充分地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服务集体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体育器材的保护,也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2运用激励性评价,扬自信之风帆。许多学生在体育课上存在怕动、怕脏、畏难等不良表现。特别是对于那些技术性较强、运动负荷较大的项目有畏惧情绪,缺乏自信心。首先,应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鼓励满怀激情地上好体育课,亦即体育课中教师应给学生创设和谐的氛围,多鼓励、多表扬, 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在每时每刻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教师应激励学生勇敢参加、大胆尝试、不怕失败,积累成功经验,并可有意识地设置困境,使学生受到磨难、受到挫折、尝试失败,在逆境中成功,在成功与失败中树立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泰武.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12月;

[2]秦玉友.教育指标领域基本问题反思与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8):13;

[3]吴登峰.体育教学德育价值的实现探析[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3月;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体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